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两种诱变处理对紫花苜蓿种子萌发及植株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
《草业科学 》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研究诱变处理对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种子萌发及植株生理特性的影响,以紫花苜蓿Wega7F种子为供试材料,经~(60)Co-γ和甲基磺酸乙酯(EMS)两种诱变处理后,测定种子萌发、幼苗生长及植株生理指标。结果表明,不同剂量~(60)Co-γ射线处理对苜蓿萌发率、发芽指数、幼苗生长的影响不同,低剂量(150Gy)提高了发芽率、发芽指数及幼苗生长,高剂量(300和450Gy)抑制萌发率和幼苗生长。EMS处理均抑制苜蓿种子的萌发及幼苗生长。在低剂量条件下,~(60)Co-γ射线处理对株高有促进作用,高剂量会抑制植株生长;EMS处理则抑制苜蓿株高生长。两种诱变处理均促进苜蓿分枝,且低剂量处理下均有利于提高苜蓿单株鲜草产量。在~(60)Co-γ辐射和0.4%EMS处理下,叶绿素含量提高,其他处理叶绿素含量均降低。诱变提高了苜蓿叶片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对3种酶活性的影响程度表现为POD>CAT>SOD。本研究结果表明,150Gy ~(60)Co-γ对苜蓿产量及株高影响显著,为苜蓿生产应用提供了一定利用价值;EMS处理更有利于增强苜蓿分枝能力,有利于苜蓿在观赏方面的提高及改良。
关键词: 60Co-γ辐射 EMS 产量性状 酶活性 生理特性 育种改良


导入nodVW基因对费氏中华根瘤菌HH103共生固氮的影响
《大豆科学 》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研究以慢生型根瘤菌(Bradyrhizobium japonicum) USDA110为出发菌株,扩增慢生型根瘤菌中双组份调控基因nodVW,并将其导入快生型根瘤菌(Sinorhizobium fredii) HH103及HH103 nod D1失活突变株中,研究重组根瘤菌菌株对大豆嫩丰16共生固氮的影响。结果表明:慢生型大豆根瘤菌双组份调控系统NodVW的导入使大豆植株的株高和鲜重显著降低,大豆植株根部结瘤数量明显减少,NodVW的导入阻碍了快生型根瘤菌的结瘤固氮途径,从而抑制了快生型根瘤菌与大豆结瘤。


生物种衣剂SN100田间防效及对大豆产量的影响
《黑龙江农业科学 》 2018
摘要:为有效防治大豆苗期病虫害,采用大区对比法,对生物种衣剂SN100防病增产效果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生物种衣剂SN100对大豆根腐病和大豆根潜蝇的防效高于空白对照和BFA处理,对大豆幼苗期素质、成熟期的产量性状有明显的提高。生物种衣剂SN100对大豆增产作用明显,单产较对照提高6.2%,较商品种衣剂BFA处理增产3.4%,对环境无污染,具有广阔的应用和商业开发前景。
关键词: 生物种衣剂SN100 大豆 生防效果


不同覆盖方式对塑料大棚草莓果实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中国林副特产 》 2018
摘要:为探讨黑龙江地区塑料大棚草莓生产不同覆盖方式对塑料大棚草莓果实产量及品质的影响,以‘爱萨’和‘艾尔巴’为供试品种,采用黑色膜、银色膜、无色膜、银黑双色膜、无纺布以及对照设5个处理,进行冷棚生产草莓的不同覆盖方式试验。结果表明,银黑双色膜和黑色膜处理的田间杂草最少。银黑双色膜处理的AS和AEB越冬成活率最高和叶片保存率最高、果实品质最好,产量最高。采用银黑双色膜进行覆盖不仅减少了田间杂草,而且提高了果实品质和产量,可以应用于黑龙江地区塑料大棚草莓生产中。


玉米窄基因群体中七份种质的评价
《中国种业 》 2018
摘要:本研究选用绥系704、绥系701、绥系709、PH4CV组建群体,混合授粉,在后代群体中选育出综合性状优良的自交系Zj01、Zj02、Zj03、Zj04、Zj05、Zj06、Zj07,利用绥系708和PH6wc 2个标准测验种,组配出杂交组合,进行田间综合鉴定及配合力分析,并对这7个种质进行综合评价。种质Zj06丰产性表现虽然不是最好的,但其小区产量、出籽率、百粒重、容重等综合性状均表现优异,而且在抗大斑病上表现很好;种质Zj01的产量表现最好,说明它的丰产性最好,而且在抗大斑病上具有显著的遗传效应,其百粒重、容重均表现优异,在当下品质优先的育种环境下,可对改良品种起到良好的作用。因此7份种质材料中能够综合利用且表现优秀的种质有Zj06、Zj01,其他种质在以后的应用中可针对某些性状进行利用。


内部控制财务体系问题研究
《安徽农业科学 》 2018
摘要:财务体系的内部控制对于一个企业的健康发展极为重要,适当的财务体系内部控制可以使一个企业稳定发展。针对企业财务体系内部控制中出现的问题做出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从而推动企业加强内部控制。


20%氰氟草酯+5%氟嘧啶草醚可分散油悬浮剂对寒地水稻田稗草的防治效果及安全性研究
《北方水稻 》 2018
摘要:稗草是寒地水稻田的恶性杂草,一般除草剂对其防治很不理想,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在2017年采用一种自主研发的具有除草活性的氰氟草酯和氟嘧啶草醚复配剂对水稻田不同叶龄稗草进行防除试验。通过对水稻苗期安全性、大田的安全性、除草效果等项目的调查,结果表明:试验药剂20%氰氟草酯+5%氟嘧啶草醚可分散油悬浮剂可有效控制水稻田稗草危害,对不同叶龄稗草用药后15 d的防效均达到90%以上,最适使用剂量可为100~120 ml/667 m~2,同时该除草剂对水稻安全,是一种新型、安全、绿色的除草剂。


黑龙江地区紫花苜蓿干草调制与贮藏技术
《黑龙江农业科学 》 2018
摘要:黑龙江省是我国畜牧业大省,随着我国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和现代生态农业的发展,黑龙江省苜蓿产业得到更大的发展~([1])。自"粮改饲"政策在黑龙江试点以来~([2]),紫花苜蓿种植面积逐年扩大。优质紫花苜蓿进行干草调制后能长期保证牧草的安全供应,解决冬春季节牧草的短缺问题,促进了省内外畜牧业的发展~([3])。紫花苜蓿调制和安全贮藏是确保苜蓿在高产基础上获得优质干草的关键,直接影响到农牧民的经济效益。在调制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