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北京市农林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北大核心(精确检索)
10008条记录
基于离散余弦变换和区域生长的白粉虱图像分割算法

农业工程学报 2013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图像分割是病虫害自动识别的难点之一,目前大多基于颜色、纹理等信息采用阈值法或聚类法进行分割,简单,易实现,但分割精度较低。该文针对田间开放环境中,不能用颜色、纹理特征有效分割病虫害图像的问题,引入离散余弦变换(discrete cosine transform,DCT),提出用清晰度对病虫害图像进行分割,以提高分割精度。DCT的低频信号表示图像轮廓,高频信号表示图像细节,对于病虫害图像,焦点通常聚集在目标区域,该文提出截断DCT高频信号,再与原图做差的方法以区分清晰部分和模糊部分,然后结合病虫图像局部聚合度较高的特性,利用区域生长方法提取完整目标。采用该算法对白粉虱图像进行分割测试,并与阈值法和GMM方法比较:分割结果中,目标的一致性和边缘的清晰度明显好于阈值法和GMM方法,平均正确分类率为98.49%,分别较R,B,Y空间中阈值法和Y空间中GMM方法分类正确率高2.96%、3.28%、3.24%和9.65%,差异达到显著水平。基于DCT和区域生长的分割算法鲁棒性高,能够有效地将病虫害区域从自然环境中采集的叶片中分离,可用于分割白粉虱图像。

关键词: 图像分割 离散余弦变换 病虫害控制 局部特征 区域生长 白粉虱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LMDI模型的黄淮海地区县域粮食生产影响因素分解

农业工程学报 2013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实现粮食的持续稳定增长是保障区域粮食安全的关键。分解各因素对粮食生产的作用及影响强度,识别其主导因素,对提升粮食产量具有积极意义。该文运用对数平均迪氏分解方法(logarithmic mean weigh division index method,LMDI)建立因素分解模型,定量评价并对比分析1980-2010年间黄淮海地区县域粮食生产变动的区域因素。结果表明,1)1980-2010年间,黄淮海地区粮食产量增加了1.01亿t,县域粮食产量"南高北低"的空间分异格局明显,苏北、皖北、豫东和鲁西地区的粮食增产显著;2)4个因素中,粮食单产对粮食产量变化起到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复种指数次之,而粮作比例和耕地面积在较大程度上抑制了黄淮海地区粮食产量的增加;3)县域粮食生产因素分解结果表明,县域之间在耕地面积、复种指数、粮作比例和粮食单产效应方面存在明显差异。总体而言,粮食单产效应叠加上复种指数效应使苏北、皖北和豫东多数县域粮食总产量显著增加;而粮作比例效应、复种指数效应和粮食单产效应的叠加使鲁西县域的粮食总产量增加明显。

关键词: 粮食 生产 模型 因素分解 LMDI法 黄淮海地区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日光温室三维建模与仿真方法研究

系统仿真学报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三维建模和虚拟现实技术的快速发展为日光温室等农业设施的科技知识推广提供了新的方式。针对目前推广日光温室的现实需求以及缺乏日光温室三维建模和仿真手段的问题,提出日光温室三维建模和仿真方法。设计了完整的温室结构、拓扑、材质和纹理数据库,利用基于参数模板的层次化参数驱动建模方法建立逼真的日光温室三维模型,进而整合温室建造、机械设施以及植物生长模型实现整个温室场景的自动仿真和真实感绘制。建立的日光温室三维可视化系统包含知识数据库、三维建模、真实感绘制和动画仿真等模块,具有良好的互动性和沉浸感,有利于日光温室的知识的深入推广和应用。

关键词: 日光温室 三维可视化 知识数据库 参数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高肥料投入条件下不同污泥用量对油菜生长及品质的影响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盆栽试验,研究高肥料投入条件下,不同污泥施用量对油菜生长及品质的影响。试验设计为不施肥空白对照(CK)、常规施肥(CF)、施用城市污泥减量替代磷肥(SL1)、施用城市污泥等量替代磷肥(SL2)、施用城市污泥高量替代磷肥(SL3)5个处理,重复4次。研究结果显示,适宜的污泥用量可以显著提高油菜产量和根重,并能降低植株体内硝酸盐含量,污泥处理较常规施肥处理产量增加10.12%~55.36%,地上部植株硝酸盐含量降低10.39%~20.57%。但在提高油菜还原型Vc、全氮、全钾含量方面效果不明显。

