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柑桔矢尖蚧生态学研究
《生态学报 》 200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1 996~ 1 999年 ,在浙江东南沿海自然变温下对矢尖蚧的发生历期与日平均气温的相关性、各虫态的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以及生命表等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第 1、2、3代雌性寿命分别为 1 0 9.5、1 1 6.2 (一年发生 2代的个体为2 5 6.5 d)和 2 60 .0 d左右 ;完成 1代所需历期分别为 70 .1± 3 .9、67.5± 9.8和 2 1 1 .4± 1 6.5 d。各虫态发生历期与日平均气温明显呈负相关。雌一龄、二龄、产卵前期和雄一龄、二龄、蛹 (包括预蛹 )的发育起点温度分别为 1 1 .5、9.6、8.7、1 4.7、1 3 .6和 1 3 .7℃ ,有效积温分别为 2 61 .8、2 83 .8、5 3 0 .4、1 65 .9、2 0 6.2和 94.0日度。第 1、2、3代每头雌成虫的产卵量分别为 93 .0± 42 .7、1 3 4.2± 65 .6和 1 96.3± 81 .9粒。第 2、3代存在世代重叠现象。第 1、2、3代的种群趋势指数避雨区分别为 2 2 .5 6、3 1 .1 7和 2 .48,露地区分别为 2 1 .0 9、2 9.76和 1 .96,表明在新区的种群自然增长能力很强。研究还揭示了在新区对矢尖蚧种群数量起控制作用的主要因子是自然死亡和失踪 ,因而必需从老发区引进、饲养释放和保护有效的寄生蜂等天敌。
关键词: 柑桔矢尖蚧 发生历期 发育起点温度 有效积温 生命表 种群趋势指数


水稻田和茭白田二化螟的比较研究
《生态学报 》 200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水稻田越冬代二化螟最早于 4月 2 6日开始羽化 ,其羽化高峰期为 5月 1 3~ 1 4日 ,而茭白田越冬代二化螟的始见蛾日为 5月 5日 ,比水稻田二化螟迟了 9d,羽化始盛期、高峰期、盛末期均比水稻田二化螟迟 2~ 5 d。水稻田二化螟越冬幼虫的存活率和化蛹率明显比茭白田二化螟低 ;而二者的羽化率则差不多。水稻田二化螟羽化成虫的雌雄性比为 1∶ 1 .4 4,而茭白田二化螟则接近 1∶ 1。室内选择性试验表明 ,水稻田和茭白田二化螟均喜在高大的茭白植株上产卵 ,而幼虫则选择嫩绿的水稻。然而田间选择性试验证实 ,二化螟幼虫在钻蛀前无法越过田埂而转移到水稻植株上为害。取食茭白的二化螟个体明显大于取食水稻的二化螟 ,两种寄主上二化螟幼虫的酯酶同工酶也存在着差异。交叉繁殖试验表明 ,茭白和水稻上的二化螟属于同一种 ,但存在着部分生殖隔离


三种工农业废料的理化性状及作为蘑菇覆土材料的研究
《浙江农业学报 》 2002 CSCD
摘要:分析测定了纸厂废渣、蘑菇废料和香菇废料等3种工农业废料的理化性状,并以这3种废料作覆土材料,研究其对蘑菇生长与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纸厂废渣、蘑菇废料和香菇废料的持水率分别为49.3%,43.8%和70.7%,均高于砻糠田土(33%),但低于泥碳(84.5%)。3种废料的电导率及pH值均高于砻糠田土和泥碳。香菇废料和蘑菇废料具有与泥碳相似的水分释放曲线,在1.7×104Pa的牵力下,香菇废料和泥碳的水分释出量相近,分别达87.25ml和92.35ml,而蘑菇废料的水分释出量相对较低,为58.25ml。纸厂废渣的水分释放曲线与砻糠田土相似。以这3种工农业废料作蘑菇覆土材料,蘑菇产量均明显高于以砻糠田土作覆士材料,增幅分别为11.7%,32.0%和2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