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河北省农林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1524条记录
耐密性春大豆品种光合特性研究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选用耐密性不同的两个大豆品种,设置了22.5万株·hm-2、30.0万株·hm-2和37.5万株·hm-2等3个密度,研究耐密性大豆的光合特性。试验结果表明,耐密品种垦丰16号,叶形指数高,上部冠层叶柄短,随着密度增加,耐密植品种垦丰16冠层上部叶柄长度显著低于普通品种,叶形指数高于普通品种,尤其是高密度条件下从第9节位开始垦丰16的叶形指数显著或极显著高于普通品种合丰39,从第11节开始叶柄长度短于合丰39,有利于通风透光;随着密度增大,耐密植品种垦丰16的叶色值峰值出现时期没有明显变化,密植条件下生育后期叶片持绿性更强;随着密度增加耐密植品种垦丰16净光合速率和水分利用率下降速度慢,当密度为30.0万株·hm-2时垦丰16与合丰39的净光合速率和水分利用率差异达到显著水平(分别为P=0.0423,P=0.0384),密度为37.5万株·hm-2时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分别为P=0.0026,P=0.0042);随着密度增加耐密品种垦丰16产量逐渐增加,不耐密品种合丰39产量呈现先上升后降低的趋势,密度为37.5万株·hm-2时,两个品种间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P=0.0024)。不同密度条件下垦丰16与合丰39在形态和光合生理指标的变化可以看出,耐密性春大豆品种冠层结构更有利于在高密度条件下通风透光,密植条件下后期持绿性强,光合速率和水分利用率受密度影响小,因此在高密度条件下能够获得较高的产量。

关键词: 大豆 栽培密度 光合特性 水分利用率 产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苹果园周年土壤管理技术

现代农村科技 2014

摘要:我国大多数果园的立地条件较差,土壤有机质含量低,多在1%以下,土壤的理化性状不良,水、肥、气、热不协调,造成苹果低产劣质。通过采用科学的果园土壤管理制度,可以提高土壤肥力,改良土壤的理化性质,为果树生长发育创造良好的环境条件。在优质苹果园中,制定与执行土壤管理制度必须遵循以下原则:保持果园和区域内的生态环境,减少水土流失;不能对环境造成污染;有利于提高土壤肥力,改善土壤的理化性质;保证土壤能够持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三连栋日光温室拱式桁架结构静力分析与结构优化

中国农学通报 2014 CSCD

摘要:为研究三连栋日光温室的合理性和安全性,通过有限元软件ANSYS对某三连栋日光温室拱式桁架结构进行了三维空间建模,并对该结构在多种荷载组合工况下进行静力分析,探讨了计算方法和结构的优化方法。结果表明:该温室结构吊物拉杆挠度偏大,不能满足设计要求。在原结构的基础上对有竖向拉杆的优化结构进行了计算分析,计算结果与理论值较吻合,且设计安全合理。研究结果为拟建者温室建模和温室结构优化提供参考。

关键词: 三连栋温室 三维空间模型 有限元 静力分析 优化结构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预贮和薄膜包装对大久保桃贮藏品质及褐变的影响

保鲜与加工 2014

摘要:为探讨改善桃果实贮藏品质的方法,以大久保桃为试材,研究了30μm厚度的PVC薄膜包装和8℃(冷害温度以上)预贮5 d再于0℃(冷害温度以下)冷藏处理对桃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不包装(对照)相比,包装处理能有效抑制桃果实的软化,保持较稳定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SSC)和出汁率,明显抑制果实细胞膜透性的增加和果肉褐变;与8℃和0℃直接贮藏相比,经8℃预贮5 d后再于0℃冷藏处理不仅可保持良好的果实硬度,贮藏后期SSC和出汁率处于较高的水平,而且能显著降低果实相对电导率和褐变指数,有效改善大久保桃的贮藏性能,保持果实良好的贮藏品质。

关键词: 大久保桃 预贮 薄膜包装 褐变 贮藏品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美国新育成5个无核葡萄新品种介绍

