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新疆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0512条记录
长期施肥对灰漠土有机质和物理性质的影响

新疆农业科学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探讨长期不同施肥措施对灰漠土有机质及物理性质的影响,阐明土壤物理性状的演变特征,以期为干旱区土壤培肥提供参考。【方法】以22 a的长期定位施肥试验为基础,选择其中6个施肥处理的当季土壤样品,测试土壤有机质、容重、总孔隙度、饱和含水量、田间持水量、含水量指标,并将测试结果与基础土壤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与CK相比,施肥可提高土壤有机质和总孔隙度,长期配施有机肥和秸秆还可以降低土壤容重、提高土壤饱和含水量;长期单施化肥(氮磷钾、氮磷)容重升高,田间持水量有提高趋势。【结论】施肥能改善或维持灰漠土土壤的有机质及物理性质,施有机肥是最有效的手段;秸秆还田表层土壤孔隙大,土壤易干旱;单施化肥土壤表层容重增大、孔隙度减少。

关键词: 定位施肥 灰漠土 有机质 物理性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尿素配施添加剂NAM对棉花生长发育、氮素吸收及产量的影响

新疆农业科学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通过田间小区试验,研究尿素配施添加剂NAM对棉花生长发育、氮素吸收及产量的影响。【方法】在棉花上施用不同用量的氮肥和配施添加剂NAM,测定棉花干物质、氮素吸收量和产量,明确棉花干物质、氮素吸收、产量及经济效益与尿素配施NAM的关系。【结果】尿素配施NAM能够显著提高棉花茎、叶、壳、纤维的干物质量,但棉籽干物质没有显著增加。等氮量情况下,尿素配施NAM处理比单施尿素显著增加单株铃数,皮棉产量增加7.35%~10.70%,氮素吸收量增加10.83%~11.06%。80%推荐施肥配施NAM与农民习惯施肥、推荐施肥的吸氮量和产量相当,但提高了棉花的经济效益。【结论】尿素配施添加剂NAM有利于促进棉花干物质累积、氮素吸收及产量形成。在氮肥减量20%的情况下,尿素配施NAM仍然具有一定程度的增产和增收作用。

关键词: 尿素 NAM 棉花 氮素吸收 产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浅谈北疆地区设施农业雨水蓄集利用

新疆农机化 2014

摘要:新疆是干旱缺水的地区,地下水超采情况日益严重,尤其随着农业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水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为了进一步减少地下水的使用,雨水蓄集利用的重要性随之凸显。基于此点,本文阐述并举例分析了新疆雨水蓄集利用的重要性,介绍了设施农业连栋温室雨水收集情况。

关键词: 雨水蓄集 设施农业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一株高产多糖耐辐射菌的分离鉴定及其多糖的相关性质研究

新疆农业科学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确定辐射污染土样中分离筛选获得的一株高产多糖菌株的分类学地位及其多糖的抗氧化、絮凝特性和菌株的重金属离子的耐受特性。【方法】通过菌落形态和菌体特征观察,结合16S rRNA序列用NJ法构建系统发育树,并进行了菌株的60Coγ射线照射;使用苯酚硫酸法测定其多糖含量,使用Fenton法测定羟自由基(·OH)的去除率;对高岭土的絮凝作用以及对重金属离子耐受实验。【结果】该菌株为特里希芽孢杆菌Bacillus tequilensis Be14-2,可耐10 k Gy辐照,其多糖含量为69.26%,在察氏培养基中多糖产量为7.655 g/L,去除50%的羟自由基(·OH)的多糖浓度为13.47μg/ml,该多糖在30 mg/ml时絮凝率最大为84.73%。该菌株可耐受1 000 mg/L的Pb2+,最大耐受Zn2+为800 mg/L,最大耐受CO2+为400 mg/L,的最大耐受Cu2+和Hg2+为100 mg/L。【结论】菌株Be14-2产的多糖具有抗氧化性,具有絮凝特性,该菌株对重金属离子有较高的耐受性。

关键词: 耐辐射菌 多糖 分离鉴定 抗氧化性 重金属离子耐受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连续式调味核桃仁拌粉机的设计

农产品加工(学刊) 2014

摘要:核桃仁拌粉技术是加工调味核桃仁的技术关键。对调味核桃仁拌粉机进行深入的探讨和研究,在综述各种核桃仁拌粉设备的结构特点和主要技术参数的基础上,改进增加自动进粉系统和余粉循环系统,设计一种连续式调味核桃仁拌粉机,并分析其工作原理、结构特点和设计优点。该设备可以进行连续化拌粉作业,同时上粉均匀,产品品质稳定,适用于多味休闲食品的拌粉处理。

关键词: 调味核桃仁 连续拌粉 设备设计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新陆中54号生长表现及配套高产栽培技术

农村科技 2014

摘要:新陆中54号是由新疆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选育的高产抗病棉花新品种。2012~2013年在库尔勒、阿克苏、喀什等地试种,表现出抗逆性强、适应性广、高产稳产、易采摘等特点,深受广大棉农欢迎。巴州友质种业有限公司承担新疆科技成果转化专项资金项目"优良棉花新品种及配套高产技术集成示范"。根据新陆中54号的生长表现,提出相应配套高产、高效栽培技术措施,为棉花品种生产、推广、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新疆戈壁日光温室结构设计与优化

