科研产出
晋荞麦4号示范推广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农业科技通讯 》 2016
摘要:2012-2013年本单位与山西农科院作物所联合实施了山西省成果推广项目——"高芦丁、高硒苦荞新品种晋荞麦4号推广",作为参加单位之一,两年来在右玉县威远镇、右卫镇、高家堡乡示范推广了晋荞麦4号配套的6项栽培技术,在劳力特别缺乏的农村还示范了机械播种和机械收割技术,在右玉县3个乡(镇)共示范推广晋荞麦4号1.6万亩;为苦荞加工企业——右玉县臣丰食业公司完善了1万亩优质苦荞基地;共培养技术骨干15名,培训示范户50多户,农民500人次,发放培训资料1万余份。圆满完成右玉基地项目计划任务。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总结出存在的8个问题,对此提出相应的8项对策,供有关人员参考。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种植密度对太育1号产量及干物质生产的影响
《山西农业科学 》 2016
摘要:选用太育1号为试验材料,设置5个密度处理,研究了不同种植密度对太育1号产量及干物质生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种植密度为6.00万~9.00万株/hm~2时,太育1号的产量随种植密度的提高呈先增加后下降的趋势,种植密度为8.25万株/hm~2时,达到最高产量;穗长、百粒质量、籽粒干物质和单株玉米干物质的量均随着密度的增加而逐渐减少,秃尖长是逐渐增加的。说明,在一定的种植密度范围内,随着密度的增加,单株玉米间的竞争加强,籽粒干物质和单株玉米干物质的积累逐渐降低;种植密度群体弥补了籽粒和单株玉米干物质积累量的减少,从而获得高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苍术组织培养研究进展
《山西农业科学 》 2016
摘要:苍术为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是使用最广泛的野生中药材之一,其茎和根均可以入药,用途广、用量大、且不可替代。目前,苍术资源已经处于濒危状态,因此研究如何快速扩繁苍术不仅仅是满足医疗上对中药材的需求问题,而且还涉及这一物种存在的问题。就目前苍术组织培养中外植体、培养基以及外源激素等方面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为进一步建立和完善苍术再生体系和转化体系提供参考。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高粱SBP-box基因家族全基因组鉴定及表达分析
《遗传 》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SQUAMOSA PROMOTER BINDING PROTEIN box(SBP-box)基因家族编码一类绿色植物特有的转录因子,其功能涉及作物遗传改良的许多方面,如产量、株型、抗逆性等,具有重要的实际应用价值。本研究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从高粱(Sorghum bicolor L.)全基因组中鉴定出18个SBP-box基因,分布于9条染色体上,其中8个基因位于基因组重复区域。系统发育分析表明高粱SBP-box基因家族可分为6个亚家族,其中Sb SBP12、Sb SBP3和Sb SBP15分别与玉米Zm LG1、Zm TGA1和Zm UB2/3直系同源。基于RNA-seq数据的表达分析发现高粱SBP-box基因在花序原基中表达量最高,Sb SBP9和Sb SBP17为花序原基特异表达基因,Sb SBP5、Sb SBP8和Sb SBP18等基因受外源ABA和PEG胁迫上调表达,表明SBP-box基因可能参与高粱对非生物逆境的响应。本研究为高粱SBP-box家族重要基因的克隆提供了参考,相关基因可作为高粱遗传改良的候选基因。
关键词: 高粱 SBP-box基因家族 系统进化分析 表达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密植条件下玉米干物质和氮及磷养分积累与分配特点
《华北农学报 》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探讨山西北部地区推广种植的春玉米品种整株干物质与氮、磷养分积累分配特点,制定适宜该地高产栽培管理措施。2014-2015年在大田条件下以垦沃2号(KW2)、KWS9384(KWS9384)和晋单32号(JD32)为试验材料,研究了春玉米干物质与氮、磷养分积累分配特点。结果表明,KW2在生育期内每株干物质、氮、磷积累量分别为432.95,4.90,5.21 g,均明显高于KWS9384和JD32。其中,较KWS9384分别高15.11%,11.36%和10.15%,较JD32分别高17.55%,27.94%和28.96%;KW2的籽粒产量、整株干物质及氮、磷养分积累量在整个生育期内均明显高于KWS9384和JD32,收获指数三者间无显著差异;KW2籽粒及根系中氮、磷的干物质分配比例高于KWS9384和JD32,因而,其具有更高的矿质元素吸收效率和偏生产力。综合分析认为,在参试的3个春玉米品种中,KW2最适合在密植条件(6.75万株/hm2)下高水肥种植和推广。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食用向日葵品种盐碱地栽培比较试验
《农业科技通讯 》 2016
摘要:在定襄县神山乡镇安寨村下等肥力、中度盐碱地对12个食用向日葵品种进行了品种栽培试验,结果表明大黑片、JK601、JK103、S5309、JK809B五个品种均能很好的适应中度盐碱地条件、按期成熟,收获密度达85%以上,产量达130 kg/亩以上;X3939、新启源5号、PK363三个品种基本适应试验地条件,收获密度达80%以上,产量达100 kg/亩以上,也可考虑种植。为今后食用向日葵品种推广和盐碱地合理利用提供一些参考资料。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马铃薯田芫菁危害特点及防治技术
《中国马铃薯 》 2016
摘要:介绍了芫菁科昆虫分类地位,形态特征、生物学特性和马铃薯田主要为害类群、为害特点及综合防治措施。并对目前存在问题和今后发展方向做了简要分析,以期为今后马铃薯田芫菁的研究和防治提供参考。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物联网技术在设施农业中的应用
《长江蔬菜 》 2016
摘要:从物联网的概念、国内外物联网技术应用的现状等方面论述了物联网技术在我国设施农业中的应用情况,分析其中的不足,并提出解决的方法,展望了未来设施农业物联网技术的发展前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