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浙江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北大核心(精确检索)
6829条记录
鹅星状病毒基因Ⅰ型和Ⅱ型双重荧光定量RT-PCR检测方法的建立与应用

畜牧兽医学报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鹅星状病毒(goose astroviruses, GAstV)作为一种雏鹅新发病原,对养鹅业造成巨大经济损失,在尚无有效治疗手段情况下,加强疫病及时检测和防控十分重要。为建立快速、特异且灵敏的鉴别GAstVⅠ型和GAstVⅡ型的病毒检测方法,本研究根据GAstVⅠ和GAstVⅡ的保守区域RdRp基因序列,设计合成2对特异性引物和2种不同荧光基团标记的TaqMan探针,建立了一种双重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以达到在同一反应体系中同时定量检测GAstVⅠ和GAstVⅡ的目的。结果显示,GAstVⅠ和GAstVⅡ的最小检出量分别为43.3、6.49 copies·μL-1;重复试验的变异系数不超过0.5%;该方法对DPV、GPV、GTMUV、GRV、AIV(H9N2)等病毒核酸无交叉反应。综上表明,本研究建立的可鉴别GAstVⅠ和GAstVⅡ的双重荧光定量PCR方法灵敏度高、特异性强、重复性好。可用于临床GAstVⅠ和GAstVⅡ的快速鉴别诊断,也可用于两种基因型GAstV的定量分析。

关键词: 鹅星状病毒Ⅰ型 鹅星状病毒Ⅱ型 双重荧光定量RT-PCR TaqMan探针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机器学习在食品贮藏品质预测中的应用

中国食品学报 2023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食品贮藏和流通过程中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品质劣变现象.随着人们对食品品质和安全重视程度的不断提高,开展食品贮运过程中的品质预测研究,对食品品质调控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综述机器学习在食品贮藏品质预测中的研究进展,包括常规的品质预测方法及其局限性.重点介绍近年发展快、应用广的集成学习和人工神经网络算法以及预测性能评估方法,展望机器学习在食品领域的未来发展趋势,为开展食品科学的交叉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 食品品质 预测 机器学习 微生物 模型评估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金针菇'浙金102'、香菇'L901'和猴头'浙林猴2号'的选育报告

菌物学报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浙金102’是‘ZAASFy006’通过多孢自交、系统选育的适宜工厂化栽培的浅黄色金针菇新品种,子实体丛生,菌盖圆形、光滑,菌柄直,基部绒毛少,平均产量达到394g/瓶,栽培周期61–66d。‘L901’是‘LTH’通过多孢自交、系统选育的适宜工厂化及设施栽培的香菇新品种,菇盖圆整、厚实、褐色,表面鳞片明显,菇柄细短,柄盖比小,口感好,优质菇比例高,前三潮子实体平均产量941.7 g/棒,三潮栽培周期160 d。‘浙林猴2号’是‘常山猴头99号’经化学诱变选育的适宜设施栽培的猴头菇新品种,子实体肉质、无分枝,头状或倒卵形,无柄,菌刺下垂,粗多糖、粗纤维含量高,平均产量达562 g/袋,适宜浙江省自然气候栽培。

关键词: 品种选育 金针菇 香菇 猴头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竹叶黄酮与丁酸钠对仙居鸡抗氧化、免疫功能及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中国畜牧杂志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研究竹叶黄酮(BLF)与包膜丁酸钠(CSB)对仙居鸡抗氧化、免疫功能及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试验选用300只健康的200日龄仙居鸡,随机分成5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15只。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ZNB组在基础日粮中添加40 mg/kg杆菌肽锌,BLF组在基础日粮中添加500 mg/kg BLF,CSB组在基础日粮中添加500 mg/kg CSB,复配组在基础日粮中添加500 mg/kg BLF+500 mg/kg CSB。试验预试期7 d,正试期90 d。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BLF组血清总抗氧化能力(T-AOC)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提高(P<0.05),CSB组血清CAT和复配组SOD、GSH-Px、CAT活性提高(P<0.05)。与对照组相比,BLF组和复配组血清免疫球蛋白A(IgA)含量提高(P<0.05),BLF组、CSB组和复配组血清免疫球蛋白G(IgG)含量提高(P<0.05)。CSB组血清白细胞介素2(IL-2)以及各试验组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含量较对照组均有提高(P<0.05)。与对照组相比,ZNB组、CSB组、复配组血清干扰素-γ(IFN-γ)含量提高(P<0.05)。与对照组相比,BLF组、复配组肝脏铜-锌超氧化物歧化酶(Cu-ZnSOD)、GSH-Px以及BLF组、CSB组、复配组肝脏CAT、硫氧还蛋白还原酶1(TrxR1)mRNA相对表达量提高(P<0.05),ZNB组、BLF组、复配组肝脏金属硫蛋白(MT)mRNA相对表达量降低(P<0.05)。各试验组脾脏IFN-γ和ZNB组、CSB组、复配组脾脏IL-2以及ZNB组脾脏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mRNA相对表达量较对照组均提高(P<0.05)。综上所述,日粮中添加500 mg/kg BLF、500 mg/kg CSB可提高仙居鸡机体抗氧化和免疫功能,调节肝脏抗氧化和脾脏免疫相关基因的表达,BLF与CSB复合添加无协同效应。

