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水稻稻瘟病菌胁迫答cDNA片段的表达及定位
《中国水稻科学 》 2003 CSCD
摘要:以抗稻瘟病晶系G205为材料,应用cDNA微阵列分别获得了一个受稻瘟病菌诱导的含NBS-LRR的cDNA克隆(暂命名为RIMl,riceinduced byMagnaporthegrzsea)和一个受稻瘟病菌抑制的编码腈水解酶(Nitrilase)的cDNA克隆 (暂命名为NIT),并通过Northern得到证实。RFLP分析将RIMl和NIT分别定位于水稻第2和第3染色体上,它们均位于控制水稻稻瘟病部分抗性QTL区间。
不同营养源对稻虱缨小蜂寿命及寄生能力的影响
《应用生态学报 》 2003 CSCD
摘要:研究了蜂蜜、玉米花粉、大豆花、褐飞虱蜜露和黄脊飞虱蜜露对稻虱缨小蜂寿命、寄生能力以及寄生行为对稻虱缨小蜂寿命和存活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蜂蜜、玉米花粉、褐飞虱蜜露和大豆花均能明显延长稻虱缨小蜂的寿命,并且显著地提高了对褐飞虱卵的寄生能力,其中蜂蜜最有效,大豆花次之.玉米花粉和褐飞虱蜜露这两种营养源以玉米花粉(水和褐飞虱蜜露+水的形式)对提高稻虱缨小蜂寿命最有效,而单一玉米花粉、花粉液、褐飞虱蜜露稀释液和纯褐飞虱蜜露均不能延长稻虱缨小蜂寿命.黄脊飞虱蜜露对稻虱缨小蜂的寿命和寄生能力均无影响.寄生行为对稻虱缨小蜂的寿命基本无影响,但致使其40~48h内的存活率提高,此后的存活率降低较快.在稻田周围的作物和植被上调查到约10种飞虱.非稻田生境能为稻田寄生性天敌提供寄主和食物,是理想的庇护所,对保护和提高稻田天敌种群数量,提高稻田天敌的生物控制作用.


特早熟杨梅新品种‘早荠蜜梅’
《园艺学报 》 200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早荠蜜梅’是从‘荸荠种’中选出的特早熟杨梅新品种。该品种除保持‘荸荠种’优质、丰产、稳产等优良性状外,最突出的特点是特早熟,成熟期比‘荸荠种’提早10-15 d,鲜食加工兼用,抗逆性强,性状稳定。


浙江省主要菜区小菜蛾抗药性的研究
《浙江农业学报 》 2003 CSCD
摘要:用浸叶法测定了17种杀虫剂对杭州郊区小菜蛾的毒力,并对杭州、萧山、温州和金华小菜蛾的抗药性作了初步调查。结果表明,阿维菌素、BT、锐劲特和菜喜的毒力很高,LC50值分别为0 075,0.242,0.406,1.761mg/L;浙江省4个主要菜区小菜蛾对BT、锐劲特和菜喜均未产生抗性;温州和金华小菜蛾对阿维菌素均已产生较高的抗性,抗性倍数分别达到82.63和20.69倍,对抑太保亦达到了38.82和61.96倍,而杭州市郊小菜蛾对抑太保的抗性水平稍低,抗性倍数仅为7.74倍。


纳豆芽孢杆菌分离纯化及对大白鼠肠道微生态系统的影响
《浙江农业学报 》 2003 CSCD
摘要:研究了大白鼠肠道细菌的分离纯化,SD大白鼠口服纳豆芽孢杆菌1周后粪便中细菌、厌氧菌群和需氧菌群的变化,及纳豆芽孢杆菌与肠道细菌在体外的生长竞争表现。结果表明,肠道厌氧菌群中的双歧杆菌、乳酸杆菌、梭菌和拟杆菌数量均有不同程度增多,其中双歧杆菌从8.510±0.449Log10Ncfu/g增加至9.278±0.244Log10Ncfu/g;而肠杆菌、肠球菌等需氧菌群数量则明显减少,肠杆菌从8.213±0.426Log10Ncfu/g减少到7.709±0.372Log10Ncfu/g。体外竞争试验表明,纳豆芽孢杆菌能促进肠道厌氧菌群的生长,而抑制需氧菌群的生长。可见,纳豆芽孢杆菌能有效调整大白鼠肠道菌群数量的变化,起到维持肠道微生态平衡的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