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槟榔花中酚类物质对HSF细胞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
《食品研究与开发 》 2015 北大核心
摘要:为了探讨槟榔花中3种主要酚类物质(表儿茶素、没食子酸、香豆酸)对人皮肤成纤维细胞(HSF)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以H_2O_2(150μmol/L)处理HSF细胞24 h,建立氧化损伤模型,MTT法测定细胞存活率分光光度法检测细胞内总抗氧化能力和线粒体膜肿胀度,DCFH-DA染色法测定细胞内活性氧的含量。结果表明表儿茶素和没食子酸均能改善H_2O_2引起的HSF细胞的氧化损伤而香豆酸却没有保护作用。与H_2O_2模型组相比表儿茶素和没食子酸均能提高氧化损伤细胞的存活率,并将细胞内总抗氧化能力提高了4.73%~31.66%,细胞内活性氧和线粒体膜肿胀度也明显降低。表明槟榔花中2种主要的酚类物质表儿茶素和没食子酸对HSF细胞氧化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中药艾总DNA的提取及ISSR-PCR反应体系的优化
《贵州农业科学 》 2015 北大核心
摘要:为探索艾的遗传多样性,采用正交试验方法 L16(45)与单因素分析法相结合对其PCR反应的5个主要因素(Mg2+、引物、模板DNA、dNTPs以及Taq酶)在4个水平上分别进行优化。结果表明:得到最佳的反应体系(20μL)为模板DNA 60ng,Mg2+2.5mmol/L,引物0.8μmol/L,dNTPs 0.15mmol/L,Taq酶1.0U。通过统计数据分析,对艾ISSR-PCR反应的影响程度依次为Mg2+浓度>引物>模板DNA>dNTPs浓度>Taq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6种药剂对香蕉假茎象甲成虫的毒力及室内药效研究
《中国南方果树 》 2015 北大核心
摘要:采用浸渍香蕉假茎接虫法和点滴法研究6种药剂对香蕉假茎象甲成虫的毒力和室内药效。结果表明,6种药剂对香蕉假茎象甲成虫的毒力从高到低依次为高效氯氟氰菊酯>异丙威>敌百虫>吡虫啉>啶虫脒>阿维菌素,24h的LC50值分别为24.624 9、42.685 3、100.162 4、162.386 5、185.626 7和228.842 5mg/L;室内药后14d,除敌百虫外,高效氯氟氰菊酯、异丙威、吡虫啉、啶虫脒和阿维菌素对香蕉假茎象甲成虫的校正死亡率均达到100%,且高效氯氟氰菊酯和异丙威对香蕉假茎象甲成虫表现出较好的速效性,而吡虫啉、啶虫脒和阿维菌素对香蕉假茎象甲成虫表现出较长的持效期。高效氯氟氰菊酯、异丙威、吡虫啉、啶虫脒和阿维菌素均可作为防治香蕉假茎象甲的潜力药剂,供田间选择试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我国芒果主栽品种遗传多样性分析及指纹图谱构建
《南方农业学报 》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研究芒果主栽品种遗传多样性,构建指纹图谱,为芒果品种创新及选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利用115对SSR引物对30个芒果品种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和聚类分析,分析其亲缘关系。【结果】从115对SSR引物中筛选出64对多态性引物,扩增条带总数为343条,多态性比例为73.2%。每对引物可检测到等位位点3.9个,基因多样性为0.54,Shannon’s信息指数为1.00,多样性信息平均指数为0.49,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可将30份主栽品种分为四大类,第Ⅰ类包括14份材料;第Ⅱ类包括11份材料,主要为国外引种而获得的品种;第Ⅲ类包括4份材料,为缅三、帕拉英达、白玉和红象牙;第Ⅳ类仅有一份材料,为马切苏。选用7对SSR标记M42、M49、M54、M55、M96、M99和M103构建了30份芒果种质的数字化指纹图谱,可完全区分30份芒果主栽品种。【结论】30份芒果材料的基因组遗传较复杂,遗传信息较丰富,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
关键词: 芒果 主栽品种 SSR分子标记 聚类分析 指纹图谱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胡椒叶抗氧化能力分析及其活性成分分离鉴定
《现代食品科技 》 2015 北大核心
