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乙脑病毒Henan-09-03株E蛋白结构与功能生物信息学分析
《华北农学报 》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生物信息学软件对Henan-09-03株乙型脑炎病毒(JEV)病毒E蛋白(囊膜蛋白)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预测,为研究JEV的E蛋白基因工程疫苗提供依据。结果表明:E蛋白的分子质量为53 k Da,等电点是7.75,消光系数是66 515,不稳定系数为27.05,疏水平均值为-0.007,无信号肽,有2个跨膜区、27个蛋白修饰位点、5个二硫键、15个蛋白质结合位点,二级结构为α-β混合型、三级结构以同源四聚体形式存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秋延大棚专用黄瓜‘博美Q1’高效栽培技术
《中国瓜菜 》 2015
摘要:‘博美Q1’由天津德瑞特种业有限公司选育,经河南省农科学院园艺所蔬菜栽培研究室、河南省河南省大宗蔬菜产业技术体系在夏邑、扶沟、滑县、内黄等河南省黄瓜主要种植区内引种和推广后,迅速得到了广大种植户的认可,很快成为当地秋延大棚黄瓜主栽品种。该品种克服了高温环境下种植瓜码稀的问题,使该品种在产量上有了大幅提升;同时在株型和抗病性方面也有了很大提升,增强了品种对不良好环境的适应能力;‘博美Q1’瓜条平均长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阳光玫瑰葡萄膨大及果实品质的影响初探
《中外葡萄与葡萄酒 》 2015
摘要:阳光玫瑰是一个集大粒、绿色、优质、抗病、耐贮运的优良品种,综合性状极好。本试验用不同浓度的GA3和CPPU对阳光玫瑰葡萄的膨大和果实品质进行初步试验。结果表明,用50 mg/L GA3+2 mg/L CPPU处理加上配套的栽培技术,果穗质量、粒质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果形指数等综合性状表现较佳。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谷子萌芽期对干旱胁迫的响应及抗旱性评价
《华北农学报 》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探索谷子萌芽期抗旱性相关指标,筛选抗旱谷子品种,采用PEG渗透剂模拟干旱胁迫,测定萌发抗旱指数、活力抗旱指数、相对发芽势、相对发芽率、相对胚芽长和相对胚根长6个指标,对20个谷子品种进行抗旱性鉴定。结果表明:活力抗旱指数、相对发芽率、相对发芽势、相对胚芽长和相对胚根长与萌发抗旱指数呈极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867**,0.995**,0.997**,0.762**,0.680**),可以作为谷子萌芽期抗旱性鉴定的指标。其中,相对发芽势和相对发芽率可以作为萌芽期抗旱性鉴定的一级指标;活力抗旱指数可以作为萌芽期抗旱性鉴定的二级指标;相对胚芽长和相对胚根长可以作为萌芽期抗旱性鉴定的三级指标。抗旱性评价结果表明,在20个谷子品种中,长农40、晋中208、长生08-2、汾选446、复12、保200302、郑12、长生08-1这8个品种的萌发抗旱指数分别为0.917 3,0.920 5,0.865 1,0.869 9,0.836 6,0.831 3,0.843 0,0.979 5,抗旱性较好。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烟叶生产中的病虫害防控
《乡村科技 》 2015
摘要:加强主要病害的预测预报与预警根据河南省烟草病虫测报中心发布的病虫信息,制定好主要病虫害防治和预警措施。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从农业生态系统出发,在烟叶和农作物种植过程中安排好基本烟田作物布局,合理轮作,增施有机肥,改良土壤,不使用剧毒高残留农药,创造有利于烟草及有益生物生长繁殖的条件,把病虫害综合防控措施贯穿于基地单元农业生产全过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玉米品种去穗秸秆青贮效果比较
