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福建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3441条记录
山苦瓜病虫害的发生与防治

福建农业科技 2016

摘要:对山苦瓜种植过程中发生的主要病害如枯萎病、霜霉病、白粉病等,虫害如实蝇、夜蛾类幼虫进行介绍,并总结无公害防治措施。

关键词: 山苦瓜 病虫害 防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氯化胆碱生长调节剂对萝卜生长的影响

蔬菜 2016

摘要:为探讨植物生长调节剂氯化胆碱在萝卜生产上的应用效果,研究了不同浓度的氯化胆碱水剂对萝卜生长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60%氯化胆碱水剂增产幅度为6.86%~12.20%,增产效果达极显著水平。在一定浓度范围内,每667 m2药剂用量10~20 m L,随着药剂施用量增加产量也增加。超过一定的用量药,萝卜的产量反而下降。

关键词: 萝卜 氯化胆碱 生长调节剂 应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转基因植物检测技术研究进展

福建农业科技 2016

摘要:对国内外转基因植物及产品的检测技术进行综述,重点介绍目前使用较广泛的PCR技术、酶联免疫吸附技术、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基因芯片技术及其他转基因检测技术的原理和特点,并展望今后转基因检测技术的发展趋势和研究方向。

关键词: 转基因植物 检测技术 核酸 蛋白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福建薏苡产业发展的现状与对策

中国农业信息 2016

摘要:对福建薏苡产业现状进行调研,并对福建薏苡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相应的发展对策,为进一步发展福建薏苡产业提供了依据。

关键词: 薏苡 现状 问题 对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盆花文心兰丛生芽组培快繁技术研究

福建农业学报 2016 北大核心

摘要:以文心兰‘豹斑宝石’花梗为外植体,采用丛生芽诱导途径,利用正交设计法,探讨基本培养基(MS、花宝1号、改良1号、改良2号、改良3号)、植物生长调节剂(6-BA、NAA、IBA)、水解酪蛋白(CH)等对其丛生芽诱导、增殖、生根等关键环节的影响,以期建立文心兰‘豹斑宝石’丛生芽组培快繁技术。结果表明:各试验因素对文心兰丛生芽增殖影响的主次关系为6-BA>基本培养基>NAA>CH;筛选出丛生芽适宜的增殖培养基配方为改良1号+6-BA 3.0mg·L~(-1)+NAA 0.1mg·L~(-1)+CH 0.5g·L~(-1)+白糖30g·L~(-1)+琼脂粉5.0g·L~(-1),50d平均增殖系数达5.8;筛选出适宜生根的培养基配方为改良3号+IBA 0.5mg·L~(-1)+活性碳0.5g·L~(-1)+白糖20g·L~(-1)+琼脂粉3.6g·L~(-1)+卡拉胶3.6g·L~(-1),生根率为100.0%;试管苗移栽6个月成活率达96.8%。

关键词: 文心兰 丛生芽 正交设计 组织培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高产抗病杂交水稻聚两优636的选育

福建农业学报 2016 北大核心

摘要:利用明恢63与籼粳交中间材料8L124杂交,对后代入选优良株系经多年多点进行抗瘟性鉴定、测交、筛选和逐代稳定,育成强恢复系福恢636与两系不育系RGD-7S配组,培育出两系中籼杂交稻新品种聚两优636。该品种具有群体整齐,穗大粒多、丰产性好、适应性广、抗稻瘟病等特点,2014年6月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闽审稻2014013)。

关键词: 杂交水稻 聚两优636 高产 抗病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长期深窄沟排水对冷浸田土壤脱潜特性及水稻产量的影响

土壤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冷浸田为江南稻区广泛分布的一种中低产田。以福建省顺昌县持续运行约30年的石砌深窄沟为监测平台,通过田间土壤速测与室内检验,研究长期深窄沟排水对离沟不同距离冷浸田土壤脱潜特性及水稻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冷浸田经过长期深窄沟排水,在离沟25 m范围内,与典型冷浸田(离沟75 m位点)土壤相比,土壤Eh提高幅度为288.2%~323.4%,土壤水分下降幅度为7.5%~36.2%,土壤还原性物质总量、Fe~(2+)、Mn~(2+)等含量均有不同降低,并表现为离沟越近,提高或降幅越大的趋势。开沟后0~25 m范围内,土壤p H降低0.13~0.69个单位,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分别提高66.0%~99.0%、77.0%~275.1%,土壤有效养分含量提高,土壤耕性得到明显改善,离沟15 m以内位点可以实现机耕。开沟后,25 m范围内作物产量可提高6.6%~20.7%,且离沟越近增幅越大。在冷浸田特殊的环境下,土壤还原强度大小是制约作物产量的主要因素。长期开沟排水促进了土壤有机质矿化,增强了土壤微生物活性,产量提升明显。从综合改造效果看,距沟15~20 m以内对土壤理化性质改良与产量提升效果较为明显。

