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北京市农林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CSCD(精确检索)
6952条记录
草炭对野古草容器苗生长和萌芽的影响

草地学报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野古草(Arundinella hirta(Thunb.)Tanaka)是近年新开发的多年生草本园林植物,需要培育合格的容器苗以满足园林绿化施工的要求。于是,在2008年2月-2009年5月研究草炭与园土不同配比的基质对野古草容器苗生长和越冬萌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野古草容器苗培育的不同阶段(15 cm营养钵和30 cm营养钵)对基质的要求不同,在5 cm营养钵培育时期,可以采用草炭含量33%~100%的基质,在30 cm营养钵培育时期,适宜采用草炭含量50%~67%的基质;应用WinRHIZO根系扫描系统分析不同基质中野古草的根系,根系的总长度、总表面积和总体积随着基质中草炭含量的增加而增加;园土中添加草炭改善了基质的理化性质,含水量、田间持水量、总孔隙度增加,容重降低,从而促进野古草容器苗根系的生长发育,植株株高、冠幅、分蘖数、花序数、生物量等均增加;基质中草炭含量和覆盖处理影响种苗的越冬萌芽;纯草炭作为基质延迟萌芽。覆盖处理提高了基质的含水量、温度等,使容器苗的越冬萌芽率达到100%。

关键词: 园林植物 基质 根系 容器苗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秋水仙素诱导油桃‘丽春’2n花粉的研究

园艺学报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探索油桃[Prunus persica(L.)Batsch.var.nectarina(Ait.)Maxim.]2n花粉的诱导方法,采用注射法和棉浸法对油桃‘丽春’花芽进行诱导试验,通过正交试验设计,分别分析了注射和棉浸秋水仙素水溶液诱导2n花粉的关键因子及适宜水平。研究结果表明:注射秋水仙素能获得最高达85.0%的2n花粉,但得花率低;棉浸法诱导2n花粉的效果比注射法低,但得花率较高。处理时间和保湿剂浓度是棉浸法诱导2n花粉的关键因子,处理时间为32h和添加1%甘油为保湿剂时2n花粉比率可达44.1%。综合考虑得花率和2n花粉比率,适宜的秋水仙素棉浸法诱导油桃2n花粉的条件为:0.1%~0.2%秋水仙素水溶液每100mL秋水仙素水溶液添加的饱和洗衣粉1mL作为润湿剂,添加甘油1mL作为保湿剂,处理24~32h。

关键词: 油桃 秋水仙素 2n花粉 棉浸法 注射法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蔗糖转运蛋白基因VvSUC12和VvSUC27在葡萄胚性和非胚性愈伤组织中的差异表达

生物工程学报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研究通过对霞多丽葡萄花前约10d的花丝进行组培诱导,获得胚性和非胚性两种愈伤组织,分别进行继代、组织结构观察和体细胞胚的诱导验证。为研究两种愈伤组织对培养基中主要碳源蔗糖的利用特点,根据GenBank中的定位于细胞质膜的葡萄蔗糖转运蛋白基因VvSUC12和VvSUC27的序列,设计了这两种蔗糖转运蛋白的PCR引物。以RNAplant试剂法,提取胚性愈伤组织和非胚性愈伤组织的RNA,进行半定量RT-PCR。研究表明,31个循环半定量RT-PCR结果中VvSUC12在胚性愈伤和非胚性愈伤中均有表达,且在非胚性愈伤组织中的表达水平稍高于胚性愈伤组织,表达差异未达到显著水平,VvSUC27的表达水平明显低于VvSUC12,且只在胚性愈伤组织中表达。提高至35个循环的半定量RT-PCR结果显示VvSUC27基因在非胚性愈伤组织中微弱表达,而在胚性愈伤组织中的表达强度较31个循环有所增加,且高于非胚性愈伤。

关键词: Vitis viniferaL. 愈伤组织 蔗糖转运蛋白 半定量RT-PCR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北京农作物有害生物灾害及其应对

植物保护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文概述了1949-2009年60年来北京地区农作物有害生物灾害发生和应对情况。分析了灾害形成的原因,同时从减灾的角度提出了一些对策。

关键词: 北京地区 农作物 有害生物灾害 应对措施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次氯酸钠在蔬菜加工中循环利用的杀菌效果评价

