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喷钙对红地球葡萄果实钙、果胶含量和品质的影响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明确适用于红地球葡萄的补钙钙源、时期和部位,设计了在葡萄果实发育的不同时期(幼果膨大期和采收前2周)对不同部位(叶片和果实)分别喷施硝酸钙和糖醇钙的田间试验,分析了喷钙后果实钙、果胶含量和果实品质的变化。结果表明,外源喷钙显著提高了红地球葡萄叶柄和果实各部位的钙含量。从喷钙时期上看,幼果膨大期喷钙对果实各部位钙含量的提高明显大于采收前2周喷钙;从钙源种类上看,硝酸钙适合叶片喷施,糖醇钙适合果穗喷施;从喷钙部位看,叶片喷糖醇钙对提高果实采收期的叶柄钙含量效果最为明显,喷钙后,在果实各部位中,果皮钙含量增加最多,为对照的6.6~20.3倍。在幼果膨大期和采收前2周两个时期,果穗喷钙对果皮钙含量的影响均明显大于叶片喷钙,叶片喷钙则更有利于果籽中钙含量的提高。幼果膨大期果穗喷糖醇钙处理采收后的果肉钙含量最高,达到3.98 mg/g,DW,是对照的2.84倍。果肉钙含量与果肉原果胶含量、总果胶含量以及果粒硬度均呈极显著正相关,说明通过喷钙来提高果肉钙含量有助于提高果实的贮运品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黄淮海南部小麦抗寒性比较及指标筛选
《中国农学通报 》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筛选鉴定小麦抗寒性的指标,于大田条件下对12个品种小麦的死苗死蘖率、枯叶率、叶片数、叶片长宽、植株直立性、SPAD值、电导率等进行了分析比较。结果表明:小麦的死苗死蘖率是可靠的抗寒性鉴定方法,小麦的枯叶率、直立性、电导率与其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相关系数分别达到了0.864、0.595和0.609,抗寒性好的品种枯叶率较低、匍匐性强、电导率低,可作为小麦抗寒鉴定的指标,具有冬前叶片数少、叶片SPAD值高的小麦虽然也表现出抗寒性好的品种的特点,但其相关不显著,而不同叶位叶片长宽与小麦的抗寒性关系差异不稳定,因此,该3项指标作为小麦抗寒性鉴定的直接指标还需要进一步研究证实。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高温 干旱对苹果生产的影响及对策
《现代农村科技 》 2014
摘要:2014年6月以来,我国华北、黄淮、西北、东北、西南部分地区高温少雨,遭受持续干旱危害,河北、山西、内蒙古、辽宁、江苏、安徽、山东、河南、湖北、重庆、四川、陕西、宁夏13省区市359个县(市、区、旗)受灾。持续的干旱天气对苹果生产造成较大影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中国大豆产业技术需求分析(英文)
《大豆科学 》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解中国大豆产业的技术需求,有针对性地开展科学研究,国家大豆产业技术体系于2008、2009和2010年,采用问卷调查方式对北方春大豆区、黄淮海流域夏大豆区和南方多作大豆区共22个省(市、区)的2 787个大豆产业技术用户进行了技术需求调查,将技术需求划分为大豆新品种、栽培与土壤肥料技术、病虫草害防控技术、农业机械及使用技术、产后处理与加工技术和市场信息服务6个研究领域,并明确了各领域技术发展的优先序,将高产大豆新品种培育,大豆栽培和施肥技术,大豆田难除杂草综合防治技术,适合各地条件的播种、收获、耕整地机械,大豆酶工程技术和降低大豆生产成本的措施列为优先研究方向。在采用参与式评估方法分析各主产区生产限制因素的基础上,提出了促进中国大豆产业发展的措施。
秋季高温高湿天气苹果园病害防治技术
《现代农村科技 》 2014
摘要:六月份以来河北省大部分地区降水少于往年,甚至许多县市出现了严重的夏旱,大部分地区气温偏高,日照充足,降水少,进入八月份后降雨逐渐增多,旱情有减缓的趋势。按照往年的的天气情况,一般立秋后降雨会逐渐偏多,高温高湿天气利于苹果各种病虫害的发生,因此,在雨前及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氟硅唑与代森锰锌混配对梨黑星病菌的联合毒力及田间防效
《植物保护 》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明确氟硅唑与代森锰锌混配对梨黑星病菌的联合毒力,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氟硅唑、代森锰锌及其不同配比对梨黑星病菌的毒力,以Wadley公式进行评价,并通过田间试验验证其对梨黑星病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氟硅唑与代森锰锌质量比为1∶20、1∶25、1∶30、1∶35和1∶40进行复配对菌丝生长均表现为增效,其中1∶25增效作用最明显,增效系数为2.68;在田间药效试验中,40%氟硅唑乳油与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以质量比1∶25进行桶混,750~1 200倍稀释对梨黑星病的防治效果均在85%以上,与其单剂40%氟硅唑乳油8 000倍和对照药剂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7 000倍对梨黑星病的防治效果相当,但显著高于其单剂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700倍的防治效果。氟硅唑与代森锰锌以1∶25进行桶混,可以在田间推广使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国审高油无腥大豆品种五星2号的选育
《大豆科学 》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五星2号由河北省农林科学院粮油作物研究所大豆中心以冀豆9号为母本,Century-2为父本经有性杂交系谱法选育而成。2002~2003年区域试验平均产量3 183.23 kg·hm-2。SMV抗性鉴定结果表明:该品种对黄淮中北部流行株系SC3、SC8,黄淮南部(江苏)株系Sa均表现高抗,对东北流行株系N3表现免疫,此外,对近期发现的重组型SMV分离物3238表现高抗。该品种因脂氧酶2缺失具有无豆腥味特性,蛋白质含量37.18%,脂肪含量23.97%,属于高油品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大豆种质资源对草甘膦的敏感性研究
《河北农业科学 》 2014
摘要:为了研究不同大豆种质材料对草甘膦的敏感性,于大豆2~3片复叶期,对1365份大豆试材喷施草甘膦异丙胺盐水剂1230 g/hm2,按照大豆药害程度、存活率和结荚率的不同将药害等级划分为1~10级(级别越高,药害越重,敏感程度越高)。结果表明:喷施草甘膦后所有参试材料均出现不同程度的药害症状,表现为叶片发黄甚至干枯,植株矮化;药害等级从10级到2级,其中,366份表现敏感(9~10级),340份表现比较敏感(8级),268份表现中度敏感(6~7级),241份有一定的耐性(4~5级),92份耐性较好(3级),58份耐性良好(2级)。不同类型大豆种质材料对草甘膦的敏感性存在差异,其中,所有野生大豆均表现敏感,夏播试材中耐性种质所占比例高于其他类型材料。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