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福建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3441条记录
4种杀虫剂对蘑菇迟眼蕈蚊的药效及其对双孢蘑菇的安全性评价

热带作物学报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4种杀虫剂对双孢蘑菇(Agaricus bisporus)室内菌丝生长的安全性,并通过田间试验评价4种杀虫剂对蘑菇迟眼蕈蚊的药效及其对双孢蘑菇生长的安全性。室内安全性测定结果表明,噻虫嗪、吡虫啉对双孢蘑菇的菌丝生长抑制率较低,室内安全性较高;高效氯氰菊酯、阿维菌素对菌丝具有极强的生长抑制作用,室内安全性低。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噻虫嗪41.67~125 mg/L和吡虫啉116.67~583.33 mg/L处理对蘑菇迟眼蕈蚊具有良好的田间控制效果,除了药后3 d具有轻度药害,对双孢蘑菇生长无其它明显的不良影响,具有显著的保产作用,对双孢蘑菇的田间安全性高,可以作为防治蘑菇迟眼蕈蚊的药剂使用;高效氯氰菊酯60~105 mg/L、阿维菌素24~42 mg/L虽然对迟眼蕈蚊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但是对蘑菇造成了严重药害,并对蘑菇产量造成损失,因此,高效氯氰菊酯和阿维菌素对双孢蘑菇的田间安全性低,不宜选择高效氯氰菊酯和阿维菌素对蘑菇菌丝及子实体直接施药方式进行害虫防治。

关键词: 杀虫剂 双孢蘑菇 迟眼蕈蚊 药效 安全性 评价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套袋时期对黄金蜜柚果实外观和内质的影响

中国南方果树 2016 北大核心

摘要:为了探索福建省平和县栽培的黄金蜜柚的适宜套袋时期,于2014年5—9月每月的16日或17日分别采用外黄内黑双层柚果专用纸袋对黄金蜜柚进行套袋,10月中旬采果后系统评价不同时间套袋果实的外观和内质。结果表明,7—8月开始套袋的果实,果面着色均匀,光洁美观,裂瓣和汁胞木质化程度稍低,酸糖含量适中,品质较好。

关键词: 黄金蜜柚 套袋时间 果实外观 品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实施生态循环农业与山区精准扶贫联动发展的技术对策思考

农业科技管理 2016

摘要:实施生态循环农业战略是中国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方向,其主要内涵是合理构建循环农业模式,充分利用农业废弃物,提高资源利用率与污染防控率,实现增产增收与保护生态的双赢目标。在山区农村发展现代生态循环农业,不但生态条件优越,而且发展潜力巨大。优化构建现代生态循环农业模式,有利于精准扶贫发展战略实施。文章结合福建省生态循环农业与精准扶贫的实际,因地制宜地提出了构建山区立体种养型绿色家庭农场模式与集成创新实用配套技术;构建山地生态果茶园优化模式与特色扶贫产业促进技术集成推广;研发高效设施农业系列装备与精准扶贫科技产业园区创立及经营;农牧菌业链接与废弃物资源化循环利用技术体系构建及集成推广;南方红壤区水土流失有效防控与生态修复驱动支撑技术集成应用等技术对策。

关键词: 生态循环农业 精准扶贫 联动发展 战略思考 对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微生物多糖胶质高产菌株的筛选与鉴定

食品科学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观察多糖胶质性状及以多糖胶质产量为指标进行初筛,从22株可产多糖胶质的菌株中筛选获得一株多糖胶质的高产菌,多糖胶质产量为8.65 g/L;通过16S r DNA序列的同源性分析鉴定为地毯草黄单胞菌(Xanthomonas axonopodis)FJAT-10151。通过形态学观察、生理生化实验、革兰氏染色法鉴定该菌株为革兰氏阴性菌株,菌落较小、圆形、淡黄色、表面光滑且湿润、微隆、边缘整齐、不透明、具有迁移性。通过水提醇沉法从其发酵液中提取多糖胶质,利用苯酚-硫酸法、咔唑法、考马斯亮蓝法测定多糖胶质中中性糖、酸性糖、蛋白质的含量,分别为36.81%、8.90%、15.27%。所产的粗多糖胶质经Sevag法除蛋白,通过完全酸水解、糖腈乙酸酯衍生化以及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er,GC-MS)研究分析表明,该多糖胶质的单糖组分含葡萄糖和甘露糖,物质的量比为1∶1.12。通过红外光谱、紫外光谱、GC-MS等手段初步鉴定该多糖胶质为黄原胶。通过黏度及质构剖面分析法(texture profile analysis,TPA)对该多糖胶质的凝胶特性进行研究,1 g/100 m L多糖胶质溶液在60 r/min条件下的黏度为408 m Pa·s。TPA测试结果表明,与购买的结冷胶、黄原胶相比,本研究得到的黄原胶硬度小,弹性和黏着性较好,胶黏性和咀嚼性最好。研究表明该株地毯草黄单胞菌具有较大的潜在应用价值。

