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不同温度对不同木薯品种盆栽苗叶片光合特性的影响
《热带作物学报 》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木薯盆栽苗为研究对象,利用Lico-6400光合仪测定不同温度条件下其成熟叶片4个主要光合特性指标(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Cond、胞间CO2浓度Ci和蒸腾速率Trmmol)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在25℃条件下,3个参试品种木薯叶片的Pn值随着光强的增强而升高,但不同品种对光强的响应不一致,其中SC205的Pn值在200和400μmol/(cm2·s)的光强条件下均极显著高于其他品种,SC8和SC205在800μmol/(cm2·s)时达最高值;15℃低温条件下,SC8叶片的Pn值最高,达到1.505μmol CO2/(m2·s),分别是SC205和SC9的2.0和2.9倍;30℃条件下,SC9光合特性指标均显著或极显著地高于其他品种;在45℃高温条件下,由于存在显著的环境胁迫,即高温伤害,SC8和SC205对高温表现出了一定的适应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3种炭疽菌P型ATP酶基因家族分析
《热带作物学报 》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P型ATP酶是一类可以被ATP驱动其发生磷酸化的阳离子泵。利用TCDB(Transporter Classification Database)网站数据库中的P型ATP酶氨基酸序列对3种炭疽菌(禾谷炭疽、希金斯炭疽、胶孢炭疽)全基因组数据库进行搜索,结合结构域分析和进化树聚类分析,共找出候选P型ATP酶基因禾谷炭疽菌26个,希金斯炭疽菌37个,胶孢炭疽菌29个。对这些候选基因进行基因功能预测发现其主要参与转运Na+/K+、Ca2+、重金属离子以及磷脂的功能。利用MEME程序分析,从3种炭疽菌中均鉴定获得20个基序,其中有6个基序相同。这为深入研究炭疽菌P型ATP酶家族基因生物学功能奠定了基础。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剑麻提取液对台湾青枣采后生理及贮藏效果的影响
《热带作物学报 》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探讨剑麻提取液在台湾青枣果实贮藏保鲜上的作用。以剑麻提取液为材料,浸泡处理台湾青枣采后果实,然后在常温条件下贮藏,研究剑麻提取液处理对台湾青枣果实采后生理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剑麻提取液处理可有效降低果实失重率和腐烂率,延缓果实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维生素C、可滴定酸的下降,保持了果实的品质;同时,剑麻提取液处理还提高了采后贮藏台湾青枣果实POD、CAT活性,减轻了台湾青枣细胞膜脂过氧化程度,从而有效延缓果实的衰老;剑麻提取液在台湾青枣贮藏保鲜上有良好的保鲜效果。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HP滤波模型的海南瓜菜价格波动分析
《广东农业科学 》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运用2006年第1季度至2014年第3季度的海南瓜菜季度价格指数数据,分析了海南省瓜菜价格波动的主要特征;用X11季节调整模型剔除季节性因素对瓜菜价格波动的影响后,运用HP滤波模型分析瓜菜价格波动的规律性,并对短期波动的周期进行了划分。结果发现,海南瓜菜价格波动均属于低峰型波动,价格上涨能力有限。从价格波动深度来看,茄果类最大,平均深度为27.69,说明茄果类价格的下降能力较强。从扩张与收缩长度来看,叶菜类表现出收缩趋势,瓜类蔬菜价格的上涨势头正在减弱,茄果类价格扩张趋势明显,菜用豆价格指数保持平稳。总体来看,海南瓜菜价格具有稳步上涨的长期趋势,但短期波动剧烈,提出了稳定海南瓜菜价格的针对性措施。
关键词: 海南瓜菜 价格波动 X11季节调整模型 HP滤波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海南芒果蓟马种群的活动及消长规律
《热带作物学报 》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近年来,蓟马已成为海南芒果生产最主要的害虫。为弄清芒果蓟马复合种群活动、消长规律,采用黄色粘虫板和蓝色粘虫板对其进行诱集、监测。结果表明:单独黄板或蓝板对芒果蓟马复合种群的诱集效果显著低于黄板和蓝板组合应用的效果,其中以黄板∶蓝板=1∶1时诱虫效果最佳;所诱集到的芒果蓟马复合种群数量与挂板高度显著相关,其乘幂曲线回归方程为y=278.65x-1.072;在不同天气条件下,芒果蓟马复合种群日活动节律基本一致,活动高峰为10∶00~12∶00,夜间不活动;芒果蓟马复合种群的年度消长情况与芒果的物候关系密切,在一个芒果生产周期内,从芒果盛花期至小果期为全年的发生高峰期。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柱花草DUS测试标准品种DNA指纹图谱构建