关键词: 竹叶黄酮 丁酸钠 仙居鸡 抗氧化 免疫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负载柚皮苷的环糊精-多糖基凝胶球的制备、特性及缓释性的研究

食品工业科技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使柚皮苷具有更好的水溶性和缓释性能,利用羟丙基-β-环糊精对柚皮苷较强的包合能力,先形成水溶性包合物,再以果胶与海藻酸钠复合多糖为载体,利用离子凝胶法诱导形成水凝胶外层,制备柚皮苷-复合多糖水凝胶球.研究了复合多糖浓度、果胶与海藻酸钠质量比、CaCl2质量浓度和柚皮苷添加量对多糖凝胶球机械性能、粒径及载药能力的影响,并以包封率为指标进行优化实验.结果表明,复合多糖浓度为3%,果胶与海藻酸钠质量比为3:1,氯化钙质量浓度为5%,柚皮苷添加量为5.5 mg/mL,制备的凝胶球包封率为68.34%±0.49%.扫描电镜显示,复合多糖凝胶球表面皱缩但结构致密,内部结构疏松多孔;红外光谱结果表明,柚皮苷与羟丙基-β-环糊精形成的包合物被成功包埋在凝胶球中;溶胀和体外模拟消化实验表明复合多糖凝胶球具有一定的pH敏感性和较好的缓释性.本研究制备的复合多糖凝胶球载体,可有效增加柚皮苷的溶解性和提高其生物利用度,并为柑橘黄酮在食品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 柚皮苷 羟丙基-β-环糊精 复合多糖凝胶球 包封率 缓释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技术的柑橘黑点病菌(Diaporthe citri)发育关联代谢物分析

微生物学报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柑橘黑点病是柑橘间座壳菌(Diaporthe citri)引起的真菌性病害,是危害柑橘的重要病害之一,D. citri在生长发育过程中经历菌丝生长(10 d, T1)、分生孢器形成(20 d, T2)和分生孢器产孢(30 d, T3)三个阶段。通过不同发育阶段代谢组分析,挖掘病原菌发育过程中标记物、关键代谢物,为黑点病菌产孢机制、代谢调控等深入研究提供依据。【方法】利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ltra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tandem mass spectrometry, UPLC-MS/MS)技术分析了D. citri发育过程中的代谢变化,采用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PCA)和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orthogonal partial least squares discriminant analysis, OPLS-DA),筛选出了显著差异代谢物并进行了KEGG (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富集分析。【结果】D. citri生长发育的3个阶段共鉴定出1 090种代谢物,基于二重筛选条件(VIP≥1,fold change≥2和fold change≤0.5),T1 vs. T2、T2 vs. T3、T1 vs. T3比较组分别筛选出265、456和580个显著差异代谢物,差异代谢物主要是有机酸、甘油酯类、脂肪酸和氨基酸等物质,病原菌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形态发育与代谢物变化密切相关。亚油酸及其代谢产物[inolenicacid、13-过氧化羟基-9Z,11E-十八碳二烯酸[(±)13-HpODE]、(9S,10E,12Z)-9-羟基十八碳-10,12-二烯酸[9(S)-HODE]、9-氧代-10E,12Z-十八碳二烯酸(9-oxo ODE)、13-氧代-9Z,11E-十八碳二烯酸(13-oxo ODE)、9-过氧化羟基-9Z,11E-十八碳二烯酸[(±)9-HpODE]、9,12,13-三羟基-十八碳单烯酸[9(S),12(S),13(S)-Tri HOME]和(±)9,10-二羟基-12Z-十八碳烯酸(9,10-Di HOME)、γ-linolenic acid]和花生四烯酸及其代谢物[脂氧素B4 (LXB4)、15-酮基-前列腺素F2a (15-keto prostaglandin F2α)、20-羧基-白三烯B4 (20-carboxy LTB4)和15-脱氧-δ12,14-前列腺素J2 (15-deoxy-δ-12,14-PGJ2)]可能与D. citri产孢机制有关。【结论】D. citri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形态发育与代谢物变化密切相关,氧化脂类代谢物(亚油酸及其代谢产物和花生四烯酸及其代谢物)是D. citri产孢的关键代谢物。