摘要:胡椒果与叶都具有抗氧化活性,而叶还具有抗动脉粥样硬化功能,但胡椒叶的活性因子并不明确,另摘叶可以提高胡椒产量,为给胡椒叶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本文用氧自由基清除能力(ORAC)方法评价了胡椒叶的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胡椒叶ORAC值为3639.05μmol TE/g,高于胡椒果(胡椒鲜果、白胡椒和黑胡椒);通过系统溶剂提取法,确定了胡椒叶的乙醇提取物的ORAC值最高;以ORAC检测方法作为分离鉴定抗氧化活性物质的追踪方法,对胡椒叶乙醇提取物依次萃取和采用硅胶层析、凝胶层析、反相层析、薄层层析及HPLC等方法分离纯化得到活性目标物,通过核磁共振和质谱等手段鉴定与表征,首次从胡椒中分离得到两种具有较高抗氧化活性的扁柏脂素和野漆树苷,其ORAC值分别为16070μmol TE/g和10823μmol TE/g。
关键词: 胡椒 氧自由基清除能力ORAC 扁柏脂素 野漆树苷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土壤属性和环境变量的橡胶园管理分区
《南方农业学报 》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将土壤属性和连续型环境变量相结合,研究橡胶园管理分区,为大尺度范围内橡胶园管理提供参考。【方法】以土壤属性(p H、有机质、全氮、有效磷和速效钾)和连续型环境变量(高程、坡度、平均降雨量、平均气温和归一化植被指数)为数据源,在对土壤属性进行空间变异分析及对所有变量完成主成分分析的基础上,利用K-均值聚类法对橡胶园进行管理分区。【结果】土壤p H为弱变异性,有效磷属于强变异性,其他土壤属性为中等变异性;连续型环境变量中,高程、平均降雨量和平均气温属于低变异性,坡度和归一化植被指数为中等变异性。半方差分析中,除土壤有机质符合球状模型外,其余土壤属性均符合指数模型,同时除土壤有效磷具有中等空间自相关性,其余土壤属性具有强烈的空间自相关性。分别以土壤属性、环境变量及土壤属性与环境变量的组合为输入变量进行K-均值聚类,均得到4个分区,单以土壤属性或环境变量划分管理分区显著降低分区内所用变量自身属性的变异系数,而对其他变量属性变异系数降低有限,但将土壤属性和环境变量结合起来进行管理分区可同时大幅度提高不同分区内土壤属性和环境变量的均一性。【结论】综合利用土壤属性和环境变量是在划分管理区时的最佳选择,当土壤属性缺乏或不易获取时,也可利用易于获取的环境变量进行管理分区。
关键词: 橡胶树 土壤养分 区域尺度 主成分分析 K均值聚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橡胶树SSR-SRAP-AFLP标记遗传图谱构建
《江苏农业科学 》 2015 北大核心
摘要:利用橡胶树GT1与IAN873杂交组合183株实生苗的F1代群体作为构图群体,利用SSR、SRAP、AFLP等3种分子标记对该群体进行遗传连锁分析,构建1张包括18个连锁群、372个标记位点的橡胶树分子遗传连锁图(LOD≥3),其中包括19个SSR标记、73个SRAP标记、280个AFLP标记,连锁图谱的总图距覆盖1 735.9 c M,所有标记间的平均图距为5.22 c M。在此连锁图谱上的标记区间为[8,46],所有连锁群长度区间为[55.3 c M,134.7 c M]。LG9连锁群包含标记最少为8个;LG1连锁群包含标记最多为46个;LG1的平均图距最小为2.80 c M;LG17的平均图距最大为7.92 c M。总图谱中存在图距大于20 c M的空隙为5个。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海南花生种质资源农艺性状分析与评价
《广东农业科学 》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对海南17份具有地方代表性花生种质资源的试种试验,对其产量性状、农艺性状等进行分析和评价。结果表明:各种质间出苗率差异较大,生育期整体较短,植物学特性基本一致,饱果数、秕果数、产量差异较大,饱果数最多为16.5个/株,秕果数普遍较多,最多为13.5个/株,单产最高为3 520.95 kg/hm~2,出仁率普遍较高,最高的是wnxl1、为81.88%。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产量与饱果数为极显著正相关。初试资源中wcql1、wcmh、wnhl、wnxl1产量表现突出,可进一步对其农艺性状及品质性状进行综合评价,从而为选育适应海南乃至热区种植的优良花生品种提供依据。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