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槟榔多糖的抗氧化活性及其对细胞内氧化损伤抑制作用的研究
《热带作物学报 》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研究了槟榔多糖粗提物(ASP)的抗氧化活性及其对人皮肤成纤维细胞(HSF)内氧化损伤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利用超声波辅助法提取的槟榔子多糖经初步去杂质后,具有良好的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清除能力、二价铁螯合能力和三价铁还原力。在对HSF细胞内氧化损伤的抑制作用研究中,当过氧化氢(H2O2)处理浓度为150μmol/L、ASP添加浓度为20μg/m L时,HSF细胞存活率上升至93.15%,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当短波紫外线照射强度为100μW/cm2、照射时间为3.5 h、ASP添加量为20μg/m L时,HSF细胞存活率上升至82.92%,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因此,ASP具有抑制H2O2和短波紫外线处理对HSF细胞造成的氧化损伤的作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乙烯利刺激对橡胶树无性系RY8-79和PR107排胶生理参数的影响
《热带作物学报 》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成龄橡胶树无性系RY8-79和PR107为材料,研究乙烯利刺激对胶乳中几种生理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自然条件下,RY8-79和PR107的胶乳生理参数存在明显差异,甚至表现出相反的特征,其中RY8-79胶乳中硫醇和H2O2含量以及排胶初速度显著高于PR107,而黄色体破裂指数和堵塞指数显著低于PR107。乙烯利刺激后,RY8-79和PR107的排胶特性发生了一系列的改变,其中黄色体破裂指数都升高,而排胶初速度和堵塞指数均降低,2个品系表现出高度的一致性;但其它几个生理参数的变化在2个品系中表现不一。说明乙烯利刺激促进排胶与提高黄色体稳定性之间没有直接的联系;H2O2含量与黄色体破裂指数之间没有直接的关系。
关键词: 巴西橡胶树 乙烯利 硫醇 黄色体破裂指数 生理参数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秸秆还田氮肥不同配施比例在土壤中的淋失研究
《热带作物学报 》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室内土柱淋溶试验,研究秸秆还田配施不同比例的氮肥比对土壤氮素淋失的影响。不同处理的碳氮比例为15∶1、20∶1、25∶1、30∶1、35∶1、CK。结果表明,秸秆还田配施氮肥对于氮素的淋失有良好的抑制作用,硝态氮共淋出129.57、123.68、103.02、122.59、100.12、96.11 mg,占总氮淋溶量的11.05%、13.68%、10.89%、14.75%、15.15%、22.14%,处理组淋溶损失比例均小于对照组,又以碳氮比例为25∶1的效果最好;铵态氮共淋出21.33、18.61、9.57、12.30、5.59、7.57 mg,占总氮淋溶量的1.82%、2.06%、1.01%、1.48%、0.85%、1.74%,碳氮比例为25∶1和35∶1时淋淋损失比例较小。综合考虑,配施氮肥时以碳氮比例25∶1淋失损失最少。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圭亚那柱花草新EST-SSR标记验证及其在柱花草属上的转移
《热带作物学报 》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柱花草(Stylosanthes spp.)是我国南方热带地区优良豆科牧草。为获得高效的柱花草分子标记,本课题组利用热研5号圭亚那柱花草(Stylosanthes guianensis)转录组测序数据开发了2008个EST-SSR标记。为验证新EST-SSR标记的有效性及在柱花草属中的通用性,本研究从中随机挑选117个EST-SSR标记并分析了其在圭亚那柱花草中的有效性及其在其他8种柱花草中的可转移性。结果表明,有98个EST-SSR标记可获得有效扩增,其中96个在不同柱花草种质间有多态性,每个标记检测出的等位基因2~11个,共检测到等位基因456个。98个EST-SSR标记在其他8种柱花草间的可转移率为82.2%~100%,其中69个标记在8种柱花草间都能有效扩增。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油棕果穗产量性状主成分及通径分析
