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鸡、鸽、虎呼吸道和消化道黏膜上皮细胞表面流感病毒受体类型的检测
《中国农业科学 》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检测鸡、鸽和虎体内的流感病毒受体的类型和分布,以期解释3种动物对禽流感病毒易感性差异的机制。【方法】使用地高辛标记的外源性凝集素染色方法检测这些动物的喉头、气管、肺脏和肠道(直肠)的上皮细胞表面SAα2,6Gal和SAα2,3Gal连接键的类型。【结果】SPF鸡的上呼吸道黏膜上皮细胞表面有大量的SAα2,3Gal和少量的SAα2,6Gal;肺房上皮细胞表面只有SAα2,3Gal;而直肠黏膜上皮中SAα2,6Gal和SAα2,3Gal都没有表达。成年鸽的上呼吸道黏膜上皮细胞表面只有SAα2,6Gal,而没有SAα2,3Gal;而下呼吸道中SAα2,6Gal和SAα2,3Gal都没有;直肠黏膜上皮细胞只有SAα2,3Gal。虎的呼吸道和消化道(直肠)黏膜上皮细胞表面有大量的SAα2,6Gal和SAα2,3Gal。【结论】鸡和虎具有禽流感病毒受体,对禽流感病毒易感,鸽不具备禽流感病毒受体,因此,鸽对禽流感病毒不易感。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利用Cre/loxP系统和rd29A启动子构建诱导型植物标记基因删除载体
《分子植物育种 》 2009 CSCD
摘要:出于对转基因作物中标记基因的安全性考虑,植物转基因育种中标记基因的删除将成为未来研究的热点之一。位点特异性重组系统之一Cre/loxP系统是目前在植物遗传转化中应用较多,较成熟的一个标记基因删除系统。为了利用Cre/loxP系统构建一种可调控的标记基因删除系统,本研究首先从拟南芥中克隆了逆境诱导型的启动子rd29A,同时从质粒pCre上克隆了Cre基因,构建了含有rd29A:Cre:Tnos表达元件的中间载体,将这一表达元件插入到另一植物双元表达载体pKsb中,最终构建了含有loxP-Pnos-nptⅡ-Tocs-rd29A-Cre-Tnos-loxP的可诱导型删除标记基因nptⅡ的植物双元表达载体。
关键词: Cre/loxp系统 rd29A启动子 诱导型标记基因删除系统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草炭及其改良土壤对氮、磷、钾的吸附特性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草炭、壤土、砂土为试材,研究其在恒温条件下对氮、磷、钾的吸附特征,并筛选最佳模型来拟合各吸附等温线.结果表明:草炭对氮、磷的保肥能力较强,对钾的保肥能力极弱;增施草炭后,有助于提高不同土壤载体对氮和磷的保持能力,对钾的保肥能力无明显提高;用3种不同模型拟合,发现Freundlich与Temkin模型可以很好拟合铵离子吸附等温线,磷、钾的吸附等温线用Freundlich模型拟合效果较好,线形方程拟合草炭吸附铵的效果最好(R2=0.99).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中熟蟠桃新品种‘瑞蟠22号’
《园艺学报 》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瑞蟠22号’系‘幻想’ב瑞蟠4号’杂交育成的中熟蟠桃新品种。该品种果实发育期为112d,平均单果质量182g。果实扁平形,白肉,硬溶质,味甜,粘核。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因重组大肠杆菌表达HrpNEcc蛋白的发酵条件及诱导条件优化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对已构建好的表达HrpNEcc蛋白的工程菌BL21(DE3)/pET30a(+)hrpNEcc的摇瓶发酵条件及乳糖诱导进行优化,通过在7L发酵罐中放大发酵实验,以期提高蛋白产量并降低生产成本。在摇瓶中优化的发酵及诱导条件是:5%的接种量,TB培养基,菌体培养至对数生长前期,添加3g/L外源诱导剂乳糖时,HrpNEcc蛋白产量可达417.60mg/L,比不添加乳糖时提高了36.73%,比用IPTG诱导时提高了16.85%。7L发酵罐中发酵,获得菌体湿重达到57.24g/L(WCW),可溶性HrpNEcc蛋白产量占细胞总蛋白的50.2%,为3.29 g/L。
关键词: HrpNEcc蛋白 重组大肠杆菌 发酵及诱导条件优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高温冲击对沃尔巴克氏体(Wolbachia)诱导孤雌产雌的丽蚜小蜂(Encarsia formosa)生殖和发育的影响
《生态学报 》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研究了持续高温(31℃恒温)和高适温交替(白天31℃/夜间25℃变温)条件对感染沃尔巴克氏体(Wolbachia)的丽蚜小蜂生殖和发育的影响。结果发现在持续高温条件下,丽蚜小蜂的生殖力和羽化率降低、寿命缩短、后代雄性比例增加,丽蚜小蜂从F1代开始产生雄性后代,且雄性比例在45%以上,F2代雄性比例达到最高值,表明高温冲击会对丽蚜小蜂的控害潜能产生不利的影响,因此在丽蚜小蜂的商业生产和田间应用中要注意环境温度,避免因高温带来的损失。在31℃恒温条件下连续培养3代或6代再转入25℃培养,丽蚜小蜂雄性后代比例和沃尔巴克氏体在丽蚜小蜂雌性群体中的感染率都能够很快恢复到高温处理前的水平。说明沃尔巴克氏体对环境变化有一个自动调节和适应的过程。变温条件下丽蚜小蜂从F2代开始产生雄性后代,但雄性后代比例较低(13%),表明短期高温冲击对丽蚜小蜂的生殖方式影响不大,但是短期高温冲击如果持续作用就会产生积累效应,影响丽蚜小蜂的后代性别。
关键词: 丽蚜小蜂 沃尔巴克氏体 孤雌生殖 高温冲击 生物防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施氮量对白萝卜硝酸盐含量和土壤硝态氮淋溶的影响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在保护地栽培条件下,通过6个施氮水平的田间小区试验,结合土层原位渗滤装置,研究了施用氮肥对白萝卜(Raphanus sativusL.)产量和硝酸盐含量及土壤硝态氮淋溶的影响。结果表明,施氮处理白萝卜产量比不施氮处理仅增加6.04%1~0.92%,当尿素氮施用量大于N 100 kg/hm2时,增产幅度开始下降。不同施氮处理白萝卜产量没有显著差异,说明在土壤基础肥力较高的情况下,增施氮肥不能明显提高白萝卜的产量;单施有机肥白萝卜体内硝酸盐含量为196.86 mg/kg,比不施氮处理降低5.08%。在此基础上加施尿素后,硝酸盐含量随氮肥施用量的增加显著升高(p<0.05);0—100 cm土壤剖面硝态氮累积量随氮肥施用量的增加而增加,且与氮肥施用量显著正相关(r=0.993,r0.01=0.917);白萝卜生长期间收集到的土壤淋溶液中硝态氮浓度较高,平均为32.88 mg/L,硝态氮的淋失量为4.426~.14 kg/hm2,不同施氮量处理之间没有显著差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