关键词: 城市污泥 油菜 产量 品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京科968的灌浆特征与产量性能分析

玉米科学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京科968为材料,采用春播、夏播2种播期,设置45 000、60 000、75 000株/hm2共3种密度处理,对其灌浆特征与产量性能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粒重与灌浆速率最大时的生长量(Wmax)、最大灌浆速率(Gmax)、活跃灌浆天数(P)呈极显著正相关,与达到最大灌浆速率的天数(Tmax)、灌浆起始势(R0)呈显著或极显著负相关。平均叶面积指数、穗数、产量与密度呈正相关;平均净同化率、穗粒数、千粒重与密度呈负相关;平均叶面积指数与穗数与产量都呈极显著正相关。

关键词: 玉米 灌浆特征 产量性能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小白菜(油菜)杂交种子生产的技术要求

中国蔬菜 2013 北大核心

摘要:小白菜与大白菜的制种技术有相似性,但也有差异。多数种植户具有繁育大白菜杂交种的经验,在繁育小白菜杂交种时,对苗床中生长的幼苗不敢提早放风、尽早炼苗,导致幼苗徒长、生长过旺。实际上,小白菜繁种株的耐寒力较强,只要幼苗炼好,即使定植后遇到大雪,也不会造成严重损失。小白菜与大白菜繁种技术的差异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中国草地主要有毒植物及其防控技术

草地学报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草原是我国牧区居民生存与发展的基础。近些年来,由于人为和自然因素,草地退化日趋严重,对畜牧业可持续发展造成很大影响。草地毒草化是草地退化的一个重要特征。本文综述了我国天然草地主要毒草的种类与分布,以及毒草防控技术的发展现状。中国草地约有有毒植物140科,1300种;其中危害严重的23种,主要为疯草(黄芪属(Astragalus sp.)和棘豆属(Oxytropis sp.)毒草)、醉马草(Achnatherum inebrians)和狼毒(Stellera chamaejasme)。这些毒草在我国主要的温带天然草地青海、西藏、新疆和内蒙古均有分布,造成的损失约占整个畜牧业损失的80%。有效控制毒草蔓延和灾害的发生,恢复草地生态系统是关键,这需要构建以生态治理为核心、化学和机械防控为补充的毒草灾害综合防控技术体系。

关键词: 草地 毒草 防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空间信息的农作物苗情监测系统

农业现代化研究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大面积、无损的农作物苗情监测为目标,采用GIS、RS、GPS等空间信息技术,结合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设计开发了基于空间信息的农作物苗情监测系统。在前人研究基础上,筛选了能够表征作物长势、产量和品质的农学参量及遥感植被指数,提供自定义监测预报模型的方式实现对农作物长势、产量及品质监测。最终,以2012年北京地区冬小麦长势监测为例,展示了农作物长势分析过程,获得了同实际情况相吻合的监测结果。

关键词: 农作物 苗情监测 空间信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湖北省长阳县十字花科蔬菜根肿病菌生理小种鉴定及抗源筛选

中国蔬菜 2013 北大核心

摘要:采用Williams鉴别系统对采集自湖北省长阳县的高山大白菜、甘蓝、萝卜根肿病菌进行生理小种鉴定,发现侵染湖北省长阳县高山十字花科蔬菜的根肿病菌致病力强,为4号生理小种.用此根肿病菌对44个大白菜品种和46个大白菜自交系进行苗期接种鉴定,筛选出4个抗病品种和14个抗病自交系.

关键词: 大白菜 根肿病 生理小种 湖北省长阳县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生物有机肥在穴盘育苗中的应用

中国蔬菜 2013 北大核心

摘要:穴盘育苗中使用生物有机肥,除了要具备营养、温度和水分等条件外,还要避免与杀菌剂、杀虫剂混用,与育苗专用肥联合使用效果好。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