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浙江省南瓜疫病的病原菌鉴定及生物学特性研究
《浙江农业学报 》 2003 CSCD
摘要:1999—2002年,在浙江省南瓜上分离到76个疫病菌分离物,取典型的2个分离物作为供试菌株,根据对南瓜疫病的症状,疫病菌分离物的孢子囊、有性器官及菌落形态等特征的观察,以及生物学特性研究表明,孢囊梗不规则分枝,孢子囊顶生,近球形至不规则形,有明显的乳突,有的孢子囊则不止一个乳突,孢子囊成熟后易脱落,并带有长的孢囊柄,在水中极易释放出游动孢子。异宗配合,藏卵器球形,壁薄而平滑,柄多为棍棒形;雄器围生,卵孢子球形,黄褐色,壁厚而平滑,不满器,直径为16~26μm。该菌最适生长温度为25~30℃,最高生长温度大于35℃。该菌能利用淀粉及硝态氮,对孔雀石绿具有一定耐性,不产生厚垣孢子,人工接种能侵染番茄、辣椒、茄子、黄瓜、长瓜、南瓜等13种寄主植物。因此,将浙江南瓜疫病病原菌鉴定为PhytophthoracapsiciLeonian。


利用茭白鞘叶栽培食用菌
《浙江农业学报 》 2003 CSCD
摘要:着重讨论了茭白鞘叶栽培蘑菇、草菇、鸡腿菇等食用菌的可行性,分析了茭白鞘叶栽培食用菌的经济和生态效益。提出了利用茭白鞘叶栽培蘑菇、草菇、鸡腿菇的参考配方和栽培工艺。


我国新育成水稻品种(材料)抗病虫性与米质的评价研究
《植物保护 》 2003 CSCD
摘要:1997~2002年间,鉴定了332份我国新育成的水稻品种(材料)对到瘟病、白叶枯病、细菌性条斑病、白背飞虱的抗性,并分析其米质,筛选出中抗上述一种水稻病虫害的品种(材料)共计397份·次,双抗和三抗的品种(材料)分别为76、19个,四抗品种有K89-B5五丰占2号,中组74,中组75,中组84和中鉴96-3共6个,4项主要优质米指标 均达到了农业部病标准优质二级米以上有33个,优质一级米的品种(材料)有巨丰占,CR99,92-34,94-308,辽947,吉98-2806和龙粳8号7个,改进或完善了水稻育种新品种(材料)的抗病虫性鉴定方法,制定了相应的评价标准和指标 ,还讨论了改良水稻品种的抗病重性与提高稻米品质等问题
雷公藤提取物对小菜蛾的生物活性
《浙江农业学报 》 2003 CSCD
摘要:研究了雷公藤乙醇提取物对小菜蛾的生物活性。结果表明,在选择性和非选择性的条件下,雷公藤提取物对小菜蛾4龄幼虫拒食中浓度分别是0.08%和0.17%。并且,雷公藤提取物对小菜蛾幼虫具有很强的生长发育抑制作用,其抑制中浓度为0.16%。雷公藤提取物对小菜蛾幼虫具有较高的毒杀作用,但表现比较缓慢,小菜蛾处理24h和96h后的中毒杀浓度LC50分别为3.7%和0.12%。


杂交稻米必需氨基酸含量与亲本的关系
《中国水稻科学 》 200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根据 9个不育系、5个恢复系以及由此配制的 45个不完全双列杂交组合氨基酸含量的测定结果 ,分析了不同组合氨基酸含量的差异及其与亲本的关系。结果表明不育系和恢复系的必需氨基酸平均含量为 3.2 0 2 %~ 4.889% ,占氨基酸总量的 31 .796%~ 33.394% ;而杂交组合的必需氨基酸平均含量为 3.61 6%~ 4.858% ,占氨基酸总量的 32 .1 76%~33.0 1 6% ;必需氨基酸含量依次是亮氨酸 >缬氨酸 >异亮氨酸 >苏氨酸、赖氨酸、苯丙氨酸 >蛋氨酸。平均氨基酸总量和必需氨基酸含量都有一定的杂种优势 ,但各组合间差异明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