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山西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北大核心(精确检索)
5053条记录
水分胁迫下土壤水蒸散模型研究

华北农学报 1993 北大核心

摘要:对水分胁迫下农田土壤水分蒸散模型进行了研究,在水分胁迫下实际蒸散量(ET)与潜在蒸散量(ETm)之间关系为:ET=K_W·ET_M,K_W与根层土壤有效水含量具有直线相关性.模型中考虑根系分布的影响,能明显提高模型精度.

关键词: 模型 土壤水蒸散 水分胁迫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旱地谷子高产栽培措施模型研究

华北农学报 1993 北大核心

摘要:1987~1988年在山西省屯留试点进行试验,采用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对影响谷子产量形成的密度、播期、氮、磷和农家肥五项关键农艺措施进行了定量化的综合研究,初步确定了最佳农艺措施组合方案,并利用产量反应模型研究了各项措施对产量形成的单独反应以及各项农艺措施间的互作效应.优化方案经1988和1989年的示范对比和小面积推广,证明是切实可行的.

关键词: 旱地 谷子 栽培措施 数学模型 产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盐碱地甜菜主要农艺措施数学模型

华北农学报 1993 北大核心

摘要:应用二次旋转设计,研究了大同盆地盐碱地甜菜覆膜和露地栽培中的5项主要因素.结果表明:①影响甜菜产量的因素重要性顺序为,施氮量>施磷量>密度>微肥用量>追肥比例.②密度与施氮量,施氮量与施磷量的因素配合对甜菜产量有明显的正的交互作用.③覆膜甜菜产量高于露地甜菜产量,但增加投肥量可部分地补偿两者的差异.④试验得到的产量函数模型、平均优化方案及不同产量水平的栽培方案可在类似生产条件下推广应用.

关键词: 甜菜 二次旋转设计 数学模型 盐碱地农艺措施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适于旱地栽培的苹果半矮化砧S_(63)

山西果树 1993 北大核心

摘要:苹果矮化密植栽培取得成功的首要关键是选择适宜的矮化砧木.在干旱或半干旱条件下,依靠自然降水,进行苹果矮化密植栽培,以达到提早结果、提高产量、提高品质的目的,选择适宜的矮化砧木更为重要.为此,我们对苹果半矮化中间砧S_(63)在旱地栽培条件下的表现作了初步探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红豆草种荚抑制作用的研究

中国草地 1992 北大核心

摘要:清水浸泡红豆草种子和红豆草种荚浸提液处理三种豆科牧草种子的研究结果表明,红豆草种荚不含水溶性发芽抑制剂,红豆草带荚种子发芽率低的原因是由于种荚带菌,发芽时种子发霉变质所致。

关键词: 红豆草种荚 种子发芽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柑桔果实青绿霉病的拮抗菌筛选

生物防治通报 1992 北大核心

摘要:青绿霉菌是柑桔果实贮藏期危害最严重的病原微生物之一。本文对柑桔果实青绿霉病的拮抗菌筛选进行了研究。 一、材料和方法 1.菌种:青霉菌(Penicillium italicum)和绿霉菌(P.digitatum)由中科院微生物研究所菌种保藏室提供。 2.培养基:BPA.NYDA、NYDB、PDA 3.样品:柑桔叶片、果皮、根系和根际土壤、南充地窖表层土。 4.筛选方法:从77份样品中分离纯化187个菌株,在培养基上作拮抗效应一级鉴定,以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古代一些农作物名称讨论简述

山西农业科学 1992 北大核心

摘要:《论语》中有段小故事,孔子和他的学生出游,子路掉了队,问一个老农:“子见夫子乎?”那农民很不客气地回答:“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历代儒生正好应了这个批评,对于“五谷”“九谷”的名实问题(?)一直没有搞清楚。例如稷、粱、(?)等古代农作物名称,到底是指什么庄稼,古籍记载十分混乱,历代训诂学家引经据典,考证甚多,但总是言人人殊。由于古人把这些问题搞得一塌糊涂,现代学者也理不出个头绪,仍然争论不休,所以现代权威辞书对这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效益及其途径——山西农科院41年成果转化剖析

经济问题 1992 北大核心

摘要:一、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社会效益 山西农科院及其前身从1950——1990的41年中共取得1038项科研成果和部分有重大应用价值的结果,其中,推广应用转化到生产中去的有791项,占到成果总数的76.8%;推广转化后的总社会经济效益达93.51亿元,按40%归科研单位计算,其直接创造的社会效益达37.40亿元;同期国家对山西农科院的总投资为2亿元,扣除到1990年底的累计固定资产5741.8万元,其效益比可用下式计算: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科技兴农的战略思考

科研管理 1992 北大核心

摘要:本文结合山西省农科院的实际,探讨了科技兴农的有关问题,并着重强调了科技兴农必须先兴科技,必须制定长远发展规划及建立有效技术转移机制。

关键词: 科技兴农 科技体制改革 技术转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肉鸡腹水症发病机理主要病因及预防措施

山西农业科学 1992 北大核心

摘要:腹水症是现代肉鸡饲养业世界性的严重问题,已经给生产经营者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该症1946年最早发现于美国的高海拔地区依阿华州,之后很快遍及全球。病鸡常见肝脏肿大和心包积水。4周龄以上的仔鸡最易发病。一般雄性比雌性更严重。引起腹水症的病因很多,归纳起来可以概括为环境、日粮、疾病三大因素,以慢性缺氧为该症发生的基本条件。对本病的预防,目前的普遍作法是:①改善环境条件;②低能量饲料开食及早期限饲;③减少诱发本病发生的各种疾病。

关键词: 腹水症 病理学 病因学 预防措施 肉鸡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