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植物基因工程研究概况
《湖北农业科学 》 1993 北大核心
摘要:生物技术(或称生物工程)是当今世界上正在兴起的以微电子技术、新材料、新能源等为核心的新技术革命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生物技术包括基因工程、细胞工程、酶工程和发酵工程。在生物技术中,基因工程是当代技术较为复杂、难度较大、也较有发展前途的高技术。本综述根据文献资料着重介绍国内外植物基因工程的研究进展。


优质稻四喜粘的高产性能及栽培要点
《湖北农业科学 》 1993 北大核心
摘要:四喜粘系湖北省农科院粮作所用IET2938与桂朝2号杂交选育而成的中熟、高产优质中籼品种。1984年定型,1986年参加省预试,并采用成果有偿转让和边区试边示范加速扩大面积的方法,当年种植面积达5333hm~2。1990年经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作为优质中籼良种在湖北省推广。1988年经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认定,作为河南省推广品种。在豫南稻区,


鄂早9号选育的经过及体会
《湖北农业科学 》 1993 北大核心
摘要:鄂早9号(原代号“851673”)系本所用中间材料“678—1”和“2241”于1981年配组杂交,经5年系统选育,于1985年稳定,1993年2月经湖北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命名推广。是我所继鄂早6、7、8号之后用中间材料杂交育成的又一优良早籼新品种。


高产栽培下土壤有机质平衡的研究
《土壤肥料 》 1993 北大核心
摘要:在多熟制栽培下研究了稻田和棉田土壤有机质平衡参数,应用定量施肥模式结合多年定位试验查明了保持高产稻田有机质平衡的有机肥用量比例,麦棉两熟田采用麦秸加棉仁饼还田,可补偿当年有机质消耗量的三分之二。高产栽培下,养分的高投入产生高产量,并导致有机物的高残留。有利于土壤有机质平衡。


种衣剂6号、10号处理豇豆种子的保苗效果
《湖北农业科学 》 1993 北大核心
摘要:种衣剂在国外应用较早。我国于80年代中期由北京农业大学研制开发。它是一种良种包衣新产品,是以化学农药为主,混配一些生长调节剂、微肥及配套助剂经密闭全湿法加工而成的一种良种包衣。精选后的种子,再经过种衣剂包衣处理,可提高播种质量和种苗素质,并可综合防治苗期病害。为了探索种衣剂处理豇豆种子的保苗效果,我们于1992年3月至11月进行了试验。


植物基因工程研究概况(续)
《湖北农业科学 》 1993 北大核心
摘要:(二)改良品质 种子蛋白质是人类和动物赖以生存的蛋白质的重要来源,蛋白质的主要成分是氨基酸。在人体必需的氨基酸中有几种人体是不能自身合成的,只能靠摄取食物提供,而许多植物种子又往往缺乏这些氨基酸。如禾谷类作物缺少赖氨酸和色氨酸,富含脯氨酸,豆类作物缺少蛋氨酸,富含赖氨酸。赖氨酸、色氨酸和蛋氨酸都是人体必需氨基酸,氨基酸含量不平衡大大降低了营养价值。假如将豆类的贮藏蛋白基因转移到禾谷类作物中去,提高它们的赖


湖北省的小麦耐渍种质资源
《作物品种资源 》 1993 北大核心
摘要:“七五”期间对500个小麦品种进行耐渍性鉴定,结果表明,不同品种对渍害的耐性表现极大的差异。本文介绍筛选出的6个耐渍小麦种质。


短期间套粮肥兼用绿肥—小绿豆(88-9-17)的引种利用
《湖北农业科学 》 1993 北大核心
摘要:传统专用性绿肥的直接经济效益不高,是近年来绿肥面积下降的重要原因之一。据1989年统计,全省绿肥面积下降到59.3万hm~2,比70年代中期的140万hm~2下降一半还多。为了农业持续稳定的发展,迫切要求增加有机肥,培肥地力,增加产量,减少投入。因此,在思想认识上,必须更新“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