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韭菜上五种有机磷农药的残留监测与安全性评价
《应用昆虫学报 》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2013—2016年,在北京、天津、河北和山东采集韭菜样品,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级杆串联质谱法检测甲胺磷、甲拌磷、甲基对硫磷、对硫磷和毒死蜱的残留量,并对其残留安全性进行评价。【方法】韭菜样品用乙腈提取,石墨碳固相萃取小柱净化,超高效反相液相色谱分离,三重四级杆质谱检测,基质匹配标准溶液的外标法定量,在添加浓度为0.01~5.0 mg/kg时,方法的准确度、灵敏度和精密度满足农药残留检测的要求。【结果】甲胺磷的最高检出浓度由70.51 mg/kg降低到0.03 mg/kg,超标率由38.10%降到2.03%;甲拌磷的最高检出浓度由6.45 mg/kg降低到0.04 mg/kg,超标率由23.81%降到1.35%;甲基对硫磷的最高检出浓度由6.62 mg/kg降低到0.13 mg/kg,超标率由25.40%降到2.70%;毒死蜱的最高检出浓度由3.95 mg/kg降低到0.47 mg/kg,超标率由15.87%降到4.73%;对硫磷的最高检出浓度由22.69mg/kg降低到0.03 mg/kg,超标率由15.08%降到1.35%。【结论】上述农药的最高残留检出浓度和超标率大幅降低,但是韭菜中仍能检出少量残留。应加强安全综合防治技术的研发,加强安全用药的宣传和指导,保障韭菜产品安全。
关键词: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 韭菜 化学农药 残留 食品安全


优化施氮对宁夏引黄灌区稻田CO2、H4和H2O 通量的影响
《农业资源与环境学报 》 2016
摘要:针对宁夏引黄灌区稻田施氮严重过量现象,在宁夏引黄灌区的青铜峡稻田,采用静态箱-气相色谱法,通过田间试验研究常规施氮(N300)、优化施氮(N240)和不施氮(N0)对水稻不同生育期CO2、CH4和N2O通量以及稻田增温潜势(GWP)的影响。结果表明:CO2排放主要在水稻灌浆和成熟期,CH4排放主要发生在水稻孕穗期,而N2O排放关键期在水稻的分蘖和拔节期。与N0处理相比,施氮能显著增加稻田CO2、CH4和N2O排放通量以及稻田GWP;常规施氮处理中CO2、CH4和N2O的累积排放量分别为18446.87、146.57 kg C·hm-2和2.93 kg N·hm-2;为期一年的优化施氮没有显著增加水稻生育期内稻田CO2排放,但使灌区稻田CH4和N2O排放分别显著降低了24.42%和36.28%。总的来看,为期一年的优化施氮使宁夏引黄灌区稻田GWP显著降低了26.70%。未来应结合土壤有机碳氮形态和含量变化以及土壤微生物技术,分析长期优化施氮对土壤温室气体通量的影响机制。


彩色马蹄莲新品种京彩粉韵
《农村百事通 》 2016
摘要:彩色马蹄莲京彩粉韵是以美国盆花品种紫玉为母本,新西兰盆花切花两用品种Potof Gold为父本杂交选育的新品种,具有开花早、长势好、适应性较强等优点,作为盆花和切花品质高,非常适宜于北京地区或与之气候相似区域大棚或日光温室栽培。2013年12月通过了北京市林木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京彩粉韵马蹄莲生长势强,茎干粗壮挺拔,不易倒伏。切花株高55~60厘米,盆花株高50~55厘米。叶片卵形、


基于生产视角的大城市蔬菜自给能力分析及对策
《北方园艺 》 2016 北大核心
摘要:以北京市为例,分析了近40年来蔬菜自给率的变化,根据国内蔬菜的现实生产潜力、常住人口的变化趋势测算了北京市"十三五"期间的蔬菜自给潜力,在此基础上从结构调整、技术研发与推广、基地建设等角度提出了提高大城市蔬菜自给能力的相关对策,以期为我国大城市的蔬菜保障提供可借鉴的思路。