关键词: 柑橘黑点病 代谢组分析 代谢物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西瓜新品种‘金裕春’

园艺学报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金裕春’是利用母本S1288,父本S1252杂交选育的西瓜新品种。该品种果实发育期30.8 d,果形球形,平均果形指数1.2。果面绿色有蜡粉,覆深绿狭齿带,果皮厚0.8 cm,果肉黄色,汁液中等,中心折光糖度12.7%。单果质量2.6 kg,保护地产量约30 t·hm~(-2)。该品种口感好,产量高,耐储运。中抗枯萎病和炭疽病。适宜在浙江省春、夏季节种植。

关键词: 西瓜 品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促早栽培对杨梅叶片形态及果实成熟与品质的影响

果树学报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探究促早栽培对杨梅叶片形态、果实成熟与品质的影响.[方法]以东魁和荸荠种杨梅为试材,设置双膜、单膜促早设施及露地三种不同栽培模式,连续监测不同栽培模式中的温度变化,调查试验地区的物候期,比较对应的有效积温和活动积温,并测定叶片表型和果实品质指标.[结果]与露地栽培相比,促早栽培设施中日平均气温和活动积温显著提高,其中双膜栽培作用更明显,活动积温达2592.1℃·d,提高74.3%;设施促早栽培下杨梅物候期和成熟期显著提前,双膜、单膜栽培杨梅成熟期分别比同地区的露地栽培提早40d和22d以上,采收期可长达57 d;设施促早栽培显著提高了单果质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类黄酮含量等指标,商品果率提高1.6倍以上,经济效益显著提高.[结论]杨梅设施促早栽培技术是一种不影响杨梅正常生长,可显著提早成熟期、延长采收期、提升果实品质并大幅提高经济效益的栽培技术.

关键词: 杨梅 促早栽培 果实品质 双膜大棚 单膜大棚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西瓜新品种'丰华18'

园艺学报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西瓜新品种‘丰华18’是以自交系S0933为母本,S1082为父本配组而成的一代杂种。该品种全生育期109 d,果实发育期32.6 d。单果质量6.35 kg,果形高圆,平均果形指数1.1,果面绿,覆深绿齿条带,有腊粉;瓜瓤红色,汁液较多,口感好,肉质酥软,中心折光糖度12.3%。产量约65 t·hm-2,耐储运,中抗枯萎病和炭疽病。适宜在华东生态区浙江省台州地区春夏季露地或大棚种植。

关键词: 西瓜 品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猕猴桃品种在贮藏过程中果实质构的变化

北方园艺 2023 北大核心

摘要:以“徐香”“红阳”“金丽”“华特”和“晚绿”猕猴桃为试材,通过穿刺试验和质地多面分析(TPA)2种测试方法,测定5个猕猴桃品种贮藏过程中的质构参数,分析各质构参数之间的相关性,并提取主成分因子,以期为评价不同品种猕猴桃果实采后质地变化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采收期,“徐香”硬度、内聚性、黏着性、咀嚼性、胶着性等质地参数值最大,“红阳”“金丽”次之,“华特”“晚绿”各质地参数值较小。可食期,不同品种猕猴桃各质地参数均发生了显著性下降,但变化规律也有差别。该时期“华特”果实9个质构参数变化幅度均最小。过熟期,“徐香”“红阳”“金丽”果实各质地参数之间无显著性差异,“华特”果实质地参数值依旧最大,而“晚绿”果皮硬度、果肉硬度、黏着性始终最小,质地最差。相关性分析表明,穿刺质构参数(果皮硬度、果肉硬度、黏着性)与TPA质构参数(TPA硬度、内聚性、弹性、咀嚼性、胶着性、回复性)之间具有显著相关性。主成分分析表明,果肉硬度和内聚性、咀嚼性和弹性、胶着性和黏着性分别作为猕猴桃采收期、可食期和过熟期果实质地品质评价的核心指标。

关键词: 猕猴桃 穿刺测试 TPA测试 主成分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