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福建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3441条记录
亚热带果园生态系统碳吸存机理与碳汇经营技术

中国科技成果 2016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鸭疫里默氏菌噬菌体裂解酶的原核表达

中国农学通报 2016 CSCD

摘要:为了原核表达鸭疫里默氏菌噬菌体RAP44的裂解酶基因,以噬菌体RAP44的基因组为模板,用PCR方法扩增裂解酶基因,与表达载体p GEX-6P-1连接,将重组质粒转化至大肠杆菌BL21(DE3)中表达,利用谷胱甘肽-Sepharose 4B亲和柱纯化表达蛋白。结果成功构建了表达载体p GEX-N,转化菌经IPTG诱导后成功表达出了分子量约为37 k D的可溶性重组蛋白。本研究获得了纯化的鸭疫里默氏菌噬菌体裂解酶重组蛋白,为裂解酶的功能研究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 鸭疫里默氏菌 噬菌体 裂解酶 原核表达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中国农业清洁生产的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

中国农学通报 2016

摘要:农业清洁生产是农业发展的一种新模式,其目的是通过生产和使用清洁能源和原料,改善管理和监控体系,减少农产品生产过程中的各种污染,以满足农业生产的需要。介绍了农业清洁生产的概念及背景意义、农业清洁生产的目标,以美国、欧盟国家和日本为例介绍了国外农业清洁生产的发展现状,从种植业和畜牧业两方面阐述了中国农业清洁生产的发展现状,提出中国农业清洁生产存在的问题:(1)法律法规不完善,政策制定缺乏充分认知和参与;(2)政策扶持力度不够,资金投入不足;(3)清洁生产技术规范不统一、推广机制不完善。最后提出中国农业清洁生产的对策:(1)加大对农业清洁生产的宣传,树立社会公众的清洁生产意识;(2)加强对农业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3)大力促进农业企业的清洁生产,从更深层解决污染防治问题;(4)加强畜牧业清洁生产工作,调整产业结构;(5)增强农产品安全意识,加大对高品质农产品生产的扶持力度。

关键词: 农业清洁生产 种植业 畜禽养殖业 发展现状 对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茶树品种(品系)芽叶色泽表型遗传数量分类研究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探讨茶树春梢芽叶色泽的数量遗传特性,应用色差仪测定68份茶树品种(品系)春梢芽叶的色泽表型值并进行数量分类研究。结果表明,对叶色差异度较高的第1叶位L~*、a~*、b~*、C、H值进行分层聚类分析,可将芽叶色泽划分为紫色系、黄色系和绿色系等7个色系。色系分类与CIELab颜色体系的对应性较强,色系划分符合茶树品种(品系)叶色表型特点。茶树品系的叶色表型较丰富,叶色在L~*、a~*、b~*值三维坐标空间整体呈带域分布,色系由紫色系、紫红色系、紫绿色系向黄色系、黄绿色系、绿色系变化。春梢芽叶色泽表型数据的遗传数量分类与色系判定为茶树特异芽叶色泽育种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 茶树 芽叶色泽 表型性状 数量分类 分层聚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光照对家兔繁殖的影响及其控制

中国畜禽种业 2016

摘要:光照是家兔环境因素的重要组成部分,可通过视觉器官影响家兔的生理机能和生产性能,是保持良好生产必不可少的条件之一。本文从光照的概念、光照的影响途径、光照对家兔繁殖的影响及其合理控制作一简单概述。

关键词: 家兔 光照 繁殖 生理 同期发育 生产性能 综述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去除猪场沼液重金属Pb(Ⅱ)的离子印迹膜制备及其应用

福建农业学报 2016

摘要:应用羧甲基纤维素钠(CMC)和聚乙烯醇(PVA)等基材制备Pb(Ⅱ)离子印迹膜,开展该印迹膜去除猪场沼液重金属铅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Pb(Ⅱ)离子印迹膜具有疏松沟壑状的膜结构,内部存在许多规则的约0.24nm左右的空腔结构,与Pb(Ⅱ)的尺寸相匹配;印迹后的Pb(Ⅱ)-ⅡM表面的亲水性能得到明显改善,这有利于水中金属离子Pb(Ⅱ)与膜表面印迹位点的结合;Pb(Ⅱ)-ⅡM对各种金属离子的选择渗透顺序为Pb(Ⅱ)>Zn(Ⅱ)>Cu(Ⅱ)>Cd(Ⅱ)>Co(Ⅱ),对铅离子具有良好的选择渗透性能。该铅离子印迹膜对福建省3家猪场沼液重金属铅的去除率为93%~95%,沼液出水均达到《无公害食品蔬菜产地环境条件》标准。