添加过磷酸钙对蔬菜废弃物堆肥中氨气及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英文)
《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 》 2016
摘要:为研究过磷酸钙不同添加量对蔬菜废弃物堆肥过程中氨气和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以生菜的废弃菜叶和玉米秸秆为原料,以过磷酸钙肥料为添加剂,进行了27 d的曝气供氧堆肥,对堆肥过程中的氨挥发和温室气体排放(N_2O、CH_4和CO_2)进行了监测.试验共设6个处理,除CK处理(不添加过磷酸钙)外,其余处理依次根据混合物料初始总氮物质量的5%、10%、15%、20%和25%的比例添加过磷酸钙。结果表明:添加过磷酸钙对减少堆肥过程中的氨挥发和温室气体排放均有明显效果,氨挥发总量较CK减少了4.0%~16.7%,总温室气体CO_2排放当量减少了10.2%~20.8%。堆肥过程中排放的NH_3对温室效应的贡献相对较大,各处理NH_3的CO_2排放当量为59.90~81.58kg/t,占4种气体总CO_2排放当量的69%~77%。蔬菜废弃物堆肥过程中适量添加过磷酸钙是减少氨挥发和温室气体排放并提高堆肥品质的有效措施。


田间背景下小麦叶尖生长点提取
《中国农机化学报 》 2016 北大核心
摘要:采用机器视觉可以实时监测作物长势,然而由于受到复杂背景和变化光照的影响,田间小麦图像叶尖生长点提取难度较大,因此本文提出一种基于深度信息进行区域生长来分割图像并提取小麦叶尖生长点的图像处理方法。首先,根据作物颜色特征去除背景,采用Canny算子检测小麦边缘,然后通过双目视觉技术,获取视差图;然后根据深度信息赋予不同的灰度值,并通过灰度阈值分割仅保留前排小麦深度图,以前排小麦深度图为种子点进行区域生长,得到前排小麦图像;最后检测小麦深度图叶尖,并将其作为初始位置,查找彩色图像前排小麦真实叶尖。结果表明该方法提取准确率为75%,能有效克服复杂背景和纹理的影响,满足应用需求,为植株生长监测提供技术支撑。


最优权重组合模型和高光谱估算苹果叶片全磷含量
《农业工程学报 》 2016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估算苹果叶片全磷含量,该文使用2012年和2013年在山东省肥城市潮泉镇下寨村的2个苹果示范园获取的整个生育期苹果叶片全磷含量和对应的叶片光谱数据,建立了预测苹果叶片全磷含量的最优权重组合模型。首先分析了苹果叶片全磷含量和原始光谱的相关关系,确定了以553和722 nm为苹果叶片全磷含量的诊断波段;根据叶片全磷含量与400~2 500 nm范围两两组合的决定系数等值线图,确立了对苹果叶片全磷含量敏感的546和521 nm、553和518 nm组合的归一化差值指数和543和525 nm、1 394和718 nm组合的比值指数;最后以553和722 nm的反射率以及546和521 nm、553和518 nm组合的归一化差值指数和543和525 nm、1 394和718 nm组合的比值指数为自变量,构建了基于苹果叶片全磷含量的最优权重组合模型,实现了对苹果叶片全磷含量的高光谱估算。结果表明,最优权重组合模型无论是建模集还是验证集,其预测能力(R2=0.94)要优于该文中的6种统计方法(平均R2=0.82),研究结果为快速无损诊断苹果叶片的磷素状况提供新的技术途径。
关键词: 光谱分析 磷 模型 苹果叶片 最优权重 RBF神经网络


青海固沙草根际微生态体系中微生物多样性分析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2016
摘要:青海固沙草(Orinus kokonorica)是生长于干旱、高海拔极端环境,特产于青海的一种优势种禾本科植物。从青海固沙草根际采集土壤,对样品中的微生物进行了分离鉴定及微生物多样性分析。共分离得到纯培养菌株232株,隶属于15个属、23个种。数量和种类较多的是细菌,共112株,分别隶属于9个属的12个种,占可培养微生物的70%,单胞菌属占绝大部分;其次为放线菌43株,6个种,占总微生物量的27%;另含有1株酵母菌和4株真菌。该根际微生态体系中,可培养微生物Simpson多样性指数D=0.703,Shannon-Wiener指数H=13.877,Shannon-Wiener均匀度指数E=1.766,多样性等级为Ⅰ级以上。该研究结果表明:青海固沙草极端生境微生态中的可培养微生物,不仅丰富多样,而且具有对极端环境的应变机制为寻找和开发极端生境微生态的功能微生物资源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 青海固沙草(Orinus kokonorica) 可培养微生物 微生物多样性 极端环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