农机化研究 2014 北大核心

摘要:新疆戈壁地区地理环境复杂,气候变化剧烈,南北疆差别很大,戈壁日光温室与其它日光温室的设计上有差异。此次戈壁温室设计的结构参数主要有温室方位角南偏西8°,跨度8~9m,脊高3.4m,前屋面角28°,后坡仰角40°,后坡投影长度为1.6m。优化设计主要有温室之间距离为7~8m,温室长度60~80m,墙体材料采用混凝土框架结构后堆砌戈壁料,厚度不小于1.8m,栽培床下挖0.5m等。设计是在以往戈壁温室建设的基础上进行再次设计与优化,对于其它戈壁荒漠区的日光温室设计具有参考与借鉴意义。

关键词: 日光温室 结构设计 优化 戈壁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中晚熟玉米杂交组合耐旱性鉴定与评价

新疆农业科学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鉴定评价56个中晚熟玉米杂交组合的耐旱性。【方法】采用NCⅡ不完全双列杂交设计,以9个自选育中晚熟骨干玉米自交系为母本,6个不同遗传背景的中晚熟骨干自交系为父本,配制54个杂交组合,以郑单958和先玉335为对照品种,通过田间直接鉴定法,研究中晚熟玉米不同基因型材料在正常灌溉和干旱胁迫条件下与耐旱性有关的生育、形态、产量等性状差异,鉴定评价不同杂交组合的耐旱性,筛选对玉米耐旱性贡献较大的耐旱性鉴定指标。【结果】干旱敏感型杂交组合的具体表现为植株株高、穗位高降低,穗位叶叶绿素含量下降,雌雄花期间隔增大,雄穗减小,果穗短小,秃尖增大,穗行数和行粒数减少,千粒重和穗粒重降低,最终造成产量下降。参试杂交组合中耐旱性极强的组合为新自8549×ZPL717、新自8717×吉853、新自7425×吉853、先玉335、新自618×郑58、新自7425×PH4CV,耐旱指数分别为1.44、1.44、1.28、1.08、1.08、1.00。【结论】单穗粒重、穗粗、穗位叶叶绿素含量、行粒数、穗长、穗行数、千粒重和品种耐旱性关系密切,可作为耐旱性评价的一级筛选指标。筛选出3个组合的耐旱性优于先玉335,分别是新自8549×ZPL717、新自8717×吉853、新自7425×吉853。

关键词: 玉米 杂交组合 耐旱性 鉴定 评价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塔河综合治理工程的区域社会经济影响分析

中外企业家 2014

摘要:随着塔河流域内人口不断的增长,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水资源的无序开发,造成水资源利用率低下、源流向干流输水量连年减少、水质持续恶化,而塔里木河流域水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以及生态环境的保护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战略意义,不仅影响流域的生存和发展、社会的安定、民族的团结、国防的稳固,也关系到西部大开发的顺利实施。2001年6月《塔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新疆连作棉田施用生物炭对土壤养分及微生物群落多样性的影响

中国农业科学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研究生物炭处理对新疆连作棉田土壤养分和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为农业废弃物的合理利用和防治棉花连作障碍提供科学依据和理论指导。【方法】在大田覆膜滴灌栽培条件下,测定土壤养分含量,并采用常规培养法,结合Biolog微平板技术对连作棉田根际和非根际土壤可培养微生物、生理菌群数量和碳源利用进行分析,研究施用生物炭对新疆石河子垦区灰漠土和风沙土土壤养分和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灰漠土试验分别设生物炭+常规NPK施肥(BC+CK)和常规NPK施肥(CK)两种,生物炭施用量22.5 t·hm-2;风沙土设低量生物炭+常规NPK施肥(BC1+CK)、高量生物炭+常规NPK施肥(BC2+CK)和常规NPK施肥(CK)3种,低量生物炭施用量22.5 t·hm-2,高量生物炭施用量45 t·hm-2。【结果】施用生物炭对新疆连作棉田根际和非根际土壤pH和养分有一定的影响。和常规施肥相比,灰漠土pH降低或差异不显著,风沙土则显著升高。有机质含量两组灰漠土根际土壤分别增加36.1%和7.9%,非根际土壤分别增加32.8%和15.4%;风沙土低量生物炭和高量生物炭根际土壤分别增加63.6%和295.1%,非根际土壤分别增加93.5%和108.8%。灰漠土其余养分含量规律不明显,风沙土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有增加趋势,速效氮含量降低。施用生物炭对新疆连作棉田根际土壤细菌和真菌数量有提升作用,风沙土作用效果好于灰漠土。两组灰漠土根际土壤细菌数量分别提高2.2%和72.1%,真菌数量分别提高80.0%和83.3%;风沙土低量和高量生物炭处理细菌数量分别提高16.1%和35.7%,真菌数量均提高了300.0%。同时施用生物炭提高了灰漠土根际和非根际土壤纤维素分解菌和自生固氮菌的数量,但亚硝化细菌数量有降低趋势;风沙土根际和非根际土壤5类生理菌群的数量均显著提高。土壤微生物群落碳源利用表明,施用生物炭土壤微生物活性差异不显著或显著提升,但风沙土根际土壤微生物的作用效果好于非根际土壤;根际土壤Shannon指数有升高趋势。【结论】总体而言,施用生物炭能提高新疆灰漠土和风沙土连作棉田根际土壤养分和微生物多样性,且风沙土的改良效果好于灰漠土。

关键词: 生物炭 养分 微生物多样性 biolog微平板技术 连作棉田 新疆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