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山西省粮食生产发展特征及土地资源限制性研究
《水土保持研究 》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基于山西省1949—2012年人口、耕地和粮食产量数据,以人粮关系为核心,构建土地资源限制性模型,从省、市、县三个不同尺度全面分析了山西省粮食发展特征及土地资源对人口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1)县级尺度上,2003—2012年粮食盈余地区在增加,不受土地资源承载力限制的县级单元由42.1%增至65%,人口超载的地区减少,其中,超载地区大部分位于山西省晋北地区,晋南地区的土地资源限制度较小,粮食盈余地区所占比例较大,中部地区偏向于人粮平衡。(2)市级尺度上,土地资源承载力以人粮平衡和土地超载为基本特征,2012年与2003年相比全省粮食盈余市级地区增加,土地超载地区减少;(3)全省尺度上,建国初期土地承载力指数整体大于1.13,土地处于超载状态。近十年间人口分布的土地资源限制度从27.2下降到11.8,土地资源限制度降低,人粮关系好转。总体来说,2012年的土地资源限制与2003年相比有很大程度的降低,土地超载的地区减少,人粮关系趋向改善,粮食盈余地区增加。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队伍建设及学科建设必要性研究
《农业开发与装备 》 2016
摘要:以农产品质量安全为切入点,系统的剖析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工作的重要性。依据农产品种类多、可能的风险因子复杂、所涉及的领域宽泛广等特性,论述了农产品质量安风险评估学科及队伍建设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梨园不同蜜蜂的传粉行为比较
《中国农学通报 》 2016 CSCD
摘要:为筛选出梨树最佳授粉蜂种,对9个蜜蜂品种(系)在‘砀山酥梨’园的传粉行为进行了比较。试验从出巢温度、首次携粉回巢温度、梨花粉的采集能力、所采花粉中梨花粉所占比例等方面开展研究。结果发现中华蜜蜂出巢温度8.2℃,显著低于西方蜜蜂,西方蜜蜂在9.2~10℃之间出巢飞行。‘喀阡黑环系’携粉回巢温度为11℃,在所有蜂种中最低;所有蜂种均可在11~13.9℃携粉回巢。‘喀阡黑环系’、卡尼鄂拉2个蜂种1 h花粉采集重量分别为7.3、8.1 g,且梨花粉采集重量及比例均高于其他蜂种。‘喀阡黑环系’、卡尼鄂拉2个蜂种能够适应低温环境采集,且对梨花粉采集能力强,是梨树授粉的优良蜂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枣果实和叶片中主要矿质元素含量的变化
《山西果树 》 2016
摘要:以优良枣品种临猗梨枣为试材,研究了从开花坐果到幼果期叶片和生长发育期果实中K、Ca、Na、Mg、Fe元素的含量变化并进行相关性分析,旨在为指导枣树合理施肥和提高枣果品质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临猗梨枣果实和叶片中的主要矿质元素含量显著不同。开花坐果到幼果期叶片中K、Ca元素含量呈上升趋势,Mg、Na、Fe元素含量呈下降趋势。果实中各元素含量总体呈下降趋势。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叶片中Na元素和Fe元素呈显著正相关;果实中Ca元素与Mg元素呈极显著正相关,K元素与Ca、Mg元素,Na元素与Ca、Mg元素均呈显著正相关。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叶面喷施微肥对晋南小麦产量和微量元素含量的影响
《中国土壤与肥料 》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在山西临汾盆地石灰性褐土进行冬小麦田间试验,在底施NPK肥的基础上,研究了在拔节中期和抽穗前期叶面喷施锌、铁和硒对"济麦22"产量及其构成因素、成熟期地上部分各器官微量元素含量和分配比例的影响。结果表明:叶面喷施3种微肥提高了小麦产量及其构成因素,增产效果为Fe>Se>Zn,喷施铁肥与喷施清水相比差异显著;叶面喷施微肥使籽粒、茎叶和颖壳中对应微量元素的含量提高,其中喷施硒肥效果最为明显,喷施锌肥次之;籽粒对3种元素的吸收相互影响,铁对锌单向拮抗,锌与硒、铁与硒相互促进;叶面喷施微肥使锌在籽粒中分配比例稍高于茎叶+颖壳,铁在籽粒中分配比例仅6.87%~8.25%,硒在籽粒中的分配比例稍低于茎叶+颖壳。建议临汾盆地在小麦拔节中期和抽穗前期对冬小麦叶面喷施0.4%ZnSO_4·7H_2O溶液750 kg/hm~(2)和0.017%Na_2SeO_3溶液750 kg/hm~(2),可显著提高籽粒中的锌、硒含量,从而改善籽粒品质;叶面喷施0.3%FeSO_4·7H_2O溶液750 kg/hm~(2)对产量有一定的提升作用。
高产优质花生新品种晋花10号的选育
《花生学报 》 2016
摘要:1选育经过以高产、大果、优质、适应性广花生新品种晋花3号为母本,以高产、抗病、皮薄的中间材料2328-11为父本经有性杂交,系谱选育而成,系谱号为07-5421-2-4。2003年配制杂交组合:晋花3号×2328-11;2004年种植F_1代,剔除伪杂种,混收;2005年种植F_2代,选择优良单株;2006-2007年种植F_3~F_4代,选择优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