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天敌昆虫控害机制与可持续利用
《应用昆虫学报 》 2013 北大核心
摘要:天敌昆虫是自然生态系统内抑制害虫种群的重要因子,利用天敌昆虫控制农业害虫是安全有效的害虫控制策略,也是未来害虫管理发展的方向。本文在系统总结国内外研究进展的基础上,提出害虫治理要从"被动应急控制"转变为内部助增的"主动促进自然调控"的新理念,创新多种天敌昆虫协同控制多种害虫的"网式协同调控"新途径,建立一个自我维持并可有效降低害虫种群水平的农业生态系统。未来的研究应针对"天敌昆虫调控害虫的内在机制"与"天敌昆虫在农业生态系统中持续发挥作用的生态学基础"等关键科学问题,从基因、个体、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不同层次,重点开展:1)天敌昆虫寄生和捕食害虫的行为与适应机制;2)天敌昆虫大量繁育的营养与生殖生理基础;3)寄生性天敌昆虫与寄主互作的免疫机制;4)天敌昆虫协同控害的生态学机制;5)天敌昆虫可持续利用的生物防治新模式等方面的研究。
关键词: 天敌昆虫 寄生性天敌 捕食性天敌 大量繁育 免疫抑制 发育调控 协同控害 可持续利用 生物防治


板栗和锥栗远缘杂交亲和性研究
《北方园艺 》 2013 北大核心
摘要:以3个板栗品种"燕红"、"怀黄"、"怀九"为母本,以锥栗为父本,进行了远缘杂交亲和性及杂种表型特性研究,旨在为栗属植物的远缘杂交育种提供参考。结果表明:通过连续3a杂交试验,远缘杂交平均结实率仅23.6%,最低结实率只有6.5%,且空苞率较高,平均空苞率50.1%,最高77.5%;杂交结实特性在不同杂交组合、不同年份间存在差异,结实率在不同杂交组合间差异不显著,而在不同年份间表现差异显著,空苞率与坐苞率在不同杂交组合间差异显著或极显著,在不同年份间差异不显著;母本对结实率有较大影响,以"怀黄"、"怀九"为母本远缘杂交结实率较高且杂种优势明显,亲和性好,而"燕红"与锥栗杂交无论在结实率还是杂种特性上表现较差,说明合理选择亲本对于克服板栗与锥栗间远缘杂交不亲和性及提高结实率具有重要意义。


低温胁迫下软枣猕猴桃叶片蛋白质双向电泳分析与质谱鉴定
《果树学报 》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探明软枣猕猴桃在低温胁迫前后蛋白质表达的差异性。【方法】以‘魁绿’软枣猕猴桃扦插苗为材料,在4℃控温箱中低温处理1 d后取其叶片进行双向凝胶电泳及质谱鉴定,并与未处理前的对照组进行比对。【结果】低温胁迫前后蛋白质表达有明显的上调或下调现象。通过丰度计算,得到差异显著(P<0.05)的蛋白点共63个。运用MALDI-TOF质谱分析从中选择的24个蛋白点,成功鉴定出11种蛋白质,包括与光合作用相关的蛋白、与糖代谢相关的酶、与基因调控相关的蛋白、与信号转导相关的酶、与抗逆性相关的酶等。【结论】低温胁迫前后,软枣猕猴桃叶片蛋白质表达存在明显差异,低温影响到软枣猕猴桃内部各种复杂的生物学进程。


胡萝卜新品种超级红芯的选育
《种子 》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胡萝卜新品种超级红芯是利用胡萝卜质核互作雄性不育三系配套技术选育的一代杂种。播种95 d后可收获,适合早春保护地以及晚春与夏秋季露地播种;抗抽薹,耐病性强;肉质根长圆柱型、整齐度好,尾部钝圆、收尾早;着色膨大快,皮、肉、芯呈浓鲜红色,三红率高;表皮光滑、有光泽,歧根与裂根少;芯部细小、口感好,胡萝卜素高,是适合鲜食与加工的理想品种;产量高,单产可达4 208.3 kg/667 m2,比对照新黑田五寸增产10.4%。可在中国华北、东北、江苏和山东等早熟区域推广。


电子鼻系统识别罗非鱼品质劣变的传感器筛选研究
《广东农业科学 》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应用电子鼻采集冷藏真空包装罗非鱼贮藏过程的气味信息,以鱼肉品质变化为参考,对识别传感器和特征信息提取进行分析,旨在筛选适用于鱼肉品质判定的传感器种类和特征提取。结果表明:罗非鱼贮藏过程中,鱼肉的新鲜度逐渐下降,部分传感器的响应信号随着气味浓度的增强而增大;40~42 s的信号特征稳定,与品质变化趋势较为一致,可用于特征提取;通过相关分析和逐步回归分析获得与品质指标线性关系较好的传感器种类;使用筛选后的传感器种类和特征提取进行模式识别,能够很好地区分鱼肉的不同品质等级,表明筛选后的传感器条件可用于品质判定。


适合北京地区春大棚栽培黄瓜品种的筛选
《上海农业学报 》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选取‘京研108'、‘京研108-1'、‘京研109'、‘京研207'、‘京研105'、‘京研106'、‘京都082'、‘中农16'共8个品种进行春季保护地品种比较试验,比较了供试品种的生长势、开花结果习性、抗病性、产量和品质。结果表明:新品种‘京研105'和‘京研207'的产量最高,达76 500 kg/hm~2;‘京研108'、‘京研108-1'、‘京研109'产量和对照持平,产量为69 000~73 500 kg/hm~2,‘京研108'、‘京研108-1'、‘京都082'综合性状均与对照没有本质区别,在抗病性上优于对照。试验筛选出与对照‘中农16'相当,或优于对照的品种,推荐‘京研108'、‘京研108-1'、‘京都082'为适合北京地区春大棚栽培的黄瓜优良新品种。
关键词: 塑料大棚栽培 春季蔬菜 黄瓜 品种比较试验 北京市


西瓜果实成熟软化的生理生化机制
《果树学报 》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探索研究栽培西瓜与野生西瓜果实成熟软化差异的生理生化机制。【方法】以高含糖量的东亚生态型栽培西瓜97103和低含糖量且不易软化的近缘野生种PI296341-FR为材料,采用生理生化实验方法,研究了西瓜果实品质形成几个关键发育阶段果胶和粗纤维含量及相关降解酶活性的动态变化规律。【结果】果实发育过程中PI296341-FR果肉果胶和粗纤维含量均比97103果肉高3倍以上;而97103果肉多聚半乳糖醛酸酶(PG)和纤维素酶(Cx)活性均明显高于PI296341-FR。【结论】PG和Cx活性差异可能是造成栽培种(97103)和野生种(PI296341-FR)果肉硬度差异的重要原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