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引种脱毒甘薯需注意的问题
《河南农业科学 》 2003 北大核心
摘要:甘薯脱毒技术是一项高新农业增产技术,经过脱毒的甘薯一般可增产20%以上,并对其外观、商品性有所改善。目前,脱毒甘薯已经在我省各地广泛种植,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在推广的过程中,有以下几个问题应引起注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水肥条件下旱地小麦水肥利用率研究
《华北农学报 》 200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探讨了不同水肥条件对旱地小麦产量和水肥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水肥条件对小麦株高、穗长、穗粒数和千粒重有明显影响;补充灌水和不灌水施肥处理分别比相应对照增产39 2%~142 6%和34 2%~152 3%,同时补充灌水比不灌水各处理增产21 0%~40 2%。不同肥料配比以N1P1处理的肥料利用效率最高,并以适当补灌效果最佳,补充灌水和不灌水每千克N分别增产小麦18 0kg和13 0kg。不同肥料配比处理灌水利用效率分别比对照提高0 17~0 72kg/m3,并以N1P1最高,为1 16kg/m3。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加速发展河南省农业信息化的战略思考
《河南农业科学 》 2003 北大核心
摘要: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微电子技术、计算机、通信及控制技术的飞速发展,信息化浪潮正席卷全球。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大力加强农业领域的信息化建设是国家信息化建设的重要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花生属野生种质的RAPD鉴定
《河南农业科学 》 2003 北大核心
摘要:利用RAPD技术 ,对栽培种与花生属野生种的杂交后代进行了分子标记鉴定 ,结果表明 :从 60个随机寡核苷酸引物中筛选出具多态性的引物 2 7个 ,其中一个引物能检测到来自野生种的DNA特异片段。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微卫星标记在家畜遗传育种上的应用
《河南农业科学 》 2003 北大核心
摘要:微卫星(microsatellite)标记是20世纪80年代末期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的分子遗传标记。近年来,随着国内外学者对其结构、遗传特性等研究的不断深入,人们发现它具有数量多、分布广、多态性丰富、呈孟德尔共显性遗传、检测快速方便等许多优点,越来越多被应用于动植物的遗传育种研究中,加速了动植物的遗传育种进程。1 微卫星标记的特性 微卫星又称简单序列重复(SSR),或称短串联重复(STK)。这是一类由几个核苷酸(一般2~4个)为重复单位,重复10~20次的串联重复序列。这些串联重复序列由于重复次数的不同而造成序列长度的多态性,因此称之为简单序列长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