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大豆灰斑病流行趋势预测及产量损失研究
《大豆科学 》 1998 北大核心
摘要:采用因子分析和逐步回归的方法对佳木斯地区1981-1994年间大豆灰斑病发生程度和相应年份的相关气象资料进行整理分析,筛选出5个非特殊灾变年份大豆灰斑病流行趋势预测初始数学模型。在80%置信区间内,模型历史回拟率分别达92.9%—100%。对田间试验定点调查所得的大豆不同抗性品种的病情与大豆产量损失的数据资料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表明,抗病品种和感病品种的病叶率、病荚率、病粒率与大豆产量损失率间均呈直线正相关,相关系数均达极显著水平。
关键词: 大豆灰斑病;流行趋势预测;产量损失


高寒地区李树育苗技术
《林业科技通讯 》 1998 北大核心
摘要:高寒地区李树育苗技术黑龙江省地处中国北部,气候寒冷。李树苗木生产过程中存在着砧木种子不易出芽、出苗率低、嫁接成活率低、出圃率低等问题。为此,我们进行了几年的摸索,现对李树育苗技术作一归纳总结。1砧木苗的繁殖砧木对嫁接苗的长势强弱、树体大小、寿命长短、...


农艺措施对重迎茬大豆生育及产量影响的研究
《大豆科学 》 1998 北大核心
摘要:1994-1996年黑龙江省不同生态区大豆联合试验结果表明,不同生态区采取缓解的各项农艺措施均可(1)减少重、迎茬大豆的产量损失,使重茬产量损失较正茬降低在10%以内,迎茬产量接近正茬产量;(2)对重、迎茬大豆株高、叶面积指数、干物质积累均起到促进作用;(3)可减轻重迎茬大豆根部病虫害。
关键词: 大豆;农艺措施;重迎茬


松旋耕法改善低平易涝地土壤理化性状的效果
《土壤通报 》 1998 北大核心
摘要:1991~1995年在低平易涝的碳酸盐黑土(湿润均腐土)上进行试验。结果表明,松旋耕法较传统翻耙压法提高水稳性土壤团粒结构144%,增加土壤气相87%,渗透量增加35~42倍,耕层土壤含水量降低128%,提高地温03~12℃,有效氮、磷、钾分别增加104%、589%和367%。大豆增产151%,玉米增产176%。


木结构大棚设计中几个问题
《北方园艺 》 1998 北大核心
摘要:木结构大棚设计中几个问题牛柏忠大棚是保护地栽培的主要设施,特别是木结构大棚,在城镇郊区的应用更为广泛。大棚的结构,应具有适于作物生育的空间和环境,尽量减少对作物的遮阴,且坚固、安全、经济、实用,所以木结构大棚的设计、建造是保护地生产的首要关键环节。根...


长期麦秆直接还田对作物产量与土壤肥力的影响
《土壤通报 》 1998 北大核心
摘要:于1979~1994年在草甸暗棕壤上进行定位田间试验。结果表明,麦秆直接还田可以增加土壤有机质和改善土壤物理性状;麦秆直接还田与化肥配合时,才能获得高产稳产。


草莓花药苗品系比较试验
《北方园艺 》 1998 北大核心
摘要:草莓花药苗品系比较试验王艳韩雪梅任吉君张杰符殿滨(中科院黑龙江农业现代化研究所)(哈尔滨市种子公司中心)(黑龙江省农科院园艺所草莓是鲜食和加工兼用的水果种类之一,营养丰富,深受人们的喜爱。我国草莓栽培历史较短,与世界上先进国家相比我国的草莓育种工作由...


小豆种质资源抗尾孢菌叶斑病鉴定
《作物品种资源 》 1998 北大核心
摘要:小豆种质资源抗尾孢菌叶斑病鉴定*魏淑红(黑龙江省农科院育种所,哈尔滨150086小豆尾孢菌叶斑病是我国小豆生产区主要病害之一,尤以河北、山东、北京、天津等省市发病较重。小豆叶斑病菌为变灰尾孢菌(Cercosporacanescens),主要侵害叶片,...


大豆新品种合丰38号及栽培要点
《现代化农业 》 1998 北大核心
摘要:大豆新品种合丰38号及栽培要点郭泰齐宁刘忠堂(黑龙江省农科院合江农科所佳木斯154007)李静媛(黑龙江省甘南县种子公司)合丰38号原试验代号为合交92521,是黑龙江省农科院合江农科所1988年以合交82728为母本,以合丰33号为父本,经有性杂交...


极晚熟耐贮运优质李新品系“73-77”
《山西果树 》 1998 北大核心
摘要:“73-77”是以小黄李为母本、巴旦李为父本杂交经过十几年的辛勤工作培育而成。其优点是极晚熟、耐贮运、外观美、品质佳、适应性强、丰产稳产。1997年经专家品评,确认其是一个优质晚熟耐贮运品系,建议在生产上试栽、推广。1主要特性1.1形态特征树姿半开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