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国内访花传粉昆虫研究的文献计量学分析
《农学学报 》 2015
摘要:全面了解中国访花传粉昆虫领域的研究现状,客观地进行分析,为访花传粉昆虫科研工作者与决策者提供数据参考。以《中国知网》的《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为数据源,运用文献计量学的原理和方法,对访花传粉昆虫研究的年代、作者、机构、载文期刊、研究内容及基金资助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检索出1980—2013年国内访花传粉昆虫研究专题256名作者在133种刊物上发表的308篇文献,揭示了30多年间国内该领域研究的动态变化和基本态势。中国访花传粉昆虫研究发文量逐年增加;机构分布广,高产机构较少;研究者众多,高产活跃作者队伍不够强大,核心作者数量及所发论文质量不是很高;研究内容广泛丰富,不同研究方向成果数量不均衡。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25份蓖麻自交系籽粒吸水性状研究
《中国农学通报 》 2015 CSCD
摘要:为了研究蓖麻自交系籽粒之间吸水性差异,探索籽粒不同部位对籽粒发芽的作用,利用25份蓖麻自交系籽粒进行了吸水试验研究。试验结果显示,自交系之间不同百粒重籽粒吸水动力不同,吸水开始24 h是籽吸水动力变化最快期,以后吸水动力缓慢增长,种埠缺失在籽粒吸水过程中起提升吸水动力的作用;在有种埠情况下体积与籽粒吸水力相关系数为0.5006,种埠缺失情况下体积与籽粒吸水力相关系数为0.6946。自交系蒴果皮壳吸水率变化区间在33%~380%之间,试验筛选出吸水慢脱水迅速的品种有7个。离体种埠吸水率和百粒重呈现负相关,相关系数为-0.21307;和种埠本身的重量也呈负相关,相关系数为-0.6089,因此推测出籽粒和种埠质量相对小的种子在发芽过程中吸水力强。发芽试验结果显示有种埠籽粒发芽率低于种埠缺失的发芽率,种埠对水分进出的调节作用明显。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物联网的设施蔬菜环境监控系统设计
《山西农业科学 》 2015
摘要:针对设施蔬菜生产管理方面存在的环境难把握、人工管理成本高等问题,采用农业物联网框架,综合集成Zig Bee、单片机、传感器、计算机等技术设计了设施蔬菜环境监控系统,实现了本地远程实时查看温室内空气温湿度、土壤墒情、光照强度、二氧化碳等环境指标,可通过反控节点控制温室辅助设施启停,从而达到精准控制温室环境目的。该系统能为设施蔬菜栽培提供一个适宜的生长环境,为设施蔬菜优质高产高效提供一种技术手段。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优质丰产谷子品种晋品谷2号及栽培技术
《中国种业 》 2015
摘要:晋品谷2号系山西省农业科学院农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选育。该品种具有优质、高产、稳产、生长整齐、适应性广、品质优、适口性好等特点。2010年通过山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认定,审定编号:晋审谷(认)2010004,适合在山西省太原、晋中、吕梁、临汾、长治、晋城等无霜期150d以上的中晚熟区春播种植,具有广阔的开发和利用前景。1选育过程从"七五"期间开始至今,山西省农业科学院农作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粗饲料对和杂一代肉牛活体外瘤胃发酵的影响
《中国畜牧杂志 》 2015 北大核心
摘要:本试验旨在研究和杂一代肉牛不同粗饲料饲养条件下瘤胃液对精、粗饲料活体外产气量、瘤胃发酵和瘤胃消化率的影响,探讨和杂一代肉牛瘤胃发酵功能。3种处理分别为对照组(西门塔尔牛常规饲养)、和秸组(和杂一代牛+秸秆)、和谷组(和杂一代牛+谷草),3种活体外培养底物为精料补充料、谷草和玉米秸秆。结果表明:不同瘤胃液处理组之间的理论最大产气量差异不显著,和秸组与和谷组中2种粗饲料底物的产气延滞期与对照组相比数值上有增加的趋势(P>0.05),而产气速率则是对照组显著高于其他两组(P<0.05),各处理组瘤胃液对各个底物活体外瘤胃培养发酵各个时间点的甲烷产量影响差异均不显著(P>0.10),但是各个底物之间的甲烷产量影响差异显著(P<0.05);所有发酵参数在因子间无互作(P>0.10)。结论,和杂一代牛具有较强的耐粗饲能力,具有降低甲烷产生的潜力,是值得培育的优良杂交组合。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