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粳稻品种抗稻瘟病性与其生物学性状的相关关系研究
《植物保护 》 199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对342份粳稻材料进行抗稻瘟病性(抗叶瘟、穗颈瘟)与其生物学性状(株高、穗长、每穗粒数、分蘖率、单株有效分蘖数、空秕率、着粒密度,以及成熟期等)相关关系研究,结果不同品种(系)间存在着一定差异。抗叶瘟性与株高、穗长、每穗粒数、单株有效分蘖数、着粒密度呈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依次为:0.409、0.491、0.426、0.657、0.471;与空秕率呈显著负相关,相关系数为-0.591。抗穗颈瘟性与株高、每穗粒数、单株有效分蘖数呈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717、0.462、0.362;与空秕率、分蘖率、着粒密度呈显著负相关,相关系数依次为:-0.343、-0.332、-0.476。试验表明,株高、单株有效分蘖率、每穗粒数、空秕率等性状,可做为主要标记,在粳稻品种(系)抗稻瘟病性选鉴上应用
关键词: 粳稻品种,抗稻瘟病性,生物学性状,相关性


聚氨基葡萄糖防治大豆根腐病的初步研究
《大豆科学 》 1997 北大核心
摘要:采用室内平板测定、温室盆栽试验和田间小区试验相结合的方法,测定了聚氨基葡萄糖(Chitosan)对大豆根腐病菌Fusarium、Pythium、Rhizoctonia、Phytophthora的抑菌作用;评价了Cn对大豆根腐的生防效果。试验结果表明,在PDA培养基上Cn对根腐病菌有一定的抑制作用。用Cn处理大豆种子,大豆根腐病的发病率和病情指数明显下降,防效达42.6-46.9%。同时Cn可促进大豆根系生长,植株生长健壮,单株荚数、粒数、粒重增加,可增产11.7%。
关键词: 大豆根腐病;聚氨基葡萄糖;抑制作用


半胚法黄瓜雌性系诱雄效应研究
《北方园艺 》 1997 北大核心
摘要:半胚法黄瓜雌性系诱雄效应研究韩勇(黑龙江省农科院园艺研究所·哈尔滨)黄瓜杂交一代制种过程中的人工母本去雄费时费工,而且不及时又会影响一代杂种的纯度。采用黄瓜雌性系作母本,可省去母本去雄的环节,从而大大降低杂交制种的生产成本,同时也保证了一代杂种的纯度...


白浆土农业水分状况及其调节措施的研究
《土壤通报 》 1997 北大核心
摘要:对虎林县白浆土(漂白冷凉淋溶土)进行定点观测研究。结果表明,持水性很强,透水性极差,毛管上升水很弱是其三大水分特点;水分动态是春季过湿、初夏少水、夏季干旱、初秋多水和晚秋稳湿。为此提出合理耕作,改良土体构型和发展水稻生产等综合措施,进行开发利用
关键词: 白浆土,水分状况,调节措施


超微粉衣GKM在玉米上的应用试验
《现代化农业 》 1997 北大核心
摘要:超微粉衣GKM是一种超微粒固体种衣剂,与普通胶体种衣剂相比,具有成膜简单,用量少,便于保存和运输等优点。用GKM包衣处理的可增加玉米功能叶片叶绿素的含量,促进玉米生长发育,提高产量,增加效益。


白浆土某些理化特性与改良的研究
《土壤学报 》 199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有效地开展白浆土改良工作,自1986年开始,作者对白浆上某些理化特性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白浆土关键问题在于白浆层。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该层土壤水分性状不良,有效水不足,只有5.39%,透水能力差,饱和透水系数仅为6.08×10-5cm/s;二是土壤硬度过大,达25kg/cm2以上。由于白浆层土壤出现部位浅,矛盾集中反映在耕层,造成耕层根系有效上层浅,表旱表涝严重,直接混入耕层后,土壤压缩性降低、耕性变劣。白浆上耕层的磷素主要以有机态形式存在,分级磷含量顺序为Fe-P>Al-P>Ca-P。磷肥培养试验中的磷约50%-60%转化为Ca-P,10%-20%转化为Al-P,2%-10%转化为Fe-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