河北果树 2014

摘要:1 Valley Pearl(溪谷珍珠)该品种果穗圆锥形,整齐,平均果穗质量1112 g,果穗中紧;果实浅绿色,圆形,平均单果粒质量7.2 g;果皮厚度与优无核(Sugraone)(美国植物品种专利号3106)相似;果肉脆、味甜,无香味;可溶性固形物17.4%;100mL果汁中含可滴定酸0.48 g。该品种易感葡萄白粉病,栽培时应重点防控。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圣华金河谷地区栽培,果实6月25日左右成熟。该品种极早熟、丰产、大果穗、外观诱人。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长期秸秆还田对华北潮土肥力、氮库组分及作物产量的影响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近年,华北小麦-玉米轮作系统秸秆全量还田已逐步普及,但秸秆还田下土壤氮库组成的变化并不清楚。本文利用肥料定位试验,研究了长期秸秆还田(32年)对华北潮土肥力、氮库组分和作物产量的影响。【方法】研究选用河北省衡水旱作试验站长期定位试验的不施肥(对照CK)和等量氮、磷肥用量下的0 kg/hm2(S0)、2250 kg/hm2(S1)、4500 kg/hm2(S2)和9000 kg/hm2(S3)秸秆还田处理。于2012年小麦收获后采集各处理0—20cm土样,利用新鲜土样测定微生物量氮、NH+4-N和NO-3-N;风干土壤用常规方法测定氮磷钾全养分、有机质和p H,用Bremner法测定有机氮(酸解氨基酸态氮、酸解氨态氮、氨基糖氮和酸解未知态氮),用Silver-Bremner法测定固定态铵。同时结合长期试验数据,分析长期秸秆还田下有机质和作物产量的变化。【结果】与试验开始前(1981年)相比,长期施用化肥处理的土壤全磷和有机质显著增加,全氮没有明显变化,而全钾出现降低趋势(-3.2%);秸秆用量的增加提高了全氮、全磷和有机质,降低了p H值,但对全钾没有影响。酸解氨基酸态氮、酸解氨态氮和未知态氮为潮土有机氮的主要组分;与CK相比,长期施肥提高了土壤有机氮含量,酸解氨基酸态氮、酸解氨态氮和氨基糖氮均随秸秆用量的增加而增加,而不同施肥处理对酸解未知态氮和非酸解氮没有明显影响。长期化肥施用提高了微生物量氮和晶格固定态铵,秸秆用量的增加进一步提高了微生物量氮,但降低了固定碳铵。施肥没有明显影响NH+4-N含量,但长期施用化肥提高了NO-3-N含量,且高量秸秆还田对NO-3-N含量的提高具有促进作用。施肥显著提高了作物产量,在施用化肥基础上增施秸秆进一步提高了小麦和玉米产量,且玉米产量随秸秆用量的增加而增加,而高量秸秆还田对小麦产量并没有显著影响。【结论】长期化肥(氮、磷肥)和秸秆结合施用提高了土壤肥力(主要为氮、磷),增加了土壤碳固持,但仅玉米秸秆还田导致了土壤钾消耗,增加钾肥投入维持土壤钾平衡是必要的。长期秸秆还田对酸解氨基酸态氮的贡献高于酸解氨态氮;高量秸秆还田提高了微生物量氮和NO-3-N含量,但降低了固定态铵含量。长期秸秆还田提高了作物产量,而为保证秸秆还田后茬的作物高产,与之配套的还田方法和田间管理是很必要的。

关键词: 秸秆还田 土壤肥力 氮库 有机氮 作物产量

青县大棚早春黄瓜间作薄皮甜瓜高产高效生产技术

中国蔬菜 2014 北大核心

摘要:青县大棚早春黄瓜间作甜瓜的生产模式,前期以黄瓜管理为主,黄瓜拉秧后转入甜瓜管理,每667 m2累计收入2.3万元,现已在青县迅速推广。近几年,河北青县菜农探索出大棚早春黄瓜间作甜瓜的生产模式,效益较好,已在青县迅速推广。以曹寺乡孟营孟召明、孟广武为例,2013年大棚栽培黄瓜1月中旬育苗,3月3日定植,3月底开始采收,6月20日采收结束拉秧,每667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采用三种间聚合杂交法育成多种类型长光照不敏感型燕麦新种质资源

种子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四倍体大燕麦(Avena mugnu)、大粒裸燕麦(Avena nuda)、普通栽培燕麦(Avena Sutiva)三种间聚合杂交,结合北育南繁,温室加代等措施,育成了生育期65~100 d,株高55~140cm,特征特性差异较大,对光照不敏感类型的皮、裸燕麦新种质及高代品系943份。解决了燕麦南繁冬育不加光不能正常生长发育,不能抽穗结实的科研问题和燕麦生产种植范围窄的生产问题。

关键词: 四倍体大燕麦 大粒裸燕麦 普通栽培燕麦 聚合杂交 长光照不敏感 燕麦种质 燕麦品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板栗新品种‘燕宽’的选育及其配套栽培技术研究

安徽农业科学 2014

摘要:‘燕宽’是从实生燕山板栗中选出的早熟新品种。坚果综合性状优良,平均单粒重8.30 g,含水量50.50%,可溶性糖含量19.50%,淀粉含量48.50%,蛋白质含量6.05%;果肉糯性,口感细腻,风味香甜,适宜炒食;9月上旬成熟。该品种丰产性强,耐瘠薄,适应性强,抗寒性尤其明显,适合我国北方燕山板栗栽培区的山地、丘陵栽培。

关键词: 板栗 燕宽 选育 栽培技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大棚西瓜早熟高效优质简约化栽培模式

中国瓜菜 2014 北大核心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