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宁夏农林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7974条记录
隶属函数值法对12个树种抗旱性的综合评价

中国农村小康科技 2010

摘要:采用隶属函数值法对12个树种的抗旱性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小叶锦鸡儿、沙木蓼、柠条锦鸡儿、花棒等的隶属函数值的均值较大,抗旱性较强,适宜在沙地种植。

关键词: 抗旱性 隶属函数 综合评价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防治甘草萤叶甲生物源农药筛选及其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昆虫知识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筛选出防治甘草萤叶甲Diorhbda tarsalis Weise的生物药剂,采用多种生物源药剂,通过室内、田间试验,进行综合分析。室内毒力测定结果表明,甘草萤叶甲对0.5%黎芦碱SL的敏感性最高,LD50为0.139mg/L,0.3%印楝素EC、L2、1%苦参碱SL、L1依次递减,LD50分别为0.457,1.352,2.014和2.251mg/L,均高于其他药剂。田间防效结果表明,黎芦碱药后21d对甘草萤叶甲的防效最高,为100%,苦参碱、印楝素次之,均为86.67%,L2、L1的分别为66.67%和40%;对非靶标害虫小绿叶蝉也有较好的控制作用,药后21d防效L1较低,为56.67%,其他防效均高于68.89%;对田间天敌多异瓢虫和中华草蛉的安全性,除黎芦碱外,印楝素、苦参碱、L2、L1均较好,药后21d校正虫口减退率最高为57.14%;另外,苦参碱药后各期生物多样性指数平均最高,为2.93,印楝素次之,为2.88,藜芦碱、L1、L2依次递减,分别为2.45,2.43和2.07。因此,印楝素、苦参碱是防治甘草萤叶甲的理想药剂。

关键词: 甘草萤叶甲 生物源农药 毒力测定 田间防效 生物多样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引黄灌区糯玉米高效栽培技术规程

宁夏农林科技 2010

摘要:简述了宁夏引黄灌区糯玉米高效生产的重要意义,提出了引黄灌区冬麦后复种糯玉米、早春超早栽培糯玉米技术规程。

关键词: 糯玉米 冬麦后复种 超早栽培 技术规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盐池县草地生态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和解决对策

黑龙江畜牧兽医 2010 北大核心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银川市病死动物及其产品无害化处理探析

宁夏农林科技 2010

摘要:随着养殖业的迅速发展,动物养殖规模不断扩大,饲养量逐年增加,但受饲养管理、营养水平、疫病防治技术及免疫应激反应等因素影响,畜禽的死亡率仍然较高,产生大量病死动物尸体。《动物防疫法》、《重大动物疫情应急条例》、《病死及死因不明动物处置办法》(试行)等法律法规,都对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作了规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绵羊捻转血矛线虫β-微管蛋白基因的PCR-SSCP分析

黑龙江畜牧兽医 2010 北大核心

摘要:为了控制捻转血矛线虫抗药性的传播,开发分子学诊断方法,试验对来自宁夏4个地区的捻转血矛线虫181个样品进行β-微管蛋白基因片段PCR-SSCP分析。结果表明:在丙硫苯咪唑处理过的线虫群体中,等位基因A个体占20.0%(3/15),等位基因B个体占60.0%(9/15),等位基因C个体占20.0%(3/15);其他3个自然感染线虫群体中,等位基因A个体分别占0、6.9%(4/58)、3.2%(2/63),等位基因B个体为分别占4.4%(2/45)、12.1%(7/58)、6.3%(4/63),等位基因C个体分别占95.6%(43/45)、81.0%(47/58)、90.5%(57/63)。药物处理后群体样品与自然感染群体样品3种不同基因型的频率差异极显著(P<0.01)。

关键词: 捻转血矛线虫 单链构像多态性 β-微管蛋白 苯并咪唑 抗药性 绵羊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西瓜杂交制种技术研究

北方园艺 2010 北大核心

摘要:西瓜种子质量是西瓜丰产增收的基础和保证,西瓜杂交制种技术对于保证种子质量,提高杂交种子产量,增加制种的经济效益,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西瓜 杂交制种 纯度 授粉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宁夏设施园艺发展现状及建议

现代农业科技 2010

摘要:通过对宁夏设施园艺的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论述,提出宁夏设施园艺种植必须从种植结构调整、示范基地建设及市场化运作等方面进行突破,以促进宁夏设施园艺快速、健康和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设施园艺 发展现状 存在问题 建议 宁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我国农业标准化工作成效述评

安徽农学通报(上半月刊) 2010

摘要:阐述了农业标准化的概念、范围与任务以及我国农业标准化工作的现状,从多方面总结评述了现今我国农业标准化工作的成效,为建立健全农业标准化工作的长效机制提供参考。

关键词: 农业标准化 工作成效 述评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荷斯坦奶牛体型外貌与产奶性状的相关分析

当代畜牧 2010

摘要:奶牛的体型外貌是体躯结构的外部表现,是品种特征之一,与生产性能有着密切的关系,也是选种的主要性状。笔者在宁夏玉美奶牛场,通过对奶牛体尺、体型测量、外貌鉴定以及与产奶性状的相关分析,目的是找出该场成母牛群与品种标准的差距,为今后该场的合理选种选配、进一步统一体型外貌、提高育种工作成效提供比较科学的依据。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