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陇蜜9号桃优质高效栽培技术
《山西果树 》 2011
摘要:陇蜜9号桃是甘肃省农业科学院林果花卉研究所近年选育的优质中熟鲜食桃新品种。该品种在我省大部分桃产区栽培表现为丰产,大果,果实近全红,品质优,中熟,耐贮运,适应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鲜切苹果褐变抑制的研究
《中国食物与营养 》 2011
摘要:以柠檬酸、氯化钠、乙二胺四乙酸二钠、D-异抗坏血酸钠对鲜切苹果进行独立及复合护色处理。结果表明,4种试剂复合的效果优于单独处理,采用L16(45)正交试验,利用各种护色剂的协同作用,得到一种替代亚硫酸盐的新型复合护色液:1.00%柠檬酸+0.80%氯化钠+0.16%乙二胺四乙酸二钠+0.50%D-异抗坏血酸钠。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玉米新品种陇单7号高产制种技术
《中国种业 》 2011
摘要:玉米是甘肃省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近几年由于全膜双垄沟播技术的实施,解决了甘肃省旱作农业区玉米种植和提高玉米产量的难题,加速了玉米产业的飞跃发展。由于全省的气候条件比较复杂,不同生态区对玉米品种要求不同,决定了甘肃省玉米品种类型的多样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水氮互作对春小麦植株养分含量及产量的影响
《西北农业学报 》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春小麦宁春4号为材料,采用随机区组设计,研究水氮互作对春小麦植株养分含量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在丰水和干旱条件下,小麦叶片的全N含量表现为高氮处理>中氮处理>不施氮处理;在严重干旱条件下,中氮处理的最高;在拔节期和灌浆期,高氮处理的却最低。表明施氮能提高小麦对氮素的吸收积累,改善其分配状况。(2)与不施氮相比,施氮能提高植株磷素积累量,中度干旱条件下,扬花期对照和中氮处理小麦植株含磷量显著高于高氮处理;严重干旱下,灌浆期中氮处理的小麦植株含磷量最高,但其他生育期均以高氮处理为最高;中氮条件下,拔节期和抽穗期中度干旱的小麦植株全磷含量最低,而扬花期中度干旱的最高,灌浆期随着水分胁迫的加剧而减小;高氮条件下,扬花期小麦植株全磷含量为严重干旱的最高,灌浆期中度干旱的最高。(3)在氮素一定的条件下,随着干旱胁迫的加剧,小麦植株全K含量减小;3个水分条件下,小麦叶片含钾量无明显差异。千粒质量、穗粒数和穗粒质量均以高氮处理最大;3种氮素营养水平下,小麦千粒质量和每盆穗粒质量均是中度干旱的最高。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石羊河流域主要作物的需水量及需水规律的研究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试验于2008年在甘肃武威进行,采用水量平衡法在充分灌溉的条件下研究了石羊河流域春小麦、春玉米、制种油葵、色素辣椒、小麦/玉米带田等5种作物的需水量及需水规律,并根据作物生育期需水规律提出了适宜的灌溉制度。试验结果表明,春小麦全生育期需水量为480.5 mm,需水关键期为拔节期和抽穗开花期;春玉米需水量为569.0 mm,需水关键期为拔节期、大喇叭口期和灌浆期;制种油葵需水量291 mm,需水关键期为现蕾期和开花期;色素辣椒需水量为395.8 mm,需水关键期为坐果期和膨大期;小麦/玉米带田需水量为636.4 mm,需水关键期为小麦拔节期即玉米壮苗期、小麦孕穗期即玉米拔节期。春小麦、春玉米、制种油葵、色素辣椒、小麦/玉米带田适宜的灌水次数分别为:4次、5次、2次、5次和6次。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叶面喷施沼液对温室油桃光合特性的影响
《果树学报 》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温室栽培4 a生艳光油桃为试材,研究了喷施沼液对油桃光合特性的影响。喷施沼液后,油桃叶片叶绿素(a+b)、叶绿素a、叶绿素b含量、光饱和时的光合速率(Pn)均升高,喷施75%沼液的处理与对照相比叶绿素(a+b)、叶绿素a、叶绿素b含量、光饱和时的光合速率(Pn)分别升高9%、20.3%、50%、8.7%;光合作用的光补偿点(LCP)和表观量子产额(AQY)变化不大;CO2补偿点(CCP)降低,喷施75%沼液与对照相比降低5%;而CO2饱和点(CSP)、CO2饱和时的光合速率(Amax)以及羧化效率(CE)升高,喷施75%沼液与对照相比分别升高21%、12%和57%;净光合日变化曲线为"双峰曲线";喷施沼液后外围功能叶片日累积光合产物明显增加,喷施75%沼液的处理与对照相比提高了35%;另外喷施沼液提高了油桃叶片水分利用率(WUE)、气孔导度(Gs)和蒸腾速率(Tr),降低了中午时的气孔限制值,延缓了"光午休"现象。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