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应用支持向量机方法对北京平原粮田区土壤养分肥力的评价研究
《土壤通报 》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将支持向量机方法(Support Vector Machines,SVM)应用于北京平原地区粮田土壤养分肥力评价,与判别分析评价的结果相比较,支持向量机能够较好的揭示研究区域土壤养分肥力的现状。以专家评判为准,判别准确率可达84.62%;其中中等养分肥力以上的样本占58.19%,表明北京平原地区粮田土壤养分肥力的总体水平处于中等偏上。根据支持向量机评价的结果进行Kriging最优内插,并绘制出土壤养分肥力等级图,对各区县肥力情况进行分析,表明房山、海淀、丰台和门头沟属较高肥力区县,怀柔和平谷处于中等水平,其他区县养分肥力水平则较低。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建筑型式及人工调控通风方式对育肥猪舍环境的影响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比较商品生产条件下不同建筑型式及人工调控通风方式对育肥猪舍环境状况的影响。分夏季和冬季2个试验。夏季试验:选用3种不同建筑型式的育肥猪舍,其屋顶材料分别为平顶砖瓦(A)、平顶彩钢板(B)及拱形水泥(C),南北窗面积比例分别为6.2∶1、1∶1和1.5∶1,其他在朝向、面积、布局、舍内设施设备、饲喂管理、免疫程序等方面均保持一致。猪品种为斯格瘦肉猪,130~135日龄。每猪舍先后采取3种不同的人工调控通风方式,观察测定其环境状况的变化。冬季试验:选用2栋相同建筑型式猪舍(B型,屋顶材料均为平顶彩钢板),猪品种为斯格瘦肉猪,150~153日龄。分别采用不同通风方式,观察测定一天24 h内不同时间的风速、最大风速、平均风速、温度、风寒温度、相对湿度、热应激温度,以及空气中NH3、CO2和H2S质量浓度的变化。结果表明:猪舍人工调控通风方式与猪舍本身建筑型式相比,对育肥猪场环境状况的影响更为显著(P<0.05)。冬季夜间关闭窗户虽然有利于提高舍内温度,但同时舍内相对湿度、NH3和CO2质量浓度也显著提高,不利于动物生产和健康,因此要改善猪舍内空气质量采用合理的通风方式至关重要。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甲硫氨酸和茉莉酸甲酯对芥蓝硫代葡萄糖苷的影响
《华北农学报 》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研究叶面喷施甲硫氨酸(Met)和茉莉酸甲酯(MeJA)单独和混合处理对芥蓝体内硫代葡萄糖苷(简称硫苷)组分及其含量的影响,为栽培调控提高芥蓝品质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各处理芥蓝体内硫苷组分相同,均含有8种硫苷;Met处理对芥蓝总硫苷含量及各组分含量均无显著性影响;MeJA、Met+MeJA处理显著提高总硫苷、吲哚族硫苷、吲哚甲基硫苷和1-甲氧基吲哚甲基硫苷含量,其中MeJA处理含量较高,分别为对照的2.55,16.59,11.85和86.37倍,MeJA、Met+MeJA处理也显著降低了脂肪族硫苷、2-丙烯基硫苷、4-甲基硫氧丁基硫苷和3-丁烯基硫苷含量,其中MeJA处理较对照分别降低了32.53%,29.79%,46.71%和33.31%,Met+MeJA较对照分别降低了37.04%,37.58%,46.44%和39.36%。可见,茉莉酸甲酯可显著改变芥蓝体内硫苷含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滴灌施肥机灌水与施肥均匀性试验
《农业工程学报 》 2009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研究滴灌施肥机在不同压力条件下灌水流量和溶液浓度的时空变化以及水力要素对灌溉均匀性的影响,该文以荧光示踪剂溶液模拟肥料,并以比例混合泵滴灌施肥机为研究对象,通过连续均匀采样的试验方法分析其灌水和施肥均匀性。结果表明:比例混合泵施肥机在不同压力条件下灌水和施肥均匀性都很好,但在施肥过程中存在施肥滞后时间和停肥延时时间,这两个时间决定施肥机灌溉的最小时间及最佳施肥方式,同时受这两个时间的影响,选择不同滴灌施肥测试时间得到的施肥均匀性分析结果存在着差别。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隐式曲面的3维树木建模
《中国图象图形学报 》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利用隐式曲面构造出光滑拼接的3维树木枝条模型,同时又能避免3维树木建模中枝条曲面的单一性,以增强树木模型局部细节的真实感描述,提出了一种基于隐式曲面的3维树木建模方法,该方法首先将基于骨架的隐式曲面与具有多项式密度分布的直线骨架卷积曲面结合起来进行3维树木建模;然后采用BlobTree结构来组合隐式曲面原型,并用优化融合来消除树木枝条的融合突起;最后用PCM等隐式曲面建模技术来模拟3维树木表面的局部细节,并采用实际树木图片中的颜色概率分布进行纹理填充。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不仅可以重构出具有多样性的光滑3维树木枝条,并能够逼真地生成树权脊梁、树木突起等局部细节特征。
关键词: 隐式曲面 卷积曲面 3维树木建模 曲面造型 真实感显示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偃麦草属植物叶片表皮形态与结构研究
《草地学报 》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于2008年6月初对偃麦草属12个植物种15份种质材料抽穗期的叶片表皮形态与结构进行了扫描电镜观察,旨在通过形态解剖结构特点的分析,为该属植物的分类鉴定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所有材料上表皮都具有长细胞和气孔器细胞;除EE009、EE022、EI021、EI029、EPY002、EC002、EH001、ES001外,都含有乳突,呈斑泡状、圆头状或倾斜状;刺毛存在于除EC002、EE009、EE022、EJ001、EPO004、EPY002外的其他所有种;短细胞马蹄形或椭圆形,仅存在于EB001、EC002和EL001中;大毛仅在EJ001和ES001中发现;从横切面看,脉间普遍存在泡状细胞,且EB001、EH001、EPY002泡状细胞下陷形成"绞合细胞",其余均不下陷;维管束鞘2层,纤维分布在维管束的上下方,与维管束连接。然后,利用15份种质材料的10个叶片表皮的形态指标进行欧氏距离聚类分析,将其分为6类,较好地反映出各种质材料亲缘关系的远近。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玉米群体冠层实时物理模拟
《系统仿真学报 》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植物器官具有柔性体性质,如何快速高效地处理植物群体内部、植株之间,以及植物器官之间的碰撞检测及变形问题是进行植物群体实时物理模拟的关键。以玉米群体冠层为例,提出了四面体网格结合皮肤网格的双层架构的植物群体物理模拟方法。该方法创建与植株精细的三角形皮肤网格模型相对应的较粗糙的四面体网格包络模型,在四面体网格模型上进行物理模拟、碰撞检测等计算,然后通过四面体网格与皮肤网格间的关联将模拟结果变换到三角形精细网格模型,从而实现了较为逼真、稳定的植物群体实时物理模拟效果。
关键词: 虚拟植物 物理模拟 可变形物体 四面体网格 Verlet积分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