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福建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3441条记录
黄秋葵果荚中多糖的提取及其累积规律

福建农业学报 2016

摘要:以台湾品种‘五福’黄秋葵为材料,采用热水浸提法提取多糖,同时在黄秋葵果实成熟过程对果荚中多糖含量进行测定比较。试验结果表明:黄秋葵中多糖得率为7.12%;黄秋葵果荚中多糖含量先随黄秋葵的发育成熟过程呈累积增加趋势,到第8d达到最大值,之后,随着果荚的老化,其中多糖却随之逐渐减少。

关键词: 黄秋葵 多糖 提取 苯酚-硫酸法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漳州莲雾产期调节技术研究

果树学报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探讨以无公害催花剂替代目前莲雾产期调节所用的有机磷农药催花剂的莲雾产期调节技术。【方法】以6 a生的‘粉红种’莲雾为试材,在3月初对植株进行轻度修剪后,等植株长出的第2次梢成熟时,对植株进行产期调节处理,处理包括单独或组合用栽培措施及催花剂(自行配制的一种叶面肥MP或对照的乐斯本)。【结果】2 a的重复试验结果表明:采取环剥、遮光、断根与催花剂(MP或乐斯本)组合处理的莲雾的平均株花穗数和株产量都极显著地高于其他各处理,而该组合处理中催花剂用MP与乐斯本之间的平均株花穗数和株产量差异不显著,其平均株花穗数在200穗以上,平均株产在70 kg以上。所有处理间的果实单果重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差异都不显著。【结论】用自行配制的无公害催花剂MP替代目前莲雾产期调节所用的乐斯本等有机磷农药催花剂是可行的。

关键词: 莲雾 产期调节 环剥 遮光 断根 催花剂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鲜食橄榄新品种福榄1号

农村百事通 2016

摘要: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于2003年在福州市闽清县梅溪镇梅埔村发现一株橄榄实生优良单株,即"福榄1号"母树。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联合闽侯县经济作物站等单位开展品种选育,中试示范,大面积推广,2012年福榄1号通过了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认定。福榄1号树势较旺,树型开张,树冠近圆头形,层性明显。分枝能力强,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水稻抗稻瘟病基因分子检测及抗性评价

福建农业学报 2016 北大核心

摘要:为预防单一稻瘟病基因抗性容易丧失,培育持久性抗稻瘟病水稻新品种,本研究利用4份保持系、6份恢复系和3份常规稻品种为受体亲本,以75-1-127(含有稻瘟病基因Pi9)和U19(含有抗稻瘟病基因Pi25)为供体亲本,经过多代选择,获得了48份田间高代材料。叶瘟抗性鉴定结果表明,48份高代株系材料中5份表现抗,25份表现为中抗,其余均表现为中感及以上。分子标记辅助选择结果表明,19份高代株系含有抗稻瘟病基因Pi9,5份含有抗稻瘟病基因Pi25。

关键词: 水稻 叶瘟 抗性 分子标记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铁皮石斛林下种植技术

福建农业科技 2016

摘要:从林地选择、供水系统铺设、移植方法、肥水管理及病虫害防治等方面总结铁皮石斛林下种植技术。

关键词: 铁皮石斛 林下种植 病虫害防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2015年福建省局部地区褐飞虱暴发成灾主要原因分析与防控对策

环境昆虫学报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针对福建省2015年水稻褐飞虱暴发成灾,从昆虫种群生态学原理出发,结合历史相关资料,总结研究了导致2015年褐飞虱暴发成灾的主要原因。褐飞虱本地虫源和外来迁入虫源是重要诱因,极高的种群增长率是决定性关键内因,异常气候与水稻抽穗灌浆期契合形成的适宜环境及食物营养条件是决定性关键外因,田间防治技术问题则是导致灾害并造成重大损失的直接原因。褐飞虱持续治理对策方面,需加强褐飞虱种群监测与预警,开展抗药性监测与治理,实施稻田肥料和农药减施技术,并加强防控应用技术的研究与推广及技术培训,加快推进实施褐飞虱专业化防治。

关键词: 褐飞虱 暴发 原因 分析 防控对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低温复式加工技术对红茶香气的影响

茶叶学报 2016

摘要:以茗科1号为试验材料,采用同时蒸馏萃取提取茶叶香气,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测定其香气成分,探讨低温复式加工技术对红茶香气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加工技术的红茶中共检出香气成分54种,共有的香气成分30种,以碳氢化合物、醇类、醛类、酯类为主。低温复式加工技术,提高了茶叶中具有花果香味的苯甲醛、吲哚、己酸-3-己烯酯、已酸已酯、顺-茉莉酮、α-法尼烯、橙花叔醇、雪松醇等的含量,降低了具有青草气青叶醇的含量,提高了茶叶的香气品质。

关键词: 红茶 同时蒸馏萃取法 香气 气相色谱-质谱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化学调控技术在水稻栽培中的研究进展

福建稻麦科技 2016

摘要:作物化学控制技术作为现代农业的组成部分,在水稻生产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也是作物栽培生理学研究的重点之一。综述了近年来国内有关水稻化学调控栽培的研究进展,以水稻生育时期为序进行梳理,介绍了不同发育阶段水稻植株内源激素变化动态特征,以及植物生长调节物质对水稻形态结构、生理活性、抗逆性、产量和品质的影响,探讨了化学调控在推广应用中面临的问题及发展方向,旨在为水稻化学调控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 水稻 栽培 化学调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丝瓜18S rRNA基因克隆及其作为内参基因的应用

核农学报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选择合适的内参基因是提高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q RT-PCR)准确性的重要条件。18S r RNA基因表达范围广、表达量恒定,常作为内参基因应用于实时荧光定量PCR中。为了获得丝瓜18S r RNA基因,并设计合适的荧光定量PCR内参引物,解决丝瓜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中无内参基因的现状,通过PCR和序列测定,首次克隆到了丝瓜的18S r RNA基因序列,其长度为1 862 bp,Gen Bank登录号为KM656452。在此基础上设计1对荧光定量PCR引物,该引物特异性强,扩增效率高,在丝瓜各生长发育阶段及各种非生物胁迫条件下均能稳定表达,适合在丝瓜基因表达研究中作为内参基因。该研究结果可为开展丝瓜重要功能基因的表达模式和调控机制的研究奠定基础。

关键词: 丝瓜 18S rRNA 内参基因 实时荧光定量PCR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直立紧凑型叶菜甘薯新品种福菜薯22的选育

福建农业学报 2016 北大核心

摘要:甘薯新品种‘福菜薯22’是福建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于2011年以‘泉薯830’为母本,台农71、福菜薯18号、福薯7-6和紫叶薯为父本,采用计划集团杂交选育而成,2016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鉴定委员会鉴定。该品种于2014-2015年参加国家甘薯菜用组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结果表明:该品种株型紧凑,短蔓直立,分枝性好,茎尖平均产量37 846.8kg·hm~(-2),比对照平均增产12.97%,食味鉴定综合评分73.55分,高于对照,高抗茎线虫病,抗蔓割病,是一个理想的适合机械采收的叶菜型甘薯品种。

关键词: 直立 紧凑 叶菜型甘薯 福菜薯22 选育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