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NaCl胁迫对青花菜幼苗生长生理特性的影响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研究NaCl胁迫对青花菜幼苗生长及生理特性的影响及适应机制,为盐碱地青花菜栽培提供理论及技术依据。【方法】设置6个NaCl胁迫处理,分别为0(CK)、100、200、300、400、500 mmol/L,动态测定青花菜幼苗生长及相关生理指标。【结果】与CK相比,轻度(100 mmol/L NaCl)盐胁迫可提高青花菜幼苗生物量、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蒸腾速率、可溶性糖及可溶性蛋白含量;在胁迫6 d后,叶片丙二醛含量和相对电导率显著降低。中度(200~300 mmol/L NaCl)盐胁迫6 d后,青花菜幼苗叶片Fv/Fm、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较CK均显著下降,胞间CO2浓度显著增加;叶片可溶性糖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逐渐降低;叶片丙二醛含量和相对电导率出现上升趋势;NaCl处理9 d,Z3处理MDA含量和相对电导率较CK分别增加73%、65%。重度(400~500 mmol/L NaCl)盐胁迫后,严重抑制青花菜生长,叶片可溶性糖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持续下降,降低光合能力,胁迫3~12 d,青花菜幼苗光合速率降低55%~92%,达显著水平。【结论】根系轻度NaCl处理可促进青花菜生长,增强光合能力,提高叶片可溶性糖及可溶性蛋白含量,维持细胞渗透势;根系中度NaCl处理使青花菜幼苗生长受到抑制,叶片光合能力降低;根系重度NaCl处理严重抑制青花菜生长,降低光合能力、可溶性糖及可溶性蛋白含量,甚至导致植株死亡。


藜麦对芦花鸡肉质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中国饲料 》 2024 北大核心
摘要:为研究藜麦籽实对芦花鸡肉品质及肉质相关基因表达水平的影响,试验选用49日龄体重为(1476.21±101.39)g且健康状况良好的雌性芦花鸡120只,将其随机分成4个处理组,每个处理3个重复,每个重复包含10只鸡。对照组(CK组)饲喂藜麦籽实添加量为0的基础饲粮,各试验组(Q4、Q8、Q12组)饲喂藜麦籽实添加量为4%、8%、12%的试验饲粮,整个试验期为75 d,包括3 d预试期和72 d正试期。饲喂结束后屠宰并测定肉品质及肉质相关基因的表达量。结果表明:(1)与CK组相比,Q4、Q12组胸肌组织中CAPN1基因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提高(P <0.05);各试验组CAST基因及Q4组LRP1基因m RNA在胸肌中的相对表达量显著降低(P <0.05)。(2)与CK组相比,Q4、Q8组腿肌组织中CAPN1基因、Q4组CAST基因及Q8、Q12组LRP1基因m RNA的相对表达量显著提高(P <0.05)。(3)在胸肌组织中,LRP1基因表达水平与肌肉剪切力呈显著正相关(P <0.05),CAPN1基因的表达水平与滴水损失呈显著负相关(P <0.05)。(4)在腿肌组织中,LRP1基因的表达水平与蒸煮损失、剪切力呈显著正相关(P <0.05);CAPN1基因表达水平与熟肉率呈显著正相关(P <0.05)。由此可见,饲粮中添加藜麦籽实(原粮)对肌肉组织中CAST、LRP1、CAPN1基因的表达量有一定影响,且LRP1、CAST、CAPN1基因与嫩度相关肉品质指标存在显著相关性。
关键词: 肉质相关基因 CAST基因 CAPN1基因 LRP1基因 关联性分析 藜麦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在中药材真菌毒素检测中的应用
《寒旱农业科学 》 2024
摘要:中药材作为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种植、运输、储藏中极易被污染产生真菌毒素,严重影响了药材质量和药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LC-MS/MS)可准确快速检测中药材中的真菌毒素种类和残留水平,并获得多种真菌毒素的含量信息,提高检测效率的同时减少了样品处理时间,降低操作复杂性。本文阐述了LC-MS/MS法检测中药材真菌毒素的种类、样品前处理方法及其流动相、检出限、加标回收率、定量方法等,对其在中药材真菌毒素检测中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中药材 真菌毒素 LC-MS/MS 前处理方法 检出限 加标回收率


