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山西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北大核心(精确检索)
5053条记录
越冬期包膜苹果枝条蔗糖和脱落酸的含量变化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1993 北大核心

摘要: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及毛细管气相色谱法分析了越冬期间包膜及露地苹果枝条蔗糖和脱落酸(ABA)的含量变化。结果表明:①露地枝条韧皮部蔗糖含量越冬期间持续下降、而包膜枝条则经历了缓慢下降、回升、再下降的变化过程,于3月20日形成37.07mg·g~(-1)蔗糖高峰。不同越冬时期枝条木质部和韧皮部蔗糖含量均显著高于露地枝条(p<0.01),②包膜及露地枝条木质部内源ABA2月20日前含量高,其后快速下降。包膜枝条ABA 下降快,含量低。3月20日和4月5日ABA 含量均显著低于露地枝奈(p<0.01)。全部试验结果表明,包膜处理提高了越冬后期苹果枝条的蔗糖含量,降低了枝条木质部内源ABA 含量,从而有利于苹果幼树的萌芽成枝。

关键词: 苹果枝条 包膜 蔗糖 脱落酸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最大概率原理在农田生态系统中的应用

生态学杂志 1993 北大核心

摘要:最大概率原理在农田生态系统中的应用姚建民(山西省农科院农业资源综合考察研究所,太原030006)马蓉丽(山西省农科院蔬菜研究所,太原030006)ApplicationofMaximumProbabilityPrincipleinFarmlandEcosystem¥.YaoJianmin(InsliluteforCom-prehensiveSurveyofAgriculturalResources,ShanxiAcademyofAgriculturalSciences,Taiyuan030006),MaRongli(InslituteofVegetableResearcgh,ShanxiAcademyofagriculturalSciences,Taiyuan(030006).Chinese,JpurnalofEcology,1993,12(4):58-60.Inordertostrengthenthepracticabilityofmaximumprobabilityprinciple,thispapergivesoutsomees-sentialconditionsneededforapplyingth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包膜对越冬期苹果枝条内源脱落酸和赤霉素含量变化的影响

华北农学报 1993 北大核心

摘要:用气相色谱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了越冬期间不同处理苹果枝条内源脱落酸和赤霉素的含量变化.结果表明:①越冬前期包膜和露地枝条皮层的脱落酸含量高,2月20日开始迅速下降,包膜枝条下降快,3月5日至4月5日显著低于露地枝条(P<0.05);②包膜枝条营养芽内源脱落酸1月20日达1.47×10~(-3)mg·g~(-1)高峰值,在其后15d中脱落酸含量迅速下降,3月5日至4月5日维持低而稳定的水平;③越冬期间两个处理营养芽内源赤霉素呈上升趋势,包膜枝条上升快,其含量始终高于露地枝条,分别于2月5日和3月20日出现明显高峰,包膜枝条4月5日显著高于露地枝条(P<0.01).

关键词: 苹果 枝条 包膜 脱落酸 赤霉素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沙棘的药用开发

北方园艺 1993 北大核心

摘要:世界上最先发现沙棘有治疗作用的是古希腊人。据说,在古希腊,即使是病的很历害的马,在沙棘林地放牧一段时间以后,便膘肥体壮,毛皮闪闪发光。所以古希腊人给沙棘起的拉丁名含义是“闪光的马”。苏联的资料反映,在很早以前,沙棘油的药效就在古希腊、古罗马、特别是在中国和蒙古的民间医学中有过不完全的记载。西藏的喇嘛就是用沙棘来制作具有神奇药效的药水(沙棘汁),药液(沙棘油)和药粉(沙棘干果粉)的。我国第一部详细记载沙棘医疗效用的经典著作是成书于公元8世纪下半叶的藏医巨著《四部医典》。这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葡萄砧木抗寒与抗根癌病的研究

园艺学报 199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对17个葡萄砧木品种抗寒性与抗根癌病的研究发现,不同砧木在两种抗性上存在明显差异。供试葡萄砧木中属于极抗寒的有4种,抗寒的6种,较抗寒的2种,较不抗寒的5种;属于抗病的4种,中度抗病的4种,中度感病的4种,感病的5种。其中河岸1号、河岸2号、河岸3号、河岸6号抗病性较强,超过了贝达和山葡萄,其抗寒性与贝达相近或稍强,可作为抗寒与抗根癌病砧木在葡萄生产中试用。

