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甘肃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8423条记录
国际视野下胡麻研究的可视化分析

中国麻业科学 2010

摘要:胡麻是我国五大油料作物之一,胡麻籽和胡麻油具有重要的用途。胡麻籽中含有丰富的胡麻胶,可做食品添加剂、化妆品原粉、医药原料等。胡麻油是一种优质食用油,富含α-亚麻酸及各种不饱和脂肪酸,具有促进人体智能、强身健脑、防止心血管疾病、抑制疾病基因等重要作用。本文选取中国知网(CNKI)和SCI数据库作为数据来源,分别对国内外胡麻研究的相关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借助CiteSpace信息可视化软件,直观地展示和分析了近年国内外胡麻的年度发文量、研究胡麻的主要机构、高被引作品分析、前沿与热点分析。通过这些分析可以清晰的看到目前国内外对于胡麻研究的整体情况。

关键词: 胡麻 可视化 CiteSpace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蛋白亚基类型的小麦品种品质性状评价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在分析57个供试材料的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HMW-GS组成的基础上,测定了这些品种的理化特性和面团流变学特性,并将供试材料按不同的HMW-GS组成分类,对每种类型的品质状况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按照Glu-D1位点亚基组成类型分析,品质状况为:5+10亚基>10亚基>2+12亚基>2+10亚基>2+11亚基>11亚基;以Glu-D1位点和Glu-A1位点亚基组成相同而仅有Glu-B1亚基组成存在差异的小麦品种分析研究,表明Glu-B1位点等位基因对品质的贡献为:7+8亚基>17+18亚基>22亚基.

关键词: 春小麦 蛋白亚基 品质性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红蓼种子萃取物对黏虫的作用机理

山西农业科学 2010 CSCD

摘要:测定了红蓼种子乙酸乙酯萃取物对黏虫5龄幼虫体内5种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红蓼种子乙酸乙酯萃取物对黏虫幼虫体内Na+-K+-ATP酶的活性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而对其他几种酶活性没有明显作用。

关键词: 红蓼 萃取物 黏虫 作用机理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加强农业科技创新 支撑甘肃现代农业发展

农业科技管理 2010

摘要:文章总结了甘肃省农业科学院"十一五"以来在新品种培育与应用、重大农业技术突破、特色农产品高效安全生产、农业新产品研发等科技创新方面取得的主要成效,从完善体制机制、解放思想等方面阐明了确保科技创新顺利进行、推动创新科学发展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 农业 科技创新 成效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集雨方式对土壤含水量及苹果产量的影响

北方园艺 2010 北大核心

摘要:以15 a生开心形富士苹果(Malus pumilaMil1.‘Red Fuji’)为试材,测定了7个不同处理的产量和不同生育期的土壤含水量。结果表明:不同处理土壤含水量成熟前差异不明显,进入雨季以后,微集雨技术能够将雨季降雨有效贮存,在60~200 cm土壤含水量高出对照5%左右;各处理之间单株产量差异极显著,其中微集雨技术都有增产效果,增产幅度在1.86%~22.39%,微集雨技术能够有效贮存有限降雨,增加产量。

关键词: 苹果 集雨 含水量 产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地下水埋深对土壤剖面盐分离子分异的影响

灌溉排水学报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室内土柱模拟试验研究了不同地下水埋深对土体盐分离子作用规律的影响。结果表明,在0~30 cm土层电导率随地下水埋深的变化呈现规律性变化,即:EC100 cm>EC120 cm>EC80 cm≥EC60 cm>EC40 cm。且不同地下水埋深对不同盐分离子作用的影响不同,土壤盐分、Ca2+、Mg2+、Na+和SO42-表聚的敏感地下水埋深是100 cm,而Cl-表聚的敏感地下水埋深是60 cm。在相同地下水埋深条件下,Ca2+、Na+和SO42-迁移规律与土壤盐分的迁移规律一致。

关键词: 地下水埋深 盐分离子 迁移 分异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七种高寒冷凉蔬菜的质量安全检测分析

北方园艺 2010 北大核心

摘要:以国家绿色食品的检测项目为指标,运用GB/T系列检测方法,对7种高寒冷凉区主栽蔬菜进行了重金属及农残指标的检测分析。结果表明:高寒冷凉蔬菜重金属和多项农残未检出或低于控制标准,质量安全标准均达到了A级绿色食品的标准,产品质量安全。表明高寒冷凉区是发展有机、绿色蔬菜的理想产区之一。

关键词: 高寒 绿色蔬菜 质量安全 检测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旱地冬小麦冠层温度和其产量以及产量构成因素之间的关系

农业科技通讯 2010

摘要:对旱地小麦冠层温度和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关系分析可知:冠层温度(CT)和产量之间的相关性均呈现出增强—减弱—增强的变化趋势,判定系数R2的最大值出现在5月22日(R2=0.710)。8个监测日冠层温度和产量之间有极显著的负相关,随着CT的降低,产量提高,冠层温度偏低的品种其产量高,而冠层温度偏高的品种其产量低。参试品种(系)中,冠层温度偏低型的定鉴3号和冠层温度偏高型的沧核038冠层温度差达到4~5℃,产量之间相差2.1t/hm2。冠层温度和产量构成因素当中,冠层温度和千粒重、小穗数都呈现出负相关。冠层温度和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之间的相关性由强到弱依次为:产量,千粒重,小穗数,穗粒数。

关键词: 冬小麦 冠层温度 水分利用效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藏药波棱瓜种子萌发特性研究

北方园艺 2010 北大核心

摘要:通过种子活力的测定、发芽床及发芽温度的筛选和不同药剂浸种处理,研究了波棱瓜种子的萌发特性。结果表明:波棱瓜种子萌发具有一定程度的休眠特性,其最佳发芽基质为砂质发芽床;发芽最适温度为20℃;青霉素和聚乙二醇对波棱瓜种子发芽具有促进作用。用50℃的温水浸种后,采用300 mg/L的青霉素溶液处理,发芽势和发芽率分别比对照提高12%和20%,达到53.33%,极显著高于对照33.33%;用100 g/L的聚乙二醇溶液处理,波棱瓜种子的发芽势和发芽力分别比对照提高10%和14%。

关键词: 波棱瓜 种子 发芽特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强冬性甘蓝型单低杂交油菜O2N杂2的选育

中国种业 2010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