基于SPME-GC-MS技术分析不同地理标志辣椒粉香气成分差异
《食品工业科技 》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明确不同区域的地理标志辣椒粉香气成分差异,采用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Solid phase microextraction-gas chromatograph-mass spectrometry,SPME-GC-MS)技术对不同区域的地理标志辣椒粉的挥发性风味物质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受试样品中共检测出11类65种挥发性风味物质,包含烷烃类13种、烯烃类11种、醛类10种、醇类8种、酮类7种、醚类4种、酯类5种、酸类3种、呋喃类2种、吡嗪类1种、胺类1种;不同地理标志辣椒风味物质差异决定其呈香特点,高台辣椒、宝鸡辣椒、安集海辣椒、丘北辣椒、甘谷辣椒鉴定出来挥发性风味物质的数量依次为37、33、31、30、45,含量最高的风味物质分别为2,3,5,6-四甲基吡嗪、水杨酸甲酯、酞酸二乙酯、醋酸、四聚乙二醇单月桂醚;5种地理标志辣椒粉中均含有(1R,7r)-2,6,6,9-四甲基双环[5.4.0]-2,8-十一二烯、酞酸二乙酯、乙酸芳樟酯、醋酸4种挥发性风味物质;主成分与载荷值大的风味物质呈正相关,载荷值小的呈负相关,依据载荷值大小筛选出了对香气贡献较大的挥发性化合物。本研究结果为深入研究地理标志辣椒的地理环境与呈香特点关联性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 地理标志辣椒粉 香气成分 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 主成分分析 聚类分析


饲粮中添加牛至精油对宰后不同成熟时间牛肉品质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动物营养学报 》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中添加牛至精油对宰后不同成熟时间牛肉品质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选取18头健康、体重[(345.19±3.89) kg]相近的10月龄荷斯坦奶公牛,随机分为2组,即对照组(CON组)和牛至精油组(OEO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3头牛。2组试验牛分别补饲0(CON组)和20 g/(头·d)(OEO组)牛至精油。预试期30 d,正试期270 d。饲养试验结束后,每组随机选取6头牛屠宰,取背最长肌6.0 kg,平均分成5份,贮藏在4℃有氧环境中,分别在熟化的0、1、3、5、7 d测定肉品质与抗氧化相关指标。结果显示:1) CON组和OEO组的亮度(L*)值分别在成熟5、7 d时达到最高值,红度(a*)值和黄度(b*)值均在成熟7 d时达到最高值。OEO组的L*值和a*值在成熟1、3、5、7 d均显著高于CON组(P<0.05),b*值在成熟3、5 d显著高于CON组(P<0.05)。2)随着成熟时间的延长,CON组和OEO组滴水损失持续减小,失水率和蒸煮损失先增加后趋于稳定。成熟1、3、5、7 d时,OEO组的滴水损失显著低于CON组(P<0.05);成熟5 d时,OEO组的失水率显著低于CON组(P<0.05)。3)成熟各阶段大理石花纹评分和剪切力2组间均无显著差异(P>0.05)。4) CON组和OEO组的pH均于成熟5 d时降至最低,达到极限pH(pHu)。成熟5、7 d时,OEO组pH显著低于CON组(P<0.05)。成熟各阶段OEO组肌糖原含量显著高于CON组(P<0.05)。5)与CON组相比,成熟0 d时,OEO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过氧化氢酶(CAT)活性以及总抗氧化能力(T-AOC)和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含量显著提高(P<0.05);成熟1 d时,OEO组GSH-Px和CAT活性显著提高(P<0.05);成熟3 d时,OEO组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活性显著提高(P<0.05);成熟5 d时,OEO组SOD、GSH-Px活性以及T-AOC和GSH含量显著提高(P<0.05),丙二醛(MDA)含量和GST活性显著降低(P<0.05)。综上所述,饲粮中添加牛至精油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宰后不同成熟时间牛肉的肉色和嫩度,提高宰后不同成熟时间牛肉的抗氧化能力,尤其改善成熟5 d时牛肉的抗氧化能力,降低牛肉的pHu,并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宰后不同成熟时间牛肉的失水率和滴水损失,从而维持生鲜肉的保水能力。