《广东农业科学 》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用相关分析、主成分分析和通径分析法对油棕47个农艺性状间的相互影响和主次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果穗产量与果实重量及数量间表现为极显著正相关,果实和种子大小性状间呈显著正相关,而果实品质性状与含水量间表现出显著负相关关系。(2)主成分分析发现,主要农艺性状分为种子性状因子、产量性状因子、种仁性状因子和果实品质性状因子4个主成分,累计贡献率达86.41%。(3)通径分析发现,各性状对果穗产量的直接贡献大小顺序为外层果实重量>每果穗果实重量>每果穗果实数量>外层果实单果粒重量>外层果实数量。综合分析可知,油棕育种应选择适当果实重量和果实数量,适宜的果实和种子大小,果实品质性状和含水量相协调的大果多粒品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变温与持续低温冷暴露对红棕象甲成虫耐寒性的影响
《植物保护 》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明确变温低温与持续低温对红棕象甲成虫耐寒性的影响,探索不同低温环境与红棕象甲成虫冷伤害之间的关系,将红棕象甲成虫进行以下两种处理:(1)持续暴露在0、5、10与15℃;(2)雌雄成虫每日暴露于28℃2h后再分别置于以上低温下饲养,对两组试虫的死亡率及过冷却点分别进行统计与测定。结果表明:0℃低温环境下交替暴露于冷伤害修复温度与低温环境可增强试虫冷伤害修复作用;10℃与15℃低温环境下交替暴露于冷伤害修复温度与低温环境会削弱试虫冷伤害修复作用;此外,两种处理方式下,雌成虫的过冷却点相较于空白组均呈下降趋势。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螟虫抗性甘蔗种质营养物质含量比较
《南方农业学报 》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比较不同螟虫抗性甘蔗种质中营养物质含量差异,初步揭示营养物质对甘蔗抗螟虫性的生理生化机制,为甘蔗抗螟虫种质筛选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抗螟虫种质云蔗03-258、粤甘26,易感螟虫种质柳城03-1137、德蔗03-83、粤甘35和感、抗虫性居中的新台糖22号(ROC22)进行室内栽培,测定苗期各种质材料的抗坏血酸、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含量。【结果】抗螟虫种质的各项营养物质含量均低于易感螟虫种质和抗性中等种质,云蔗03-258、粤甘26、新台糖22号、柳城03-1137、粤甘35和德蔗03-83的抗坏血酸含量分别为41.12、29.10、42.23、76.37、73.55和42.74mg/g,可溶性糖含量分别为33.73、36.05、37.16、38.00、43.22和45.12 mg/g,可溶性蛋白含量分别为58.32、64.13、64.26、68.52、73.11和75.30 mg/g。【结论】抗螟虫种质各项营养物质含量均低于易感种质,甘蔗种质的抗螟虫性与其营养物质含量呈负相关。
关键词: 甘蔗抗螟虫性 营养物质含量 抗坏血酸 可溶性糖 可溶性蛋白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外源激素对热研7–33–97低割龄橡胶树单株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配合热研7–33–97的推广应用,探寻不同割胶刀次下的适宜激素,以热研7–33–97低割龄橡胶树为试验材料,研究0.5%乙烯利和0.3%茉莉酸刺激采胶与割胶刀次对橡胶产量及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热研7–33–97用0.5%乙烯利刺激采胶时,第2刀次为适宜增产期,单株干胶产量高达72.59 g,净胶乳增产率达17.88%,净干胶含量增长率为3.28%;0.3%茉莉酸刺激采胶的情况下,各割次株产胶乳量均下降,仅2~5割次干胶含量增加,在此条件下未获得较高的干胶产量。综合分析,采用上述2种激素刺激割胶时,胶乳产量是影响热研7–33–97干胶产量的主要因素,干胶含量对干胶产量影响相对较小。
关键词: 巴西橡胶树 热研7–33–97 低割龄 乙烯利 茉莉酸 干胶产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海南大戟乳汁脂溶性成分GC-MS分析
《北方园艺 》 2015 北大核心
摘要:以海南大戟乳汁为试材,采用冷浸法提取海南大戟乳汁脂溶性成分,利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技术检测其化学成分,分离共得到24个化合物,鉴定了其中的19个化合物,5个化合物未定。结果表明:海南大戟乳汁主要脂溶性成分为环阿屯醇、24-亚甲基环木菠萝烷醇、紫薇乙缩醛以及未定化合物1和未定化合物2。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