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不同行距对甜玉米品种粤甜13号的影响
《广东农业科学 》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甜玉米是广东省重要的粮食作物,同时具有水果和蔬菜的应用特性,在农业生产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以粤甜13号为材料,在广东省农业科学院白云基地于2010年8月种植,试验在100、83、67、65、50 cm 5个种植行距和51 000、66 000株/hm22个密度条件下进行,探讨行距和密度对耐密植性甜玉米品种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显示,密度增加,产量显著提高,51 000、66 000株/hm2的平均产量分别为16 297.5、18 088.5 kg/hm2,密度增加15 000株/hm2,平均产量增加1 791.0 kg/hm2。在同一密度下,行距为65 cm时产量最高,51 000、66 000株/hm2密度下的产量分别为20 880.0、21 931.5 kg/hm2,分别比该密度平均产量高28.18%和21.25%,行距为100 cm时产量最低,分别仅为12 567、13 287 kg/hm2。


广州地区甜玉米测土配方施肥指标体系研究
《广东农业科学 》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在对广州地区土壤养分状况进行调查的基础上,通过系统的"3414"试验,建立了相对产量与土壤养分回归方程,从宏观上评价了广州地区甜玉米主产区土壤养分丰缺指标,初步建立了甜玉米施肥指标体系。通过对萝岗、番禺、增城、南沙4个试验点的甜玉米产量与施肥量进行回归分析,建立氮、磷、钾三元二次肥料效应函数:Y=727.83+15.13N-0.28P+11.70K-0.28N2+9.025P2-0.19K2-0.16NP+0.01NK-0.13PK(R2=0.91)。对该回归方程进行显著性检验,P<0.05,表明氮磷钾肥施用量与产量有显著的回归关系,结合单、双因素分析结果,推荐广州地区甜玉米理论每667 m2产1 000 kg的氮、磷、钾肥最佳施肥量约为24、7、19 kg。施肥经济效益分析表明,氮、钾肥的收益在一定范围内与施肥量成正比,磷肥施用量过高会出现负收益现象。施肥经济效应分析结果与三因素效应方程分析结果一致。


镉胁迫下2种钾肥对油麦菜品质及土壤的影响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了Cd胁迫下不同用量的K2SO4和KCl对油麦菜Lactuca sativa L.品质及土壤的影响.结果表明:Cd胁迫下,适量的K2SO4可提高油麦菜产量,降低可食部分Cd含量,同时油麦菜的硝酸盐含量显著增加,营养品质有所降低;而KCl则表现出相反的趋势.随着钾用量水平的提高,K2SO4和KCl均提高了土壤速效K含量,K2SO4对碱解N和有效P含量影响不显著;在施钾(K2O)水平为400 mg/kg时,2种钾肥处理的土壤pH较不施钾处理有显著降低,土壤DTPA-Cd含量则明显增加.总体上看,在降低油麦菜可食部分Cd含量方面K2SO4优于KCl,提高油麦菜营养品质方面则KCl优于K2SO4,但KCl增加土壤DTPA-Cd含量的风险亦大于K2SO4.


土壤水分影响生菜生长和Cd吸收初步研究
《广东农业科学 》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土壤不同水分处理对生菜生物量和Cd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持水量显著影响生菜的生物量,影响生菜地上部和根的Cd含量,且生菜地上部(或根)Cd含量与土壤持水量呈显著负相关,其中土壤持水量从45%提高到75%,生菜地上部Cd含量降低33%;生菜地上部(或根)Cd含量与土壤乙酸铵-Cd含量呈显著正相关,但不同处理生菜地上部Cd含量显著差异不是由土壤乙酸铵-Cd的变化引起的,而是由土壤含水量处理不同造成的。因此,中轻度重金属污染土壤上的叶菜,可以通过调节土壤水分来调控其可食部分中的Cd含量。


糖蜜酒精废液对菜心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广东农业科学 》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糖蜜酒精废液(MAW)是糖厂生产糖蜜酒精中的废糟液,具有丰富的养分。将不同稀释倍数糖蜜酒精废液在菜心生长的3~4叶、7~8叶和抽苔期进行喷施,结果表明糖蜜酒精废液喷施对菜心的产量和品质有一定影响,其中50倍处理产量最高,较清水对照增加14.83%;10倍处理可溶性糖含量最高,比对照增加70.89%;10倍处理硝酸盐含量最低,降低幅度为58.47%。说明糖蜜酒精废液在生产上能够变废为宝,降低菜心施肥成本,促进资源的循环利用,在农用方面有一定的可利用价值。


一季中晚稻-再生稻高产栽培技术研究
《广东农业科学 》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于2008年5~10月以黄华占为试材,在博罗县麻陂镇乾兴农场进行了一季中晚稻-再生稻的不同施氮水平(再生稻每667m2促芽肥设纯N 0、5、7、和9 kg)与留桩高度(离地面20、30、40 cm)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施氮水平的再生稻促芽肥对头季稻(一季中晚稻)和再生稻的穗粒结构和产量没有明显影响;留桩高度对再生稻的产量具有极显著影响,留桩高度40 cm具有极显著的增产效果,增产原因是其较高节位(第3、4节)的穗数和有效穗数较多、结实率较高、千粒重较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