甘肃天水桃园病虫害的综合防控
《果树实用技术与信息 》 2023
摘要:甘肃省天水市桃树栽培历史悠久。近年来随着天水市经济林果产业结构调整和桃树栽培效益的提升,桃产业在天水市得到了较快发展。天水市的秦安蜜桃、伯阳蜜桃在国内外享有盛誉。然而天水市及周边桃产区在栽培生产过程中,桃园病虫害的防治仍然沿用传统的方式,防治理念落后,果品安全生产观念淡薄。生产中存在着用药盲目、不科学,新技术、新方法应用少,用药次数偏多、防治成本居高不下等突出问题。


乌龙头高钙红茶生产工艺初探
《农业科技与信息 》 2023
摘要:本研究以乌龙头鲜叶为原料,参照一般红茶生产技术,通过对鲜叶切丝、萎凋、揉捻、发酵、干燥、提香等工艺参数进行对比,初步确定乌龙头叶红茶加工的基本工艺为:摘叶→分拣→切叶→萎凋→揉捻→发酵→初干→绝干→提香九道工序,其工艺参数为:乌龙头鲜叶切成6~7 mm,38℃下经40~45 min和20~25 min2次萎凋,萎凋叶减重率达31%~34%时进行2次揉捻,当揉捻叶含水量为58%~62%时,在31℃相对湿度95%的条件下通风发酵8~10 h,在38~50℃下将发酵叶通风初干和微波绝干后,90 下提香2 h,可得到成品率为24%~30%的品质优良、具有保健功能的乌龙头红茶.


不同配比菌糠育苗基质对辣椒幼苗生长发育的影响
《蔬菜 》 2023
摘要:为提高食用菌菌糠的资源化利用水平,拓展利用途径,避免环境污染,以辣椒为测试对象,设置7个不同体积比的姬菇菌糠、草炭、珍珠岩基质配方,以不含菌糠的常用商品基质为对照,在高标准日光温室环境条件下进行基质穴盘育苗,研究不同配比菌糠育苗基质对辣椒种子出苗及幼苗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菌糠:草炭:珍珠岩(体积比)=3:4:3的育苗基质中辣椒出苗率为94.91%,植株性状表现优良,幼苗期株高26.13 cm,茎粗2.57 mm,根长11.95 cm,壮苗指数为0.029 9,可作为菌糠基料育苗基质配方在生产上应用.


吲哚丁酸对桃砧木GF677不定根形成过程中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明确激素诱导对无性系砧木不定根形成的影响。【方法】以清水为对照组(CK),分别用200、500、800和1 100 mg/L吲哚丁酸(3-indole butyric acid,IBA)处理桃无性系砧木GF677的1年生插穗基部,研究其扦插生根过程中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结果】经200 mg/L IBA (T1)诱导的根系效果指数显著大于其他处理(P<0.05),生根率达94.63%。处理组插穗全氮(total nitrogen,TN)、全磷(total phosphorus,TP)和全钾(total potassium,TK)含量均呈下降趋势,降幅均大于CK;插穗多酚氧化酶(polyphenol oxidase,PPO)、过氧化物酶(peroxidase,POD)和吲哚乙酸氧化酶(indoleacetic acid oxidase,IAAO)活性先增强后减弱,吲哚乙酸(indole acetic acid,IAA)含量先升高后降低,上述4个指标均在不定根形成期(21 d)出现峰值,且变幅最大为T1处理;处理组细胞分裂素(cytokinin,CTK)含量逐渐下降,且以T1处理降幅最大;处理组乙烯(ethylene,ETH)含量缓慢升高,且以T1处理变幅最小。相关性分析显示:生根率与插穗TN、TP、TK和CTK含量极显著负相关(P<0.01),与IAA含量、IAAO活性和PPO活性极显著正相关(P<0.01)。【结论】T1处理可显著提高插穗酶活性并加速IAA合成,说明200 mg/L IBA能更好地调节氧化酶和内源激素水平,促进不定根形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