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河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北大核心(精确检索)
6181条记录
大豆对胞囊线虫(Heterodera glycines Ichinohe)1号和4号生理小种抗性的遗传分析

作物学报 200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大豆胞囊线虫(Heterodera glycinesIchinohe)是我国大豆的全国性主要病害之一。1号和4号生理小种是黄淮地区的优势小种。以Essex×ZDD2315、Peking×ZDD2315、PI88788×ZDD2226、Peking×ZDD2226的P1、P2、F1、BC1F2为材料,用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分析大豆对胞囊线虫1号和4号生理小种抗性的遗传机制。结果表明,ZDD2315、ZDD2226对1号生理小种的抗性受主效基因控制,未发现多基因效应,且与Peking存在相同的抗病基因;抗性遗传表现组合特异性,Essex×ZDD2315组合为3对加性主基因遗传模型,主基因遗传率72.02%,PI88788×ZDD2226组合为2对显性上位主基因遗传模型,主基因遗传率62.33%。对4号生理小种的抗性为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Essex×ZDD2315、Peking×ZDD2315、PI88788×ZDD2226等3个组合为3对主基因+多基因遗传模型,主基因遗传率分别为67.76%7、2.46%和53.25%,多基因遗传率分别为24.48%、21.31%和35.77%;Peking×ZDD2226表现为2对主基因遗传模型,主基因遗传率45.40%。抗性基因表现为隐性,育种上可以在早代选择。培育多抗品种应以抗4号生理小种为主要目标进行基因聚合。

关键词: 大豆[Glycinemax(L.)Merr.] 胞囊线虫(Heterodera glycines Ichinohe) 抗性遗传 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棉花杂交制种技术体系

中国棉花 2006 北大核心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体外培养体系对牛体外受精胚胎性比的影响

畜牧兽医学报 200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研究了不同体外培养体系对牛体外受精胚胎性比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血清的2组培养系统中所得雄性囊胚与雌性囊胚的性比虽偏离了1∶1,但差异不显著(P>0.05),而总的体外胚胎的性比则显著偏离了1∶1(P<0.05)。这说明在体外培养系统中雄性胚胎比雌性胚胎发育能力更强,并且血清的存在对于雄性胚胎的发育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 体外培养体系 性比 胚胎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豫西珍果沙梨王及其栽培技术

河南农业科学 2006 北大核心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小麦不同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对面筋数量和质量的影响

麦类作物学报 200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给小麦品质遗传改良提供依据,以33个小麦品种为材料,对8种HMW-GS及其13种组合的品质效应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对于Glu-A1位点,1亚基和缺失亚基(N)对面筋数量和强度的效应相似。对于Glu-B1位点,3种亚基对面筋数量的正向效应为14+15>7+8>7+9,对面筋强度的正向效应为7+8>14+15>7+9。对于Glu-D1位点,对面筋数量的正向效应为:2+12>5+10>4+12,对面筋强度的正向效应为:5+10>2+12>4+12。综合各个亚基的品质效应,本研究提出了包含8种HMW-GS的评分体系。对HMW-GS组合的研究结果表明,不同位点优异HMW-GS的品质效应具有累加作用,据此提出了高面筋数量型品种和强筋型品种的HMW-GS优化组合。品种类型与HMW-GS组合的对应分析验证了HMW-GS品质效应的分析结果。

关键词: 小麦 品质性状 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 面筋数量 面筋质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抗苯巴比妥单克隆抗体杂交瘤细胞株的建立及其免疫学特性鉴定

核农学报 200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苯巴比妥(PB)经化学修饰在其苯环上引入活性基团氨基,合成半抗原对氨基苯巴比妥(pAPB),用重氮化法将pAPB偶联于BSA,合成人工抗原BSA-pAPB,并用红外(IR)、紫外(UV)、SDS-PAGE鉴定;用BSA-pAPB免疫Balb/C小鼠,细胞融合技术建立抗PB的单克隆抗体mAb(PB mAb)杂交瘤细胞株,体内诱生腹水法制备PB mAb,并鉴定其免疫学特性。结果表明,BSA-pAPB偶联成功,偶联率为1∶19;筛选出1B9、3C4、3F6、4E6共4株杂交瘤细胞,其中最好的4E6株间接ELISA效价细胞培养上清为1∶8.1×102,腹水为1∶6.4×105,同种型为IgG1/κ,亲和常数(Ka)为2.08×1010L/mol,对PB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为11.35μg/L,与巴比妥的交叉反应率(CR%)为12.4%,与其他化合物无CR。本试验研制出高效价、敏感、特异的PB mAb,可用于PB残留检测的免疫学实验。

关键词: 苯巴比妥 半抗原 人工抗原 单克隆抗体 免疫学特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引文编年可视化软件HistCite介绍与评价

图书情报工作 2006 北大核心

摘要:介绍并评价引丈分析可视化系统——HistCite的各项功能。指出HistCite能对从《SCI》、《SSCI》、《AHCI》等引文数据库中套录下来的、含有引文信息的丈献教据进行计量处理并能输出重要文献、作者和期刊的列表,进而生成引丈编年图和引文矩阵。该系统可以直观反映某一阶段的重要文献及它们之间的引用关系,这种方式既有利于图书馆员为用户提供参考咨询服务,也能帮助专业研究人员跟踪专业研究的动向。

关键词: 引文分析 可视化 HistCite 功能 软件 评价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苯巴比妥残留快速检测阻断ELISA试剂盒的研制及性能测定

中国兽医杂志 2006 北大核心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河南省芝麻发展前景及对策

河南农业科学 2006 北大核心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黄淮地区大豆胞囊线虫生理小种的抽样调查与研究

中国农业科学 200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探讨黄淮地区大豆胞囊线虫(HeteroderaglycinesIchinohe)的种类及其分布。【方法】2001~2003年在黄淮大豆产区依据Riggs的鉴别模式对38个地点大豆胞囊线虫(SCN)生理小种作抽样调查,并结合文献资料,绘制出黄淮地区大豆胞囊线虫生理小种分布图。【结果】大豆胞囊线虫主要分布在山东、河北、北京、山西大部分地区、河南东部与北部、安徽北部;在山西南部及河南西南部地区的抽样调查中未检测到大豆胞囊线虫。其中1号生理小种主要分布在山东济南以南及以东地区,河南北部与河北南部交界地区,河南漯河、周口及安徽阜阳地区。4号生理小种主要分布在河南、山东、安徽交界地区,山西、北京地区,以及山东黄河三角洲地区。2号生理小种主要分布在山东聊城、德州地区,河北石家庄地区,河南焦作、获嘉地区。7号生理小种主要分布在山东半岛和河南开封、滑县、温县等地。5号生理小种在河南和河北有零星分布。另外,在河南商丘地区新发现有9号生理小种。【结论】黄淮地区的优势小种是1号和4号生理小种,抗线虫育种应该以兼抗1号和4号生理小种为主要目标。各生理小种的分布没有明显分界,优势小种分布区域中存在其他生理小种。在过去的10年中,该地区生理小种的组成相对稳定,本研究结果可供大豆抗线虫育种参考。

关键词: 大豆[Glycinemax(L.)Merr.] 黄淮地区 胞囊线虫(HeteroderaglycinesIchinohe) 生理小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