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甘肃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8423条记录
应用real-time PCR定量检测田间小麦条锈菌潜伏侵染的研究

植物病理学报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快速、及时地定量检测处于潜育状态下的小麦条锈菌菌量,本研究于2009-2010年实施田间试验,在北京和甘肃各设3个试验小区,将小区分割成1 m×1 m或1.5 m×1.5 m的小格。初春刚返青叶片出现症状前,在每小格内采集30片叶,提取叶片基因组DNA,应用已建立的real-time PCR定量测定方法,计算每个样本的分子病情指数(molecular-detected disease index,MDI)。在本试验的天气条件和试验设计下,采样10 d后,调查田间标记采样点的发病情况,计算病情指数DI,比较MDI和DI的关系,建立回归模型。结果表明:甘肃甘谷3个试验小区的MDI和DI存在极显著的相关性(R12=0.8136,R2=0.8845,R32=0.5928);北京上庄3个试验小区的MDI和DI也存在极显著的相关性(R21=0.7423,R2=0.5784,R32=0.8584)。本研究证明了应用分子生物学方法可估测小麦条锈病潜育侵染程度的可能性,为建立分子定量测定田间潜育侵染量系统提供了可靠依据。

关键词: Puccinia striiformis 分子流行学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塑料大棚山药珠芽快繁种薯密度研究

长江蔬菜 2011

摘要:为了提高平凉山药的繁殖效率,研究了塑料大棚条件下山药珠芽不同栽培密度对当年形成的种薯的茎鲜质量、珠芽质量、种薯横径、单薯质量、产量等指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大棚栽培珠芽较露地栽培能提早出苗12d;珠芽栽培密度对山药种薯生育期无明显影响;珠芽栽培密度越大,种薯的单质量下降越明显(r=-0.631**);合理的栽培密度为40~60株/m2,50株/m2时综合效果最佳,繁殖出的种薯合格率(种薯单质量大于100g)较高,符合生产标准。

关键词: 山药珠芽 快繁 种薯 密度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大花海棠“比哥”扦插繁殖试验

北方园艺 2011 北大核心

摘要:对引进的大花海棠绿叶红花、铜叶红花2个花色品种分别采用萘乙酸、ABT 2种植物激素进行插穗基部浸泡5s处理,扦插7d后对其生根情况进行观测。结果表明:萘乙酸、ABT生根粉对促进大花海棠各品种扦插生根效果明显,其中以ABT生根粉效果最好,萘乙酸次之。ABT生根粉以100mg/kg浓度处理最好,大花海棠铜叶红花品种的生根率达94.5%。2个花色品种中铜叶红花各浓度处理的生根率均高于绿叶红花,栽培表现中铜叶红花植株长势强于绿叶红花。

关键词: 大花海棠 扦插繁殖 植物激素 生根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葡萄新品种-醉人香的选育

中国果业信息 2011

摘要:醉人香是由巨峰和卡氏玫瑰杂交后代中选出的中晚熟优良鲜食葡萄新品种,酸甜适口,品质佳,最突出特点是具有浓郁的草莓香和玫瑰香味.2009年3月通过甘肃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关键词: 鲜食葡萄 新品种 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 选育 杂交后代 中晚熟 甘肃省 玫瑰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优质薄皮核桃新品种‘陇薄香1号’

果农之友 2011

摘要:陇薄香1号是1995年从地方实生晚实核桃群体中选出的优株(原代号95-4-6)。通过多年多点区试和大面积生产示范,表现产量高、品质优。2010年3月通过甘肃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认定,命名为‘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甘肃省啤酒大麦种子产业化经营与思考

农业科技通讯 2011

摘要:从甘肃省啤酒大麦种子近年来生产、经营的实践中,探讨如何实施啤酒大麦种子产业化的经营问题。

关键词: 甘肃省 啤酒大麦 种子产业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喷施沼液对温室油桃叶片营养元素及果实品质的影响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日光温室栽培4年生油桃品种‘艳光’为试材,通过叶面喷施不同浓度的沼液,研究了沼液对温室油桃叶片营养元素及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喷施沼液对‘艳光’油桃叶片营养及果实品质都有促进作用,其中以喷施75%的沼液处理效果最好.当用75%的沼液连续处理4次后,油桃叶片营养元素含量N、K、Fe、B、Mn、Zn、P分别较CK增加了4.86%、12.97%、17.41%、13.45%、8.5%、5.4%、12.95%;果实可溶性糖含量增加12.6%,VC含量增加了20.2%.

关键词: ‘艳光’油桃 沼液 叶片营养 果实品质 温室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杏植株再生与遗传转化研究进展

果树学报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杏是我国主要果树之一,其育种一直以传统方法为主,一般存在周期长、成本高、可利用资源有限、种间杂交后代成活率低等问题。植物生物技术育种方法可以解决这些问题。再生与转化系统是实现杏基因转化的前提与基础。杏的再生与转化技术还不成熟,目前只限于少数几个品种或种子材料,其再生与转化方法有待进一步研究。结合作者的研究结果,综述了杏的不同类型外植体再生体系的建立,分析了各种因素如基因型、培养基、激素等对再生的影响,并总结了杏在遗传转化方面取得的最新进展及影响转化效率的关键因素。

关键词: 根癌农杆菌 外植体 转基因 抗生素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全膜垄作沟播对旱地玉米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甘肃农业科技 2011

摘要:研究了全膜垄作沟播覆膜时期对旱地玉米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秋覆膜垄作沟播能显著提高土壤贮水量、玉米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较不覆膜平播分别提高88.83%、29.24%和77.90%;能显著缩短旱地玉米的生育前期,延长生育中后期,整个生育期较对照缩短21 d;显著提高了干物质积累,平均干物质产量较不覆膜平播提高53.23%。

关键词: 旱地玉米 全膜覆盖 垄作沟播 水分利用效率 产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甲霜·种菌唑4.23%微乳剂对玉米生长安全及防治丝黑穗病效果研究

农药科学与管理 2011

摘要:为了确定甲霜.种菌唑4.23%微乳剂种子处理对玉米丝黑穗病的防效和对玉米生长发育的安全性,2008-2009年,我们对该药剂进行了田间药效试验,试验结果表明:甲霜.种菌唑4.23%微乳剂对玉米的生长无不良影响,对玉米丝黑穗病具有好的防治效果。2008年的最好防效达到84.85%,2009年的防效达到了83.91%,适宜的包衣剂量以9~13.5g(a.i.)/100kg种子为宜。

关键词: 微乳剂 种子处理 玉米丝黑穗病 防效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