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RNAi靶向GP5基因抑制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在MARC-145细胞中的复制
《中国兽医学报 》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针对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JL/07/SW株GP5基因设计了3个RNA干扰靶位,构建shRNA表达质粒;将转染干扰质粒6 h后的MARC-145细胞接种病毒,并通过Real-time RT-PCR、TCID50、CPE、间接免疫荧光检测(IFA)对所设计的shRNA表达质粒的干扰效果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构建的干扰质粒可以高效抑制PRRSV在MARC-145细胞中的复制,说明GP5基因的这3个干扰靶位可能是PRRSV复制所必需的。本试验为PRRSV复制及基因组功能研究、抗病毒药物开发和转基因动物研究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 RNA干扰 GP5基因


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评价指标研究与系统开发
《灌溉排水学报 》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Delphi-AHP法构建了立项评价指标体系和后评价指标体系,确定了各层次指标权重,评价方法根据指标的性质选用语言化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在此基础上,开发了基于Visual FoxPro开发平台的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评价系统,实现工程基本信息数据管理、工程立项评价和工程后评价等功能。采用该评价系统软件对典型工程实例进行后评价并对评价结果分析比较,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的相关建议,对同类工程的建设与管理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 农村饮水安全 评价指标体系 立项评价 后评价 系统开发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变异株分离鉴定及遗传变异分析
《中国兽医学报 》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从临床"高热综合征"病例分离到1株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orcine reproductive and respiratory syn-drome,PRRSV),经分离培养、血清学鉴定和分子病毒学鉴定,确定为美洲型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并命名为DZ0908。设计了针对病毒Nsp2基因和GP5基因的引物,扩增出目的基因。通过序列比对进行遗传变异分析,该分离株Nsp2基因序列中第483位和第535~563位氨基酸存在缺失,GP5相对保守,该毒株属于PRRSV变异株,为该病毒的进一步研究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 分离鉴定 遗传变异分析


不同龙眼品种果实的耐贮性比较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19个龙眼Dimocarps longanaLour.品种的果实为试材,对品种间耐贮性和评价指标的作用进行了研究,并探讨了质量损失率和商品率的关系.结果表明,19个龙眼品种的果实在低温(5℃)和室温下的耐贮性均有较大差异,部分在室温下较耐贮的品种在低温下耐贮性有所下降.各评价指标在决定龙眼果实耐贮性中的作用和关系,在不同贮藏状态下表现不同,在室温密闭条件下,质量损失率与果实的耐贮性关系不大,霉变率和烂果率是影响贮藏效果的主要原因;在低温密闭条件下,贮藏前期的果皮褐变与后期的果肉自溶腐烂是影响贮藏效果的主要原因.影响好果率的因素主要是烂果率,其次是霉变率.质量损失率与褐变指数无显著相关性,但与商品率显著正相关.


栗实蛾幼虫空间格局及抽样技术研究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对7个板栗园栗实蛾幼虫空间格局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栗实蛾幼虫在板栗园中的分布是遵循负二项分布的聚集分布,其中Iwao的m*-m回归模型为m*=3.532 3+1.071 0m,Taylor幂模型为lgv=0.591 3+1.130 4 lgm.对各聚集度指标的分析结果显示:在板栗园中的栗实蛾幼虫彼此之间互相吸引,分布的基本成分是个体群,个体群为聚集分布,且在任何密度下都是聚集的,聚集强度随着密度的升高而增大.导致栗实蛾幼虫在板栗园中呈聚集分布的原因是由该虫本身的习性和环境共同造成的.栗实蛾幼虫虫口密度调查的最适理论抽样数公式为n=t2/D2(4.532 3/m+0.071 0).


副猪嗜血杆菌广东分离株外膜蛋白P5基因的克隆及蛋白结构预测
《中国兽医学报 》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根据GenBank上发表的副猪嗜血杆菌(HPS)外膜蛋白基因的核苷酸序列设计并合成1对特异性引物,从广东省HPS分离株外膜蛋白P5基因中扩增出与预期设计的1116bp大小相符的片段,将扩增产物连接到pMD18-T载体上,进行序列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克隆出HPS广东分离株的目的基因,核苷酸长为1116bp,共编码371个氨基酸,与已发表的HPS(SH0165)外膜蛋白基因核苷酸序列同源性100%,氨基酸同源性100%。生物学预测分析结果显示,HPS外膜蛋白是一种混合型结构蛋白,含有α-螺旋、β-折叠、β-转角和无规则卷曲,其β-转角和无规则卷曲区域可能形成抗原表位;其N端含有1个信号肽,最佳切割位点在21~22个氨基酸;有15个抗原决定簇;无跨膜区;同源建模分析,未见相似三维结构。
关键词: 副猪嗜血杆菌 外膜蛋白P5基因 基因克隆 蛋白结构预测


毛云芝菌固体发酵产漆酶的分离纯化及酶学性质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作者对毛云芝菌利用桑叶和麸皮固体发酵所产漆酶进行了分离纯化,并研究了纯化后漆酶的酶学性质。将毛云芝菌固体发酵漆酶粗提液通过离心、过滤、大孔树脂脱色、硫酸铵分级盐析、DEAE-Sepharose fast flow层析、Sephadex G-100凝胶过滤层析,结果得到电泳纯的漆酶,纯化倍数15.53,酶活回收率51.21%。用SDS-PAGE测得该酶相对分子质量62 600;该酶反应的最适温度为50℃,在柠檬酸-柠檬酸钠缓冲液中最适pH值为4.0,在醋酸缓冲液中最适pH值3.0;氧化ABTS的Km为0.093 mmol/L,对邻苯二酚的Km为3.71 mmol/L。


PRRSV变异株ORF6基因与IL-18共表达真核质粒的构建及其表达
《中国兽医学报 》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针对白细胞介素18(IL-18)基因和本实验室分离的PRRSVJL/07/SW毒株全基因序列,分别设计了2对特异性引物,扩增出IL-18基因和ORF6基因。将2个目的基因克隆于真核表达载体pEGFP-N1中,成功构建了重组真核质粒pEGFP-ORF6和pEGFP-IL18-ORF6,阳性质粒转染Marc-145细胞进行筛选。通过表达载体在转染细胞中的高效转染,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GFP)快速、准确的反映出阳性质粒在细胞质中的正确表达,再通过SDS-PAGE和Western blot鉴定构建的真核表达质粒pEGFP-IL18-ORF6的正确性。结果表明,ORF6基因和IL-18基因在Macr-145细胞中能有效表达。结论,所构建的真核质粒pEGFP-IL18-ORF6结构正确,能够在Marc-145细胞中高效表达,而且表达产物具有特异免疫学反应。
关键词: PRRSV 真核质粒pEGFP-IL18-ORF6 表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