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新疆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0512条记录
浅谈基层试验站人才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以新疆农科院奇台麦类试验站为例

科技视界 2014

摘要:本文根据新时期基层试验站发展需要和特点,鉴于基层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性,以奇台试验站为样本,在对基层场站人才队伍建设现状分析的基础上,针对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和对策。

关键词: 基层人才队伍建设 问题 对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氮肥滴灌施肥方式对小麦/玉米/玉米间套作产量和土壤肥力的影响

新疆农业科学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研究小麦、玉米间套作模式下,氮肥滴施方式对作物产量与土壤肥力的影响,为小麦、玉米间套作氮肥使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设置不同的氮肥滴灌施肥方式,研究氮肥滴施对小麦、玉米生物学性状及土壤养分指标的变化及影响。【结果】氮肥滴灌追施条件下:不同生育期追施比例的变化对冬小麦生物学性状的改善不明显,全氮、有机质、碱解氮、速效钾含量变化无差异,氮肥全部基施处理与其他处理的速磷含量变化有差异;套播玉米的生物学性状指标显著提高,单穗重间差异显著,全氮、速效磷、速效钾含量变化无差异,氮肥全部基施处理与其他处理有机质、碱解氮含量变化有差异;复播玉米株高、穗长变化明显,但对产量指标影响不大,碱解氮和速效钾含量变化无差异,氮肥全部基施处理与其他处理的全氮、有机质、速效磷变化有差异。【结论】不同间套作模式下,氮肥滴灌追施可促进作物的生物量累积,产量形成和土壤肥力的提高,且以作物生育中后期氮肥的滴施效果最佳。

关键词: 间套作 滴灌 施肥方式 产量 肥力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速冻鲜食玉米的冻结规律及工艺优化研究

食品研究与开发 2014 北大核心

摘要:鲜食玉米在速冻加工中存在水分、色泽、香味及营养损失等问题,严重影响产品的品质。以中糯301、超甜2018为实验材料,对鲜食玉米的冻结规律与速冻工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鲜食玉米冻结时过冷点为-1.2℃,冰点为-0.7℃,最大冰晶生成区范围在-5℃~-1.2℃之间。1%的食盐溶液浸泡鲜玉米穗20 min,可达到驱虫和护色的效果;汽蒸22 min~30 min,能达到较好的烫漂效果;冻藏时间达8个月,玉米仍能保持良好的感官品质和营养品质;速冻玉米在-18℃采用包冰衣的方法可实现0~3个月的短期保藏,采用真空包装能有效降低玉米的失重率,可以保藏6~8个月。

关键词: 速冻 鲜食玉米 冻结规律 冻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环塔里木盆地红枣绿色平衡施肥技术规程

农业科技通讯 2014

摘要:针对环塔里木盆地枣园特殊气候条件和土壤性质,依据国家、行业标准,在试验研究的基础上对密植红枣和成龄果树的平整土地、田间管理、灌溉管理和配套叶面喷施调理措施等进行了具体的规定。

关键词: 环塔里木盆地 红枣 平衡喷施 技术规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新疆盐碱地分布特点和成因及改良利用技术研究进展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14

摘要:土壤盐渍化严重限制和阻碍了新疆农业可持续发展,为合理改良开发利用盐碱土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结合国内外相关文献及新疆现状,应用End Note软件对文献数据进行整理分析。结果表明:新疆盐碱地成因有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通过论述水利工程、农业工程和化学及生物改良等技术措施的发展现状,展望了新疆盐碱土改良利用的研究发展方向。新疆盐碱地治理改良是一个综合系统工程,水利工程和农业措施虽然在生产实践广泛应用,但单一的治理改良方式不能彻底解决土壤盐碱化,因此,对于改良盐碱土应坚持"水利先行,综合治理"的原则。

关键词: 新疆 盐碱土 改良利用 进展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尽职尽责传播农业科技成果 巾帼风采彰显窗口纽带作用——《新疆农业科学》编辑部创建“巾帼文明岗”的经验与体会

科技视界 2014

摘要:2013年11月26日,《新疆农业科学》编辑部成功创建自治区直属机关"巾帼文明岗",一年来编辑部以"服务创一流,巾帼展风采"主题活动为契机,紧紧围绕编辑部工作,以提高编辑职业技能、树立行业新风、创业建功成才为内容,不断深化"巾帼文明岗"创建活动,营造了女编辑岗位立业、岗位成才、岗位奉献的积极性,年度工作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发挥了示范带动作用。

关键词: 《新疆农业科学》编辑部 巾帼文明岗 创建 成效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苹果蠹蛾体内wolbachia wsp基因克隆与序列分析

应用昆虫学报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对苹果蠹蛾Cydia pomonella L.体内共生菌Wolbachia进行分子生物学鉴定,确定该虫体内Wolbachia的进化位置,为进一步探讨Wolbachia对其生殖作用的调控机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应用Wolbachia的wsp基因特异引物,通过PCR扩增法检测了苹果蠹蛾10个地理种群(新疆伊犁、吐鲁番、和田、石河子、奎屯、哈密、库尔勒、阿拉尔、喀什、和甘肃张掖)感染Wolbachia的状况,并对阿拉尔种群体内的Wolbachia的wsp基因进行测序和序列分析。【结果】苹果蠹蛾10个地理种群全部感染了tWolbachia,利用wsp基因的特异性引物从阿拉尔种群体内扩增出了617 bp的Wolbachia的wsp基因片段(GenBank登录号为KC832324),系统发育分析结果表明,苹果蠹蛾体内感染的Wolbachia属于A群Dor亚群,与锤角细蜂亲缘关系较近。【结论】苹果蠹蛾体内普遍感染了Wolbachia,属于A群Dor亚群。

关键词: 苹果蠹蛾 Wolbachia wsp 序列分析 系统发育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拜城县冬油菜适宜群体密度研究

新疆农业科技 2014

摘要:合理的群体密度是冬油菜高产的重要因素之一[1],本文研究了新疆油菜主产区拜城县冬油菜群体密度对冬油菜越冬率、产量及经济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宜的群体密度能提高冬油菜越冬率、促进植株个体发育及增加籽粒产量。本试验表明拜城县冬油菜合理的群体密度应为4~7万株/666.7m2。

关键词: 冬油菜 密度 越冬率 产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化控和修剪方式对红枣生长的影响

农村科技 2014

摘要:本试验以阿克苏地区灰枣为试验品种,设置不同化控和修剪方式,研究在满足红枣水肥需要的基础上,通过合理化控和修剪方式获得红枣高产的最优方法,为新疆干旱区红枣产业的发展提供技术支持。一、供试材料试验地点位于阿克苏地区沙漠基地,选用长势好、无病虫害的10年生灰枣果树作为试材,栽培模式为株行距2米×4米,树高3.0~3.5米,冠辐3.0~3.5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飞机喷药防治玉米大斑病效果初步探索

吉林农业科学 2014 CSCD

摘要:探索新的快速防治玉米大斑病方法。采取飞机喷洒农药的方法进行防治。飞防后药液着落在玉米叶片上,平均叶片着药率为75%;防治区叶片上病斑平均每天扩展面积比对照区减小三分之二左右,平均防治效果为64.08%;防治区玉米产量高于对照区,平均挽回产量损失率为11.90%。飞防可以快速有效控制玉米大斑病,适应农业现代化发展需要,应用前景广阔。

关键词: 玉米大斑病 飞机防治 防效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