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提高小麦基因枪法转化效率的研究
《麦类作物学报 》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提高小麦基因枪转化效率,对基因枪轰击参数的优化、受体材料的种植方式、载体类型的选择和受体基因型的筛选等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基因枪轰击时,金粉用量为每枪250μg、轰击距离为9cm、轰击压力为1 100psi、轰击次数为1时,小麦转化效率较高;受体材料种植于温室,且具备较高CO2浓度和温度,可以提高小麦转化效率;3种载体类型中,线性表达载体转化效率明显高于环状表达载体和双元表达载体;周麦19、郑麦7698和郑麦0943为再生能力强和转化效果好的受体品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金叶’复叶槭全光照喷雾嫩枝扦插繁殖技术
《农学学报 》 2015
摘要:为加快‘金叶’复叶槭种苗繁殖,充分利用河南省农业科学院所属的彩叶树种驯化基地的扦插设施,探索‘金叶’复叶槭嫩枝扦插繁殖技术。嫩枝扦插具有生根迅速、成活率高、穗条来源丰富等优点,但扦插设施和基质的选择则是嫩枝扦插成功的关键。利用全光照自动喷雾系统,以纯珍珠岩做基质进行‘金叶’复叶槭嫩枝扦插,以提高其生根率和成活率。扦插结果表明,生根率和成活率均达95%以上,其烂根率几乎为零。因此,以纯珍珠岩做基质通过全光照喷雾嫩枝扦插进行无性繁殖,是实现‘金叶’复叶槭规模化快繁的一种有效途径。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大豆异黄酮及其组分含量的遗传分析与QTL检测
《作物学报 》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栽培大豆晋豆23为母本,以山西农家品种大豆灰布支黑豆为父本杂交衍生的447个RIL作为供试群体构建遗传图谱,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定性、定量测定样品中的异黄酮及其组分含量。采用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分离分析法和Win QTLCart 2.5复合区间作图法,对大豆异黄酮及其组分含量进行混合遗传分析和QTL定位。结果表明,大豆苷、黄豆苷元、染料木素、染料木苷、大豆苷元和异黄酮总含量分别受4、4、2、3、2和2对主基因控制,并有多基因修饰。检测到44个与大豆异黄酮及其组分含量相关的QTL,与大豆苷、染料木素、黄豆苷元、大豆苷元、染料木苷和异黄酮总含量相关的QTL分别有10、9、4、7、8和6个。连续2年分别检测到与大豆苷、染料木苷、黄豆苷元和异黄酮关联,分别位于标记区间satt430~satt359、satt038~satt570、satt197~sat_128和satt249~satt285的稳定表达QTL,可尝试用于分子标记辅助育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牛奶中AFM_1人工抗原的合成及多克隆抗体血清的制备
《中国奶牛 》 2015
摘要:本研究合成并鉴定了黄曲霉毒素M1人工抗原,通过动物免疫制备出敏感性高、特异性好的鼠源黄曲霉毒素M1多克隆抗血清。采用琥珀酸酐改造黄曲霉毒素M1,并将其改造物按两种方法(DCC和EDC)分别与牛血清白蛋白(BSA)和卵清白蛋白(OVA)进行偶联,合成免疫抗原AFM1-BSA和检测抗原AFM1-OVA,经过薄层色谱、紫外扫描和凝胶电泳鉴定后,免疫BALB/c小鼠,共免疫3次,每次间隔3周,最后1次免疫10d后,断尾采血,制备多抗血清。经过测定,免疫的3只小鼠效价均达到了1:104以上,2号小鼠多抗血清的敏感性最好,半数抑制浓度IC50(50%inhibitive concentration,IC50)为37.61ng/m L,且具有良好的特异性。本研究成功合成了黄曲霉毒素M1人工抗原和多克隆抗体血清,为黄曲霉毒素M1单克隆抗体制备及其免疫学快速检测方法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中国黄牛育种的进展与思考
《中国牛业科学 》 2015
摘要:随着农业机械化的普及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中国黄牛的主要职能开始从田间走向餐桌,黄牛的育种方向也随之发生转变,即将地方役肉兼用型或纯役用型品种向肉用方向改良。黄牛的肉用性状多为数量性状同时遗传力低,造成选种困难,遗传进展缓慢。随着分子生物学和分子遗传学的研究进展,分子育种开始给中国黄牛的育种带来新的思路。分子育种主要包括标记辅助选择和转基因育种两个方面,目前中国黄牛的分子育种已经取得了很丰富的理论成果,但如何进一步将这些理论成果转化到育种实践中,对于我国牛产业化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河南烟区烤烟单叶重过重和含青问题的解决措施
《乡村科技 》 2015
摘要:一、单叶重过重问题1.问题表现。2014年某烟草工业企业在河南某地收购前采样,结果为:下部烟单叶重12.116克,中部烟单叶重18.31克,上部烟单叶重22.11克,收购大货平均单叶重21.14克。这与该企业需求的烟叶平均单叶重10.0克的指标相差甚远,同时也明显高于我们制定的技术方案中提出的目标。2.解决方法。①控制烟株营养。选择土壤肥力适宜的地块和适合的茬口进行栽培,同时控制烟田肥料使用量、适当增加密度。目前,河南临颍烟区烟叶种植密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红油香椿嫩芽不同部位理化指标及其体外抗氧化活性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试验以红油香椿为对象,研究香椿嫩芽的叶、茎不同空间部位(顶部、中部、下部)的总多酚、VC、可溶性糖、叶绿素、黄酮、可溶性蛋白质、亚硝酸盐等理化指标及其抗氧化活性,以期为香椿合理、科学、安全地开发利用加工提供理论依据。理化分析显示:除可溶性蛋白质及亚硝酸盐外,其他理化指标在香椿嫩叶中的含量均极显著高于茎中的含量(p<0.01),在叶中,总多酚及VC主要集中在顶叶;叶绿素及黄酮主要富集在下部叶片;可溶性糖在中叶中含量最高。茎中不同空间部位各理化指标之间差异不显著。抗氧化活性测定结果基本和理化分析结果一致,叶部的总还原力仍高于茎部。就嫩叶各空间部位来说,顶叶对清除·OH能力及总还原能力最高,远远高于其它部位;而不同部位茎的DPPH·的清除能力差别不大,浮动范围在2.29~3.37之间。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猪传染性胸膜肺炎放线杆菌的分离与鉴定及药敏试验
《黑龙江畜牧兽医 》 2015 北大核心
摘要:为了研究临床发病猪传染性胸膜肺炎放线杆菌(Actinobacillus pleuropneumoniae,APP)的药物敏感性、耐药情况、防控措施和临床用药,试验从临床发病疑似病猪的肺脏和气管中分离放线杆菌,并进行了培养特性观察、形态学检查、生化试验、溶血试验等。结果表明:共分离得到7株放线杆菌,这7株放线杆菌对青霉素G、哌拉西林、美洛培南、杆菌肽、替考拉宁、头孢唑林、头孢氨苄、卡那霉素、庆大霉素、阿米卡星、依替米星、四环素、多西环素等耐药;对氧氟沙星、多黏菌素B、磷霉素、氨曲南、米诺环素、头孢噻吩、头孢克肟等中等敏感;头孢唑肟、头孢美唑、头孢克罗、头孢哌酮/舒巴坦、头孢他美、头孢噻肟敏感。说明从临床分离得到的放线杆菌耐药性增强,出现多重耐药菌株。
关键词: 猪胸膜肺炎放线杆菌(APP) 分离 鉴定 血清型 药敏试验 多重耐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