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甘蓝蚜虫田间防治研究
《中国果菜 》 2015
摘要:本试验比较了不同浓度的20%吡虫啉·高效氟氯氰菊酯悬浮剂、600g/L吡虫啉悬浮剂、6%高效氟氯氰菊酯悬浮剂、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对甘蓝蚜虫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20%吡虫啉·高效氟氯氰菊酯悬浮剂在水中分散性良好,防治蚜虫速效性好。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引进澳大利亚大麦农艺性状分析
《山西农业科学 》 2015
摘要:对引进澳大利亚的29份大麦材料的蛋白质含量、淀粉含量和8个农艺性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蛋白质含量小于12%的材料为YDM17和YDM23,农艺性状变异系数都达到13%以上。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淀粉含量与蛋白质含量间呈极显著负相关(r=-0.564),与千粒质量间呈显著负相关(r=-0.373);株高、单株粒质量与千粒质量间呈极显著正相关(r=0.589,r=0.492)。利用10个参数进行聚类分析,在遗传距离为8 c M时,各自聚为3类,结合农艺性状变异系数可说明各材料间差异较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甜玉米高效栽培模式及效益分析
《安徽农业科学 》 2015
摘要:[目的]研究甜玉米5种种植模式间经济效益的差异。[方法]以迪甜6号为材料,研究甜玉米一年一茬、一年两茬栽培以及甜玉米与小麦、蔬菜(马铃薯、辣椒)间套复种的5种种植模式的种植效益。[结果]甜玉米一年两茬栽培以及甜玉米与小麦、蔬菜(马铃薯、辣椒)间套复种的种植效益均高于甜玉米单作;一年两茬种植效益最高,两茬合计93 937.5元/hm2,抛去平均投资18 480元/hm2,纯收益增加41 610元/hm2;小麦复播甜玉米模式较小麦单播模式收益增加39 060元/hm2,抛去平均投资13 560元/hm2,纯收益增加25 500元/hm2;甜玉米间作马铃薯种植效益为71 460元/hm2,套播辣椒种植效益63 750元/hm2。[结论]甜玉米5种种植模式间经济效益存在极显著差异。农户可根据当地实际情况,选择最适宜的间套种模式,提高甜玉米种植效益。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果树砧木穴盘育苗技术
《河北果树 》 2015
摘要:穴盘育苗技术是以草炭、蛭石、珍珠岩等轻型材料为育苗基质,以不同规格的塑料穴盘为育苗容器,将植物种子直接播入穴盘培育植物幼苗的一种方法。穴盘育苗属于容器育苗,我国从20世纪50年代后期开始培育桉树、木麻黄、马尾松等容器苗,起步较早,但在以后的时间段发展缓慢。20世纪60年代美国Speedling公司的创始人之一Georgge Todd教授首先使用发泡聚苯材料制作穴盘,并将其运用到蔬菜育苗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橄榄球2号草地早熟禾愈伤组织的诱导和植株再生
《山西农业科学 》 2015
摘要:以橄榄球2号草地早熟禾种子为外植体,研究了不同培养基、不同类型的生长调节剂(2,4-D,BA等)对愈伤组织诱导、增殖继代、幼苗分化及植株再生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中附加10 mg/L Ag NO3抑制了橄榄球2号叶芽生长,促进了愈伤组织的诱导效果;HNP2培养基诱导频率明显高于HNP3培养基,是橄榄球2号的最适诱导培养基;愈伤组织的增殖继代方面激素配比宜采用附加适当浓度的6-BA,TDZ的N19,N21,N22这3个培养基;继代1~2次的愈伤在分化培养基R1上培养分化率可达78.4%,再生频率可达30%~50%,为后期相关抗性基因的转化提供了良好的受体系统。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