关键词: 铅离子印迹膜 猪场沼液 重金属铅 选择渗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牛樟芝菌丝体和子实体三萜含量测定及Se和Mvd基因表达分析

西南农业学报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探讨牛樟芝子实体和不同培养时期的菌丝体中三萜含量及鲨烯环氧酶基因(Se)和甲羟戊酸焦磷酸脱羧酶基因(Mvd)的表达情况,采用香草醛-冰醋酸法测定菌丝体和子实体的三萜含量,并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分析甲羟戊酸途径(MVA)中Se和Mvd基因表达水平。结果表明,随着培养时间的推移,当生长至21 d时牛樟芝菌丝体干重逐渐趋于稳定。当培养时间小于28 d时,菌丝体中三萜含量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增加,且28 d时菌丝体的三萜含量最高,达(39.192±2.025)mg/g,仅次于牛樟芝子实体三萜含量(49.391±2.675)mg/g,玉米芯栽培的牛樟芝子实体三萜含量最低,为(11.530±0.733)mg/g,各样品间三萜含量差异达到显著水平(P<0.05)。qRT-PCR分析结果表明,培养7 d的菌丝体中Se和Mvd的表达量均为最高,但随着培养时间的继续延长而呈现下降趋势;牛樟芝子实体中Se和Mvd的表达量均较低,与培养28~42 d的菌丝体表达量相当。本研究结果表明牛樟芝的三萜含量可能与其合成途径中相关基因的表达量、培养条件和累积时间有关。

关键词: 三萜 实时荧光定量PCR 鲨烯环氧酶 甲羟戊酸焦磷酸脱羧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金龟子绿僵菌与4种植物源农药的相容性研究

茶叶学报 2016

摘要:为了明确杀虫真菌绿僵菌与常用的植物源农药之间的相容性,本研究测定了4种植物源农药(苦参碱、鱼藤酮、印楝素和除虫菊素)对绿僵菌Ma41孢子萌发、菌丝生长及产孢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除虫菊素与绿僵菌的相容性最好,虽然在常用浓度下,对孢子萌发抑制率和产孢量抑制率分别为51.95%和44.50%,但在亚致死浓度和次亚致死浓度下,对孢子萌发、菌丝生长和产孢的抑制作用都较弱。苦参碱与绿僵菌也有较好的相容性,虽然在常用浓度和亚致死浓度下,对绿僵菌产孢的抑制率达66.08%和55.84%,但在3种试验浓度下,其对孢子萌发和菌丝生长的抑制作用都较小。此外,鱼藤酮和印楝素与绿僵菌的相容性差。

关键词: 金龟子绿僵菌 植物源农药 除虫菊素 苦参碱 相容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转基因技术与转基因植物

福建农业 2016

摘要:转基因技术是现代生物技术的核心,运用转基因技术培育高产、优质、多抗、高效的新品种,能够降低农药、肥料投入,对缓解资源约束、保护生态环境、改善产品品质、拓展农业功能等具有重要作用。目前,世界许多国家把转基因生物技术作为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战略选择,转基因技术已经成为各国抢占科技制高点、增强农业国际竞争力的战略重点。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解决13亿人口的吃饭问题始终是头等大事。在工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农业科技重点研发方向与协同创新的对策思考——以福建省为例

福建农业科技 2016

摘要:在调研农业科研院所建设与发展规划的基础上,结合福建省特色现代农业发展实际,简要阐述了农业科技创新重点研发方向;围绕影响和制约全省特色现代农业发展的粮食安全、绿色发展、污染治理、食品安全和设施农业等领域的重大关键技术难题,探讨8项农业科技重点攻关工程的发展思路,提出深入开展协同创新与合作攻关的对策;从农业科研管理视角,提出进一步实施管理机制创新的若干建议。

关键词: 农业科技 协同创新 研发方向 发展对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