《中国草食动物科学 》 2015
摘要:为了探讨不同玉米品种的去穗秸秆青贮及风干处理后的品质差异,选用粮饲兼用型品种滑玉15号、先玉335与籽实型品种郑单958、德单5号,于蜡熟期取样进行去穗秸秆的青贮及堆放风干处理,经45 d贮存后进行综合评定。结果表明:青贮料的感官评定等级兼用型品种为"良好",籽实型品种为"中等";各品种青贮料p H值在4.35~5.02之间,以兼用型品种较低;青贮料CP含量显著高于自然风干秸秆(P<0.05),且NDF和ADF含量相应较低,其中先玉335青贮料和风干料的CP含量和RFV均高于其他品种。
夏谷品种豫谷17号的选育
《中国种业 》 2015
摘要:豫谷17号是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于2005年利用郑谷4号干种子经350Gy60Co-r射线照射,辐射诱变选育而成的夏谷品种,该品种具有高产、优质、抗逆性强等特点。抗黑穗病、白发病,抗倒性1级,中抗谷锈病、谷瘟病、红叶病,耐涝性2级。2011年3月通过河南省鉴定,鉴定编号为豫鉴谷2011002。适宜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长期施肥旱地土壤易分解与耐分解氮的矿化特性
《中国农业科学 》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土壤易分解氮库和耐分解氮库是土壤有机质的重要组分,其矿化能力的大小可反映土壤有机氮的周转性能。论文旨在研究长期不同施肥制度下土壤易分解氮库与耐分解氮库的矿化特性,为了解不同培肥措施及其氮素供应提供依据。【方法】以中国长期不同施肥处理的2种旱地土壤(黑土和潮土)为例,选取不施肥(CK)、单施化肥(NPK)、化肥配施秸秆(NPKS)和化肥配施有机肥(NPKM)4个处理,采用颗粒密度法,将土壤有机氮分为易分解氮和耐分解氮2个组分,室内培养分析不同组分氮的矿化特性。【结果】筛分及培养结果显示,黑土和潮土的平均质量回收率和氮回收率均超过97%,易分解和耐分解氮组分矿化量之和占原土矿化量的平均比例为99.91%(99.89%—99.93%),是一种研究土壤易分解和耐分解氮组分矿化特性的可行方法。2种旱地土壤NPK、NPKS和NPKM处理易分解氮组分净氮矿化潜势(除黑土NPK处理差异不显著)较CK处理显著提高26.82%—137.10%;不同施肥处理对旱地黑土、潮土易分解氮组分净氮矿化潜势影响显著,其中,黑土NPKM处理易分解氮组分净氮矿化潜势为1.48 mg·kg-1·d-1,显著优于NPKS(1.02 mg·kg-1·d-1)与NPK(0.75 mg·kg-1·d-1)处理;潮土NPKM处理易分解氮组分净氮矿化潜势为1.17 mg·kg-1·d-1,显著优于NPKS(0.89 mg·kg-1·d-1)与NPK(0.76mg·kg-1·d-1)处理;旱地土壤各处理耐分解氮组分净氮矿化潜势之间差异不显著,其中,黑土各处理耐分解氮组分平均净氮矿化潜势为0.58 mg·kg-1·d-1(0.52—0.63 mg·kg-1·d-1),潮土为0.51 mg·kg-1·d-1(0.40—0.62 mg·kg-1·d-1)。不同施肥处理旱地黑土、潮土易分解氮组分净氮矿化潜势均显著大于同处理耐分解氮组分净氮矿化潜势,NPKM处理两者显现出最大差异,其中,黑土易分解氮组分净氮矿化潜势是同处理(按CK、NPK、NPKS、NPKM顺序)耐分解氮组分的1.41、1.39、1.75和2.35倍,潮土易分解氮组分净氮矿化潜势是同处理(按CK、NPK、NPKS、NPKM顺序)耐分解氮组分的1.22、1.33、1.56和1.87倍。土壤矿化过程中易分解组分对原土矿化贡献率受施肥措施显著影响,其大小按CK、NPK
河南烟区烤烟漂浮育苗管理方法
《乡村科技 》 2015
摘要:1.适时精量播种。在适宜的移栽期内,按照移栽进度分批次安排每个育苗场的播种时间,一般从2月中旬至3月初。要求播种机装盘作业人员配置到位,且熟悉填装基质、放盘等工序操作要领。播种前,提前将清洁无污染的水灌入池中,对基质、育苗盘、育苗棚进行消毒。使用智能播种机播种,每穴1~2粒或1粒,播种后及时放入池中。棚内悬挂黄皿诱板,棚门覆盖筛孔尺寸为0.425毫米(40目)的防虫网,密闭育苗棚。播种后至小十字期采取浅水层育苗(5厘米),以提高营养液温度。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