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河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北大核心(精确检索)
6181条记录
河南省花生品种利用现状、存在问题及发展对策

中国种业 2003 北大核心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高淀粉玉米新品种郑单18

中国种业 2003 北大核心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苯氧羧酸类除草剂的药害与安全应用

农药 2003 北大核心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鸡球虫病免疫研究进展

河南农业科学 2003 北大核心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斑蝥素对粘虫和小菜蛾幼虫中肠组织的影响

昆虫学报 200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粘虫Mythimnaseparata (Walker)和小菜蛾PlutellaxylostellaL .的幼虫经斑蝥素处理后 ,中肠组织发生明显的病变。粘虫幼虫中肠柱状细胞微绒毛脱落 ,杯状细胞变大 ,质膜消失 ;线粒体不规则肿胀 ,内嵴排列紊乱、溶解、断裂 ;粗面内质网扩张明显 ,核糖体脱落 ;细胞核肿胀 ,染色质浓缩 ,偏移。小菜蛾幼虫中肠组织病变更为明显。表明斑蝥素主要作用于中肠的膜系统 ,为进一步探讨其毒理机制提供了理论依据。

关键词: 斑蝥素 粘虫 小菜蛾 中肠 毒理机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番茄子叶再生系统的初步研究

河南农业科学 2003 北大核心

摘要:以番茄品种中蔬6号为试材,对种子表面消毒条件、子叶分化培养基及该品种对卡那霉素和头孢菌素的天然耐性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适宜的表面消毒条件为0.2%升汞2min。以子叶为外植体,适宜的分化培养基为MS+6-BA 1 mg/L+IAA 0.2 mg/L。在中蔬6号的遗传转化中,卡那霉素和头抱菌素的抑菌浓度分别以10,400 mg/L为宜。

关键词: 番茄 子叶 再生系统 抗生素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的快速检测

中国兽医杂志 2003 北大核心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沿黄稻麦区水稻生长和氮素利用与土壤透水性的关系

华北农学报 200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15N示踪和模拟土柱技术,对不同透水性土壤施用氮肥后水稻生育和氮肥利用率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土壤透水速率以20~30mm/d对水稻生育最为有利,完全不渗漏和透水速率超过40mm/d时,水稻分蘖明显减少,收获期干物质积累和子实产量仅为适宜透水率时的66 7%~93 4%和65 2%~93 8%。土壤透水性强烈影响水稻对氮肥的利用效率。土壤透水率在20~30mm/d时,水稻对氮的利用率超过60%,而不透水土壤和严重渗漏土壤的水稻对氮肥利用率仅为32 6%~44 1%,损失率达30 8%~46 0%。稻作期间田面水层和0~5cm土层pH与土壤透水率呈负相关,排水不良易引起氨挥发。日渗漏20~30mm可作为沿黄高产稻麦田培育的定量指标。

关键词: 沿黄稻麦轮作区 水稻 15N示踪技术 氮肥利用率 土壤透水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棉花抗黄萎病种质豫棉19、21号的抗性遗传研究

河南农业科学 2003 北大核心

摘要:以豫棉19号和豫棉21号为抗黄萎病亲本,冀棉11号和中棉所10号为感黄萎病亲本配制的8个正反交组合的4个分离群体(F_1、F_2、BC_1、BC_2)为材料,以中等致病力的安阳菌系接种,研究豫棉19号和豫棉21号的抗黄萎病遗传规律。各组合F_2和BC_2的抗病和感病单株的分离比例符合3:1和1:1,表明豫棉19号和豫棉21号的黄萎病抗性是由一个显性基因控制的。正反交没有差异,不存在细胞质效应。

关键词: 棉花 黄萎病 遗传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产蛋鸡链球菌病的诊治

河南农业科学 2003 北大核心

摘要:禽类链球菌病是由链球菌引起的急性败血性或慢性传染病。慢性链球菌病主要表现为禽只消瘦、昏睡、持续性下痢、关节肿大、跛行和瘫痪,实质脏器肿大、出血、坏死。1 发病情况 2002年9月,河南省禹州和新乡某场所饲养的180日龄和150日龄产蛋鸡群陆续出现拉稀、消瘦无力、跛行以致瘫痪的病鸡,产蛋停止,发病率分别为5%和8%,病死率均在80%以上。一直查不出原因,多次治疗无效,前来求诊。2 临床症状及病理变化 病鸡主要表现消瘦,无力,精神不佳,羽毛蓬乱,站立不稳,瘫卧,但哄赶能行走,跛行,产蛋停止。临死前瘫痪,嗉囊无食,鸡冠及肉髯苍白,排淡黄色粥样稀粪,有的关节肿大。病鸡喉头有少量干酪样物覆盖,气管黏膜不光滑,有黏液,肺充血,气囊混浊;心包及腹腔有黄色浆液性渗出物,心内膜有条状出血,心瓣膜表面有粗糙的白色疣状赘生物;肝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