关键词: 葡萄 砧木 河岸葡萄 抗寒性 抗病性 葡萄根癌病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瘠薄旱地玉米增产与培肥体系研究

山西农业科学 1993 北大核心

摘要:1989~1990年研究结果认为,瘠薄旱地在本试验条件下亩产值与投入资金呈极显著正相关(r=0.879(?),n=8),并依投入金额呈线性关系,其回归方程为 y=32.09+5.22x;亩产子粒重与植株总干物重呈极显著正相关(r=0.955(?),n=8),并依总干物重呈线性关系,其回归方程为 y=—144.59+0.73x。试验指出,秸秆覆盖和免耕、少耕结合有提高土壤保墒蓄水作用,播种期0~10cm 土壤含水量比对照高36.9%~63.9%,抽雄至灌浆期,0~50cm 土壤储水比对照高10.5%~13.0%。有高产培肥同步效应,两年平均亩产444.9~470.3kg,比对照增产58.2%~67.2%,亩增益85~92元,水分利用率1.127~1.232kg/mm。比对照高57.1%~71.5%;比基础土壤提高有机质3.74%、全氮4.3%、全磷10.8%、速效磷15.5%,是半干旱区改造旱地中低产田的有效生产措施。

关键词: 半干旱区 玉米 中低产田 培肥措施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包膜对越冬期苹果枝条自由水及可溶性糖含量的影响

山西农业科学 1993 北大核心

摘要:研究了苹果幼树越冬期间不同处理枝条自由水含量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包膜枝条自由水含量显著高于埋土越冬及露地越冬处理。越冬后期至发芽前,包膜枝条自由水含量增加尤为明显。在越冬期湿度不同的年份,包膜枝条保持着高而稳定的自由水含量。统计分析表明,萌芽前枝条自由水含量和可溶性糖含量与处理树早春的萌芽率、短枝数及新梢数量呈显著正相关,处理树越冬期的自由水及可溶性糖对越冬后的幼树生长发育具有明显影响。

关键词: 苹果 枝条 越冬 自由水 包膜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晋南棉区伏蚜与二代棉铃虫复合防治指标研究

山西农业科学 1993 北大核心

摘要:采用二因素二次饱和 D—最优设计法,利用田间自然虫量,辅之以人工摘蕾和药剂控制的手段,探讨了水地覆盖棉田二代棉铃虫和伏蚜的复合防治指标,得到两种害虫复合为害与棉花产量的关系模式:y=95.7887—0.393x_1—1.832X_2—0.0084x_1~2+0.0383x_2~2+0.258x_1x_2。综合考虑回归式的模拟分析,近年来两种害虫的发生消长、以及1992年特殊的气侯条件,把两种害虫的复合防治指标初步确定为:二代棉铃虫百株幼虫8~12头,伏蚜百株三叶蚜量5000头。

关键词: 二代棉铃虫 伏蚜 复合防治指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贮藏期苹果霉心病发病与环境关系的研究

植物保护学报 199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引起苹果霉心病的病原菌主要有两种,即链格孢和粉红单端孢。前者侵染引起的病果症状多局限于心室,生长期和贮藏期均可能发病,一般不影响食用价值。后者侵染引起的病果生长期多数症状不明显,贮藏期发病与温度、O_2、CO_2有关,温度是主要因子,呈正相关性。苹果入窖后40天,窖温在10℃左右或10℃以下,O_22%-4%,CO_210%-14%是有利于苹果贮藏而不利于苹果霉心病发病的环境条件。

关键词: 苹果霉心病 贮藏 温度 气体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我国旱地生态区与棉花生产

中国棉花 1993 北大核心

摘要:我国旱地棉田主要集中在华北平原、黄土高原和长江中游丘陵地带,约占全国棉田总面积的半数以上。虽然与水地棉田杂居相间,因其完全依赖天然降水,在很大程度上受当地自然生态环境的制约,表现了自己的突出特点,使棉花的农艺性状变化呈现一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