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全膜双垄沟播玉米平衡施肥技术研究
《甘肃农业科技 》 2011
摘要:以沈单16号为指示品种,研究了甘肃省陇东旱区玉米全膜双垄沟播栽培条件下平衡施肥的效应,结果表明,当氮磷钾肥(N-P2O5-K2O)的用量分别为200、200、125 kg/hm2时,玉米折合产量为13 806 kg/hm2,分别较对照、OPT增产13.28%、1.00%,产值为26 232元/hm2,分别较对照、OPT增加3 077元/hm2和259元/hm2,但纯收益最高,为23 692元/hm2,分别较对照、OPT增加537元/hm2和1 129元/hm2,可作为陇东旱区玉米平衡施肥方案。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氮素对兰州百合产量、养分累积和品质的影响
《草业学报 》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在大田旱作条件下,通过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施用磷肥(P2O5)150kg/hm2、钾肥(K2O)225kg/hm2的基础上,不同施氮水平(0,75,150,225kg/hm2;N0,N75,N150,N225)对兰州百合产量、养分吸收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一年、二年、三年生兰州百合产量年增长幅度分别为(51.69±25.76)%、(110.71±40.85)%、(88.29±21.45)%,增幅最大为第2年,其次是第3年。兰州百合总糖、粗淀粉和水溶性糖总体均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而下降,粗纤维和粗蛋白含量随着施氮量的增加呈先升后降再升高的变化趋势,其中施氮条件下百合粗蛋白含量均高于N0,而水溶性糖含量均低于N0。当施氮量为75kg/hm2时,总糖和粗淀粉含量比N0显著提高(增幅3.3%和5.1%,P<0.05)。当施氮量为225kg/hm2时,水溶性糖含量较N0下降显著(降幅6.2%,P<0.05)。当施氮量为75kg/hm2时,粗蛋白含量比N0极显著提高(增幅20.3%,P<0.01),而当施氮量为225kg/hm2时,比N0提高显著(增幅37.9%,P<0.05)。氮肥施用量是影响兰州百合产量和品质的主要因素之一。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凉州区啤酒大麦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甘肃农业科技 》 2011
摘要:武威市凉州区光热资源丰富,昼夜温差大,土地肥沃,宜耕性好,有利于啤酒大麦生长,生产的啤酒大麦不仅籽粒饱满、千粒重大,而且皮薄、色浅,蛋白质含量在11%~12%,发芽率≥95%,深受国内厂商的青睐。但常常因为春季干旱、多风、低温,夏秋季高温集中降水,导致啤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陇蜜9号”桃优质高效栽培技术
《北方园艺 》 2011 北大核心
摘要:"陇蜜9号"桃是甘肃省农科院林果花卉研究所近年选育的优质中熟鲜食桃新品种,该品种在甘肃省大部分桃产区栽培主要表现为丰产、大果,果实近全红,果实品质优,中熟、耐贮运,适应性和抗逆性均较强。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根型苜蓿根系对低温胁迫的响应及其抗寒性评价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解不同根型苜蓿在越冬期根系对低温胁迫的响应特征及其抗寒性强弱,本研究以根茎型"清水"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 L.cv."Qingshui")、根蘖型"甘农2号"杂花苜蓿(M.varia Martin.cv."Gannong No.2")和直根型"陇东"紫花苜蓿(M.sativa L.cv."Longdong")为材料,于2009年9月15日、10月15日、12月15日,2010年1月15日、3月15日在甘肃天水、榆中和武威3个生态区,对自然降温、升温过程中苜蓿根系脯氨酸、可溶性蛋白质、可溶性糖和丙二醛(MDA)含量及过氧化氢酶(CA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6项生理指标的动态变化进行监测。结果表明,在3个生态区,3类根型苜蓿根系MDA含量随气温的变化均呈先升高后降低再升高的变化趋势;脯氨酸、可溶性糖含量和CAT活性均随气温的下降而增加,随气温升高而减少;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和SOD活性在不同生态区的不同品种间随气温的变化规律不同。应用隶属函数法进行抗寒性综合评判,不同根型苜蓿抗寒性强弱顺序为:根茎型"清水"紫花苜蓿>根蘖型"甘农2号"杂花苜蓿>直根型"陇东"紫花苜蓿;同一品种在不同生态区抗寒性强弱顺序为:榆中>武威>天水,与所在地的海拔呈显著正相关。
关键词: 苜蓿 根型 生态区 低温胁迫 自然降温 抗寒性 生理指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红蓼提取物对13种农业害虫触杀活性的研究
《草业学报 》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关于红蓼提取物对农业害虫的触杀活性,国内外研究甚少。研究红蓼提取物对害虫的触杀活性,可为利用该植物研制新型植物源杀虫剂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采用浸渍法测定了红蓼提取物对害虫的触杀活性,结果表明,红蓼种子乙酸乙酯萃取物对粘虫、菜粉蝶、棉铃虫、甘蓝夜蛾、甜菜夜蛾和小地老虎4~5龄幼虫具有很强的触杀活性,在16.80 g/L浓度下的校正死亡率在87.50%~100%;对小菜蛾3龄幼虫也具有很强的触杀活性,在21.00g/L浓度下的校正死亡率为92.85%;秋季茎秆乙酸乙酯萃取物对菜粉蝶4龄幼虫和粘虫5龄幼虫具有很强和较强的触杀活性,在33.60 g/L浓度下的校正死亡率分别为100%和59.20%。盛花期茎秆石油醚粗提物对棉蚜具有较强的触杀活性,在0.27 g/L浓度下的校正死亡率为51.65%。盛花期花石油醚和甲醇粗提物对朱砂叶螨具有很强的触杀活性,在0.13和1.15 g/L浓度下的校正死亡率均高达100%。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双孢蘑菇侵染性病害防治化学药剂筛选
《中国食用菌 》 2011 北大核心
摘要:对双孢蘑菇侵染性病害防治中的5种化学药剂进行了筛选。结果表明,药剂喷施培养料和喷施覆土均有一定的防病作用,但施用时期不同、浓度不同效果差异较大。喷施培养料以50%多菌灵.硫可湿性粉剂1∶(1 000~1 500)倍液、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1∶2 400倍液、30%百.福可湿性粉剂1∶2 000倍液,菌丝生长健壮、防病效果好、出菇早、出菇整齐、产量高,产量较喷施清水的对照提高2.4%~12.2%;喷施覆土以30%百.福可湿性粉剂1∶(1 600~2 400)倍液、70%福.甲硫.硫可湿性粉剂1∶(1 500~2 000)倍液,菌丝生长健壮、防病效果好、出菇早、出菇整齐、产量高,产量较对照提高31.6%~48.7%。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陇东旱塬区果园节水抗旱技术
《甘肃农业科技 》 2011
摘要:甘肃陇东旱塬地区具有土层深厚,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无化学污染等优越条件,所产果品以色泽艳丽、糖度高、风味浓郁而著称,是生产绿色果品的理想区域,已成为我国著名的优质苹果、梨生产基地之一。但由于降水及灌溉条件的限制,果园水分高效利用难度增大,水分已成为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