食品科学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保证次氯酸钠(NaClO)溶液循环使用后的杀菌效力,研究黄瓜切片、油菜连续加样对次氯酸钠(NaClO)溶液杀菌效果的影响,同时探讨油菜和黄瓜汁液对NaClO溶液的氧化还原电位势(ORP)值影响。结果表明:切片黄瓜汁液渗出较多,多于1kg的样品量即会导致NaClO溶液的ORP值和有效氯含量骤降,失去杀菌能力;而未切分的油菜对NaClO溶液的ORP值影响较弱,质量达9kg时,NaClO溶液的ORP值仍有约600mV;蔬菜汁液对NaClO溶液的ORP影响呈反"S"曲线,依据Boltzman拟合方程以及拐点理论,NaClO溶液ORP值降到600mV时,溶液已基本失去杀菌能力,需补充新鲜杀菌剂。

关键词: 次氯酸钠 氧化还原电位势 鲜切蔬菜 杀菌效力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氮硫供应对大葱含硫有机物及其代谢关键酶活性的影响

西北农业学报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长白型大葱品种章丘大葱和鸡腿型大葱品种隆尧鸡腿葱为试材,采用基质盆栽试验研究了不同氮、硫供应水平对大葱含硫有机物含量及其代谢关键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隆尧鸡腿葱含硫有机物含量显著高于章丘大葱。氮、硫供应显著影响植株地上部氮、硫含量与代谢关键酶活性。氮素供应水平为1.5mmol/L时抑制大葱地上部ATP硫酸化酶(ATPS)和O-乙酰丝氨酸水解酶(OASS)活性,而氮素供应水平为12.0 mmol/L时明显促进上述两种酶的活性,但氮素供应水平上升到24.0 mmol/L时则抑制了其活性。提高供硫水平则显著抑制ATPS酶和OASS酶的活性。植株含氮量与有机硫含量均与ATPS和OASS活性显著相关。

关键词: 大葱 含硫有机物 ATP硫酸化酶 O-乙酰丝氨酸水解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应用混合线性模型鉴定双单倍体玉米测交组合

玉米科学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运用线性混合模型对76个双单倍体系(DH系)测交组合在东北春玉米区和河南夏玉米区多点产量试验结果进行分析。方差分析和回归参数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测交组合间有明显差异,多数组合稳定性表现相似。在东北春玉米区,测交组合V9组合表现优异,与郑单958差异达5%显著水平,增产34.0%,比先玉335增产12.46%,该组合基因型遗传效应值低于先玉335,增产的原因主要来自于基因型与生态区的互作效应。测交组合在河南夏玉米区表现一般。

关键词: 玉米 双单倍体 区域试验 产量 线性混合模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控释肥料与普通氮肥混施对春白菜产量、品质和氮素损失的影响

应用生态学报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在京郊露地生产条件下,研究了控释肥料与速效化肥混配施用对春白菜产量、品质、氨挥发、土壤硝态氮累积和淋失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习惯施肥处理(施N300kg·hm-2)相比,控释肥料与普通化肥按纯氮比2∶1混配施用(共施N150kg·hm-2)没有造成白菜减产,并显著降低了菜叶中硝酸盐和有机酸含量;与半量施肥处理(施N150kg·hm-2)相比,控释肥与化肥混施处理产量和叶片硝酸盐含量无显著差异.控释肥与化肥混施处理提高了白菜氮肥利用率,减少了NO3--N淋失量和氨挥发总量.白菜收获后,控释肥与化肥混施处理在20~40、60~80、80~100cm土层的NO3--N含量显著低于习惯施肥处理.

关键词: 春白菜 控释肥料 氨挥发 土壤 NO_3~--N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扶桑绵粉蚧的识别

植物保护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扶桑绵粉蚧(Phenacoccus solenopsis Tinsley,1898)记录于美国南部的新墨西哥州,采于火蚁属(Solenopsis)的蚁巢中,曾一度被认为是土栖粉蚧[1]。直到1990年,在美国德克萨斯州发现它为害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包膜尿素氮素释放特性及其采用接触式施肥对春玉米生长的影响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静态水溶法、土培法,研究了高分子聚合物包膜尿素的氮素释放特性,并采取一次性接触式施肥方式研究了该肥料对春玉米出苗率、产量、氮素利用效率和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由于肥料所处环境条件的不同,静态水溶法聚合物包膜尿素氮素养分溶出速度快于田间埋袋法测定值。包膜尿素以等氮量和减量30%采取一次性接触式施肥的方式时春玉米的出苗率、产量和收益与普通尿素当地习惯施肥无显著差异,其产量分别达到了13295、12166 kg/hm2;氮素利用效率和氮素农学效率显著提高,分别达到了44.8%、59.1%和27.2 kg/kg、29.9kg/kg。以高分子聚合物包膜尿素替代普通尿素,一次性接触式基施的施肥方式替代基肥加追肥是可行的,能达到省工、节肥、增效的目的。

关键词: 包膜尿素 接触施肥 春玉米 产量 氮素利用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