关键词: 地毯草黄单胞菌 黄原胶 胶黏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茄子新品种“福茄6号”选育技术

吉林农业 2016

摘要:"福茄6号"茄子新品种是福建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以05-6-1为母本、05-13为父本育成的杂交一代品种。该品种生长势强,始花节位9~10节,果实长条形,果长30~35厘米,果径3.0~3.5厘米,单果重130~150克。瓜鲜紫红色,果面光滑,肉色白色,商品性好,每亩产量3000公斤左右。

关键词: 茄子 福茄6号 杂种一代 选育 特征特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狼尾草对沼液中镉的响应及富集效果研究

安全与环境学报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针对狼尾草消纳含重金属Cd的沼液后作为饲料再次利用可能存在二次污染风险的问题,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用含Cd的沼液浇灌对狼尾草生长的影响及Cd在植株中的分布状况。结果表明,含低浓度Cd的沼液促进了"闽牧6号"狼尾草的生长,提高了狼尾草茎、叶的N、P、K含量;人为添加Cd到沼液中显著抑制了狼尾草的生长,植株中N、P、K的吸收也受到抑制,对P、K的抑制效应更显著。Cd主要分布在狼尾草的根部,其次为茎和叶,狼尾草植株Cd质量比和含量均随沼液施用量增加而增加。未添加Cd的沼液浇灌后,所有处理的生物富集系数均大于1,Z750处理植株Cd质量比显著高于其他处理,且大于国标中饲料对Cd的最高添加限量2 mg/kg。人为添加Cd到沼液中,狼尾草植株Cd质量比和含量显著提高,且均显著高于对照。研究表明,"闽牧6号"狼尾草植株有积累Cd的潜能,可用于低浓度Cd污染土壤的生物修复,但循环再利用存在二次污染的风险。

关键词: 环境学 重金属镉 沼液 “闽牧6号”狼尾草 二次污染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舍饲福清山羊公羊尿结石的诊治

福建畜牧兽医 2016

摘要:福建省山羊养殖模式由放牧转变为舍饲圈养的趋势日益明显,而尿结石是舍饲圈养山羊的常见疾病之一。本文介绍一例舍饲圈养福清山羊尿结石的诊治情况,以期为今后福建省舍饲山羊尿结石的防治提供参考。

关键词: 福清山羊 舍饲圈养 尿结石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龙眼种质资源种子性状多样性分析

福建农业学报 2016 北大核心

摘要:对121份龙眼种质资源种子13个性状进行鉴定。结果表明:种子13个性状的变异系数4.6%~21.1%,其中种子重、种脐长度、种脐宽度、种脐宽度/种子横径、种子占果实质量的比率等5个性状的变异较大,变异系数均大于10%;来源于越南的龙眼种子最重,泰国的龙眼种子占果实质量的比率最小、可食率最高;种子重、种子纵径、种子横径、种子侧径、种脐长度、种脐宽度与单果重间均呈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种子占果实质量的比率与单果重、可食率间呈极显著的负相关关系;主成分分析表明,13个性状可简化为种子大小、种脐大小、种子形状、种顶面观形状等4个因子。

关键词: 龙眼 种质资源 种子 性状 多样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成熟度‘贵妃’枇杷果实色泽与糖酸含量关系

热带作物学报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色差计测量不同成熟度‘贵妃’枇杷果实的色泽,并分析其与果实糖、酸含量的关系。试验结果表明:枇杷果实色差参数L*、H°值随成熟度的增加而逐渐降低,a*值则相反,成熟度间的b*、C*值差异不显著。不同成熟度果实的糖酸含量差异显著,其中7成熟至9成熟期间是变化最明显时期。相关分析表明:色差参数L*、a*、H°值均与果实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总酸含量和糖酸比存在显著或极显著相关关系,认为色差参数L*、a*、H°值可作为枇杷成熟度判定指标,果实完全成熟时‘贵妃’枇杷果皮色差参数L*、a*和H°值分别达到63.00、11.00和74.00,为枇杷果实采收期的确定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 枇杷 成熟度 色差 果实色泽 糖酸含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推动传统生态农业转型升级与跨越发展的对策研究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传统生态农业发展面临新的挑战,建设现代化的区域生态农业无疑是一种新的探索,其核心的要义就是立足新的起点,充分发挥乡村良好的环境与资源优势,促进农业产业生态化与生态农业产业化,同时赋予精耕细作的传统生态农业的新内涵,着力提高"五化"水平与全面提升"五率"效应,即提高规模化开发、机械化劳动、标准化生产、信息化经营、智能化管理水平;提升土地产出率、劳动生产率、资源利用率、产品优质率、污染防控率。以此形成以"高产、优质、高效、安全、生态"为基本内核的区域现代生态农业发展新格局,引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与富有区域特色的绿色家园建设。本文分析了创立并完善生态农业经济园区的技术经营体系的发展前景;阐述了构建并提升现代循环农业集成技术与开发体系的具体举措;提出了加快推进乡村传统生态农业转型升级若干对策。

关键词: 生态农业 转型升级 主要思路 发展对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