《草业科学 》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建立柱花草(Stylosanthes spp.)DUS测试标准品种DNA指纹图谱数据库,实现柱花草品种的快速、准确鉴定,利用筛选到的25个SSR标记对15份柱花草DUS测试标准品种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分析及DNA指纹图谱构建。结果表明,25个SSR标记共产生132个等位基因,每个标记可产生3~9个等位基因,平均5.280个;各SSR标记的多态性信息含量为0.393~0.847,平均为0.638。利用这25个SSR标记构建的指纹图谱能有效区分15份柱花草DUS标准品种,并为每份标准品种建立了QR二维码图谱,为SSR标记技术在柱花草DUS测试中的应用提供依据。
关键词: 柱花草 DNA指纹图谱 SSR标记 DUS测试 标准品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热研4号王草原生质体的制备
《分子植物育种 》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开展原生质体融合育种以及利用原生质体瞬时表达系统进行分子生物学实验的前提和基础是建立高效、有活力的原生质体制备体系。为建立热研4号王草原生质体制备体系,本研究以热研4号王草叶片为原生质体制备的外植体,将切成细丝的热研4号王草幼叶置于含2.0%纤维素酶+0.5%果胶酶Y-23+0.5%崩溃酶+0.6 mol/L甘露醇+40 mmol/L KCl+6 mmol/L MES,p H 5.7+20 mmol/L Ca Cl2+0.15%BSA的酶液中,在避光条件下置于50 r/min的摇床酶解6~8 h,获得了大量有活力且均匀一致的原生质体。经过荧光素双醋酸酯(fluoresceindiacetate,FDA)染色和Western blot检测目的蛋白表达,结果发现采用酶解法制备的热研4号王草原生质体活力可达75%,且可用于表达拟南芥外源蛋白。本研究可为下一步利用热研4号王草开展分子生物学研究奠定基础。
关键词: 热研4号王草 原生质体制备 酶解法 荧光素双醋酸酯染色 Western blot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氮磷钾肥对香水菠萝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热带作物学报 》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香水菠萝为材料,采用L9(34)正交设计方法 ,研究了采用施肥枪施肥条件下,不同氮磷钾肥施用水平对香水菠萝产量和品质的影响。2 a的试验结果表明,合理增施氮、磷肥能提高香水菠萝单果重和产量,过量施用钾肥有降低香水菠萝产量的可能;各施肥处理比农民传统施肥方法均有不同程度的增产效果,以处理N3P3K2的增产效果最好,2 a增产率分别为24.71%和11.67%。适量增施氮肥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菠萝果实Vc含量,磷、钾肥对菠萝果实可溶性固形物、Vc和可滴定酸含量无显著影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椰子种皮油的提取与脂肪酸组成分析
《食品工业 》 2015 北大核心
摘要:以椰子种皮为试验材料,对种皮油的提取工艺进行了优化。并对所得种皮油的理化性质和脂肪酸组成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椰子种皮油的最佳提取工艺为温度60℃,料液比1∶4(g/m L),时间3 h,出油率可达76.83%。所得种皮油具有一定的椰香味,为非干性油(碘值14.69 g/100 g),酸值为13.37 mg/g。月桂酸(42.28%)为其脂肪酸的主要成分,中短链脂肪酸(C8~C12)含量为51.45%,饱和脂肪酸含量达84.49%,是一种值得开发的天然饱和油脂和新型脂肪能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亚硝酸盐对凡纳滨对虾血细胞毒性及p53基因表达的影响
《水生态学杂志 》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随着水产动物集约化养殖的迅猛发展,水质污染问题日益加剧,环境中亚硝酸盐的含量不断上升,成为水产养殖中诱发爆发性疾病的重要环境因子。为探讨亚硝酸盐对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血细胞的毒性以及p53 mRNA的影响,通过预试验以及前期资料获取亚硝酸盐对凡纳滨对虾的毒性效应,选取0 mg/L对照组和20 mg/L浓度组,用流式细胞术检测血细胞活性氧(ROS)、一氧化氮(NO)含量和非特异性酯酶活性,运用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p53基因表达量变化。结果显示,在亚硝酸盐应激12 h后,对虾血细胞的NO含量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升高(P<0.05),在应激24、48、72 h后有极显著的升高(P<0.01);ROS含量在应激12、48、72 h时有极显著升高(P<0.01),在应激24 h时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的升高(P<0.05)。非特异性酯酶活性在应激24、48、72 h显著下降(P<0.05),p53的表达水平在应激48 h和72 h后显著升高(P<0.05)。研究表明,亚硝酸盐应激诱导对虾血细胞产生了过量的NO和ROS,造成氧化胁迫作用,诱导凋亡相关基因的表达,最终导致细胞凋亡。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