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棉铃虫两种来源性诱剂诱蛾效果的比较
《蔬菜 》 2014
摘要:棉铃虫性诱剂的主要成分是顺-11-十六碳烯醛,以两种不同来源性诱剂制成的A、B两种性诱芯为试验材料,比较二者对棉铃虫成虫的诱捕效果。结果表明:诱芯B的平均诱蛾量比诱芯A低19.9%,但差异未达显著水平;诱芯B单盆单日最大诱蛾量的平均值比诱芯A低27.9%,且差异达到显著水平。因此初步认为,诱芯B主要成分的质量可能略次于诱芯A相应成分的质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粟弯孢霉叶斑病菌G蛋白β亚基基因克隆及表达
《华北农学报 》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旨在获得粟弯孢霉叶斑病菌G蛋白β亚基基因,明确其表达模式,为阐明该基因对粟弯孢霉叶斑病菌致病性的调控机制奠定基础。运用SMART RACE RT-PCR技术,克隆粟弯孢霉叶斑病菌G蛋白β亚基基因ClGβ全长cDNA序列,以qRT-PCR技术,对该基因在粟弯孢霉叶斑病菌不同生长时间的表达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ClGβ基因cDNA编码区为1 056 bp,DNA包含4个内含子和5个外显子,编码351个氨基酸。该基因的cDNA序列在GenBank中注册的登录号为JQ768316。qRT-PCR结果表明,Gβ基因在菌株生长过程中表现出前期表达量较低而后期表达量明显升高的趋势。构建了pET28(a)-ClGβ原核表达载体,经IPTG诱导,目的蛋白在宿主菌E.coli BL21中获得表达,表达产物分子量与ClGβ蛋白计算分子量一致。
关键词: 粟弯孢病菌 G蛋白β亚基 qRT-PCR 原核表达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二氢吡啶对中国荷斯坦牛表达的影响
《湖北畜牧兽医 》 2014
摘要:为研究二氢吡啶抗奶牛热应激的作用机理,以20头中国荷斯坦牛为材料,分别饲喂含0、100、150、200 mg/kg的二氢吡啶日粮,利用实时定量(qRT-PCR)技术对其外周血淋巴细胞HSP70基因mRNA的相对表达量进行检测。结果表明,日粮中添加二氢吡啶在高温热应激期可以显著提高中国荷斯坦牛的表达量,其中日粮中添加200 mg/kg组表达量最高,显著高于对照组和100/mg/kg添加组(p <0.01)。
关键词: HSP70基因 二氢吡啶 实时定量RT-PCR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科研单位基层党组织要提升四种能力发挥四大作用
《现代农村科技 》 2014
摘要:本文阐述了科研单位基层党组织要提升四种能力,即:吃透政策、落实政策、把握方向的能力,做好群众工作的能力,改革创新能力,自身建设的能力。发挥的四大作用为:政治核心作用,凝聚力、向心力作用,服务引领作用,战斗堡垒和先锋模范作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葡萄无核二倍体与四倍体杂交胚挽救及后代倍性分析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培育三倍体无核葡萄新品种,分别以二倍体无核葡萄品种‘Flame Seedless’、‘Sweet Scarlet’和‘无核白’为母本,以四倍体品种‘巨峰’为父本进行杂交,研究不同取样时期、不同萌发培养基和不同珠被处理方式对杂种胚成苗影响的研究,并通过流式细胞仪对杂种后代进行了三倍体类型初选。结果表明:不同时期剥取的胚珠在成苗率方面有显著差异,不同杂交组合适宜取材时期也不同,其中‘无核白’ב巨峰’为30d、‘Sweet Scarlet’ב巨峰’为35d、‘Flame Seedless’ב巨峰’为40d;在胚萌发阶段,接种在1/2MS+IAA 0.1mg/L培养基上有利促进胚萌发;直接剥取裸胚萌发较快,且能显著提高杂交胚的成苗率。经倍性分析,初步确定获得了三倍体杂种幼苗22株。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cDNA文库在棉花基因发掘中的应用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构建cDNA文库是发掘基因和研究基因功能的重要工具,也是基因组学研究的重要技术手段。棉花作为世界上重要的经济作物之一,研究人员已经构建了大量的棉花cDNA文库,为棉花基因发掘和功能研究积累了丰富的Expressed Sequence Tags(ESTs)资源。本文对近几年来cDNA文库在棉花基因发掘中的应用进行了总结。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