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粳稻穗部不同部位米粒直链淀粉含量的差异分析
《作物学报 》 200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直链淀粉含量是影响稻米品质的一个重要指标。本文通过穗内不同米粒间、粒内不同部位间直链淀粉含量的测定明确同一品种同一穗不同籽粒间的差异可高达 14 .2 % ,稻穗上部、一次枝梗、先开花结实或粒重较高的米粒直链淀粉含量较高 ;稻穗基部、二次枝梗或未完全成熟、迟开花结实或粒重较低的米粒直链淀粉含量较低。米粒胚侧半粒与无胚侧半粒间的差异因品种而异 ,一般胚侧略高、无胚侧略低。米粒表层直链淀粉含量较低而心部较高 ,精白度每提高 10 % ,直链淀粉含量约提高 1%。在用米粒进行直链淀粉含量的测定时 ,以取各枝梗的 3、 4部位的米粒较好 ,适当增加测定的米粒数可减少因取样而造成的误差


苏云金芽孢杆菌Ba9808对鞘翅目害虫的生物活性
《浙江农业学报 》 2002 CSCD
摘要:测定了苏云金芽孢杆菌Ba9808的杀虫谱及其对蔬菜上重要害虫酸浆瓢虫各发育阶段的生物活性。结果表明,Ba9808对叶甲科、瓢虫科害虫的低龄幼虫有很好的毒杀作用,致死率为100%;对酸浆瓢虫高龄幼虫和成虫的致死率分别为55.0%和26.7%,但存活虫食欲受到明显抑制,同时也影响酸浆瓢虫4龄虫的化蛹率及雌虫的产卵量,但对卵的孵化率没有明显抑制作用。


大麦亦霉病抗性研究及其抗源开拓
《麦类作物学报 》 2002 CSCD
摘要:用禾谷镰刀菌(Fusarium graminearum)培养的病麦粒接种与分生孢子液喷雾接种相接合的方法,对加拿大东西部2431份大麦材料进行了抗性鉴定.结果表明,不同基因型品种之间的抗性存在显著差异,大麦赤霉病抗性与棱型显著的正相关,与生育期存在显著的负相关.通过抗性鉴定,筛选到145份高抗赤霉病的大麦材料,为大麦抗赤霉病育种提供抗源,并提出了大麦大面积鉴定赤霉病抗性的比较合理的接种方法.


小麦引进品种对小麦黄花叶病的田间抗性鉴定
《植物保护 》 200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田间抗性鉴定方法对 110个小麦引进品种在自然病圃区进行了对小麦黄花叶病的抗性鉴定。结果表明 ,不同小麦品种对小麦黄花叶病抗性有显著差异 ,抗性较好的品种有 5 5个 ,其中有 34个品种生育期接近于扬麦15 8,且田间性状较好。


大麦赤霉病抗性研究及其抗源开拓
《麦类作物学报 》 2002 CSCD
摘要:用禾谷镰刀菌 (Fusarium graminearum)培养的病麦粒接种与分生孢子液喷雾接种相接合的方法 ,对加拿大东西部 2 4 31份大麦材料进行了抗性鉴定。结果表明 ,不同基因型品种之间的抗性存在显著差异 ,大麦赤霉病抗性与棱型存在显著的正相关 ,与生育期存在显著的负相关。通过抗性鉴定 ,筛选到 14 5份高抗赤霉病的大麦材料 ,为大麦抗赤霉病育种提供抗源 ,并提出了大麦大面积鉴定赤霉病抗性的比较合理的接种方法


粳稻品种新米和储藏米品质性状的比较研究
《中国粮油学报 》 200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文以常温下储藏8个月的7个粳稻品种糙米和相应的新米为研究材料,比较分析了加工和营养品质、稻米淀粉粘滞特性(Viscosity)、食味品质、游离脂肪酸含量及米饭质地的动态粘弹性(Dynamic viscoelas-ticities)。结果表明:短期储藏对粳稻直链淀粉、蛋白质含量和加工品质没有明显影响;储藏米食味普遍比其相应的新米要差,但新米食味好的品种其储藏米也相对较优,储藏米的综合食味评价值与新米一样和米饭外观、滋味、粘性有很高的正相关;粘度谱的衰减值和峰值粘度有所上升;米饭质地的粘弹性和动态损失正切值(Losstangent)分别比新米上升21.47%和下降26.76%;粳稻储藏米游离脂肪酸含量的增加是导致食味变差的主要原因,这在食味相对较差的品种中尤为明显。通过米饭质地动态粘弹性和游离脂肪酸含量的测定可以评价储藏米的食味特性。
关键词: 新米和储藏米 加工品质 食味品质 淀粉粘滞特性 米饭质地 游离脂肪酸 粳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