关键词: 深沟排水 冷浸田 还原性物质 脱潜育化 水稻产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哺乳仔猪暴发猪伪狂犬病的诊治

养猪 2016

摘要:2016年3月笔者应邀前往福建南平某猪场诊治疾病。据场内兽医讲述,哺乳仔猪发病率、死亡率较高,并伴有吐奶及神经症状,经临床剖检、实验室诊断,确诊为猪伪狂犬病(PR),现将诊治情况报道如下。1发病情况福建省南平地区某猪场饲养母猪300头左右,年出栏生猪5 400头左右。从2016年3月初开始有部分母猪在妊娠后期出现流产,还有部分母猪所产仔猪出现腹泻、吐奶和神经症状,甚至整窝小猪死亡。哺乳仔猪发病率60%左右,病死率达90%左右。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乌龙茶水提取物对人大肠癌LOVO细胞增殖及凋亡的影响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赛珍珠5800铁观音为材料,测定乌龙茶中水浸出物、茶多酚、游离氨基酸、可溶性糖、黄酮类物质、没食子酸、8种儿茶素和3种生物碱的含量;并将0、0.2、0.4、0.6、0.8和1.0 mg·m L~(-1)乌龙茶水提取物作用于体外培养的人大肠癌LOVO细胞中,分别处理24和48 h后,采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法测定细胞增殖抑制率,并在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的变化;以0.6和0.8 mg·m L~(-1)乌龙茶水提取物处理LOVO细胞48 h,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扫描电镜下观察细胞凋亡情况.结果表明,乌龙茶中各化学成分的含量均较高,水浸出物含量达40.8%以上,茶多酚含量14.2%,游离氨基酸含量1.8%,可溶性糖含量6.9%,黄酮类物质含量0.7%,儿茶素总量12.2%,咖啡碱含量1.7%,这些成分为其品质保证和功效发挥奠定了一定的物质基础.MTT法试验结果表明:0.2 mg·m L~(-1)乌龙茶水提取物对LOVO细胞生长无抑制作用;处理24和48 h后,0.4~1.0 mg·m L~(-1)乌龙茶水提取物对LOVO细胞生长的抑制率分别达13.9%~79.6%和16.4%~89.2%.0.6和0.8mg·m L~(-1)乌龙茶水提取物处理下LOVO细胞凋亡率分别为60.4%和62.3%,且低含量下细胞凋亡主要呈早期凋亡形式.扫描电镜观察显示,0.6和0.8 mg·m L~(-1)乌龙茶水提取物处理48 h后LOVO细胞出现明显的凋亡现象,细胞体积缩小,细胞间隙增大,表面微绒毛断裂、减少甚至消失,细胞膜表面出现塌陷,产生类似空洞的结构等.因此,乌龙茶水提取物能有效抑制人大肠癌LOVO细胞增殖,并可诱导其凋亡的发生.

关键词: 乌龙茶 大肠癌细胞 增殖 凋亡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福州左海湖细菌群落的季节性变化特征及典范对应分析

福建农业学报 2016 北大核心

摘要:为揭示福州左海湖细菌群落的季节变化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通过构建16SrRNA基因克隆文库对全湖水体细菌群落进行了调查,应用典范对应分析(Canonical correspondence analysis,CCA)探讨影响细菌群落季节性变化的环境因素。结果表明:左海湖细菌群落组成中β-变形菌门β-Proteobacteria和蓝细菌门Cyanobacteria为优势类群,α-变形菌门α-Proteobacteria、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和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为亚优势类群。细菌群落结构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变化特征,春、夏季Cyanobacteria为优势类群,秋、冬季β-Proteobacteria为优势类群。春季水体细菌群落结构主要受pH、叶绿素a(Chla)、透明度(SD)和总氮(TN)的影响,夏季水体受pH、Chla、SD、总磷(TP)影响较大,秋季水体受TP、Chla、TN影响较大,冬季水体则受水温(WT)、pH、SD影响较大。本研究发现,左海湖细菌群落结构的季节动态与水温及营养状况密切相关。

关键词: 左海湖 细菌群落 16SrRNA基因克隆文库 季节变化 典范对应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