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北京市农林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北大核心(精确检索)
10008条记录
副猪嗜血杆菌潜在毒力因子的综述

中国畜牧兽医 2013 北大核心

摘要:副猪嗜血杆菌是引起猪格氏病的病原,多继发感染引起全身性疾病,其高发病率和死亡率给养殖业造成严重损失。作者主要对其潜在毒力因子,包括外膜蛋白ompP5和ompP2、自转运蛋白vtaA、转铁蛋白、6-磷酸葡萄糖酸脱氢酶和毒素等的研究作一综述,并对应用于副猪嗜血杆菌的最新研究方法进行概述,从而形成对其毒力相关研究较全面的认识。

关键词: 副猪嗜血杆菌 潜在毒力因子 新研究方法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葡萄溃疡病菌转化子致病力快速评价体系的建立

植物保护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探索快速、稳定、高效的葡萄溃疡病菌转化子致病力评价方法,分别采用无伤接种、昆虫针针刺接种、打孔器打孔接种等3种接种方法,将随机选取的来自葡萄溃疡病菌REMI转化子库的50株转化子分别接种''‘富士’苹果果实和‘夏黑’葡萄一年生绿枝条,测量病斑大小。结果表明,用葡萄绿枝条接种能区分不同转化子的致病力,而苹果果实则仅能将致病力减弱的转化子筛选出来。在葡萄绿枝条上致病力减弱的转化子有96.15%在‘富士’苹果果实上的致病力也是减弱的,而用苹果果实接种未筛选到致病力增强转化子。上述结果为获得致病力突变体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 葡萄溃疡病菌 转化子 致病力 葡萄绿枝条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治理环境污染的绿色植物修复技术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环境污染是全人类面临的重大挑战。植物修复技术的出现及逐步完善,为人类治理环境污染提供了新的思路。植物修复技术包括植物萃取、植物固定、植物降解、植物促进、根滤作用和利用植物去除大气污染物等类型。成本低廉、环境友好是该技术的优势,但修复周期长、污染物的生物有效性和毒性水平也限制了其应用。已知的大多数超富集植物生长缓慢、生物量小,是制约植物修复技术应用的瓶颈。为进一步提高植物修复技术的效率,未来研究应侧重于以下几个方向:分子生物学和基因工程技术在超累积植物品种培育中的应用,农事操作对植物修复技术的辅助作用,植物微生物联合修复技术在污染物吸收、转移和降解中的作用机制及应用,以及生物、物理和化学等多种修复措施的综合利用,同时开展大规模的田间验证试验,将植物修复与景观建设、生物质能利用以及观赏植物种苗生产相结合。

关键词: 环境污染 植物修复 微生物 降解 富集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3株H9亚型禽流感病毒在3种传代细胞系上增殖效果研究

黑龙江畜牧兽医 2013 北大核心

摘要:为了研究3株H9亚型禽流感病毒在3种传代细胞上的增殖效果,试验采用将WD98株、HN04株和ZD04株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分别接种MDCK细胞、Vero细胞和DF-1细胞单层,加入含有2μg/mL TPCK胰蛋白酶浓度的DMEM维持液,每隔24 h观察细胞病变,并测定上清液HA效价。结果表明:3株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在Vero细胞上未产生肉眼可见病变,培养液中也未检测到HA效价。3株病毒均可在MDCK细胞和DF-1细胞上产生不同程度的病变,培养上清液中均可检测到不同的HA效价。3株病毒在MDCK细胞上产生的HA效价均高于DF-1细胞。在MDCK细胞上WD98株在接种96小时时毒价最高,达到7.00 lb;在DF-1细胞上HN04株接种后72小时毒价最高,达到3.50 lb。说明用MDCK细胞和DF-1细胞增殖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是可行的,MDCK细胞是增殖H9亚型禽流感病毒的最理想基质。

关键词: 禽流感病毒 Vero细胞 MDCK细胞 DF-1细胞 增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猪源弯曲菌的分离鉴定及耐药性分析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为调查猪肠道内空肠弯曲菌和结肠弯曲菌的流行和耐药性状况。方法本试验自北京郊区养猪场和屠宰场采集猪肠道粪便样品,经增菌培养后利用三重PCR进行弯曲菌属、空肠弯曲菌和结肠弯曲菌的检测,进而对PCR检测阳性样品进行弯曲菌的分离鉴定,最后对分离鉴定的弯曲菌分离株进行药敏试验鉴定。结果本试验共采集猪肠道和肛门棉拭子样品241份,PCR检测结肠弯曲菌阳性样品数为178份,阳性率为73.9%,而空肠弯曲菌阳性样品数5份,阳性率仅为2.1%。经分离鉴定后共获得结肠弯曲菌菌株63株,分离率为35.4%,未分离获得空肠弯曲菌菌株。对26种抗生素的药敏试验结果显示结肠弯曲菌分离株对氯霉素(100%)、丁胺卡那(93.65%)、强力霉素(91.48%)、庆大霉素(82.54%)和阿莫西林(82.54%)等抗生素比较敏感,而对头孢哌酮(100%)、头孢氨苄(100%)、头孢拉啶(100%)、头孢唑啉(98.41%)、头孢克肟(92.06%)、萘啶酸(92.06%)、链霉素(90.48%)、环丙沙星(90.32%)、诺氟沙星(88.89%)和青霉素(87.30%)具有显著的耐药性;而且分离株多重耐药现象比较普遍,主要集中于14-20耐。结论本试验结果显示猪肠道内普遍存在结肠弯曲菌,而且菌株对多种抗生素产生了显著的耐药性。

关键词: 弯曲菌 三重PCR 分离 药敏试验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农田土壤中钾元素含量的激光诱导击穿光谱测量方法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2013 EI SC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农田土壤中钾元素的实时测量具有重要的意义。利用由1 064nm激光器、高分辨率光谱仪组成的激光诱导击穿光谱系统,研究了土壤总钾含量的LIBS测量方法。文章对钾元素含量在8.74~34.56g.kg-1之间的农田土壤样品进行分析,比较了404.40,404.72,766.49和769.90nm的钾原子特征谱线,并选取766.49nm为本研究的分析谱线。分析了激光器稳定性、随机噪声造成的谱线强度误差,并以农田土壤中含量相对稳定的硅元素为参照元素,建立K和Si光谱强度比值与土壤中K元素含量关系的内定标模型。定标曲线拟合相关系数为0.935,定标模型对预测集样品的预测标准偏差为9.26%。

关键词: 激光诱导击穿光谱 农田土壤 定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干旱条件下AM真菌对植物生长和土壤水稳定性团聚体的影响

生态学报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分室培养系统,模拟正常水分和干旱胁迫两种环境条件,探讨不同丛枝菌根真菌(arbuscular mycorrhizal fungi,AMF)对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 L.)生长和土壤水稳性团聚体的影响。试验条件下,Glomus intraradices对苜蓿根系的侵染率均显著高于Acaulospora scrobiculata和Diversispora spurcum接种处理。正常水分条件下,供试AM真菌均能显著提高植株生物量及磷浓度。干旱胁迫显著抑制了植株生长和菌根共生体发育,总体上菌根共生体对植株生长没有明显影响,接种D.spurcum甚至趋于降低植株生物量;同时,仅有G.intraradices显著提高了植株磷浓度。AM真菌主要影响到>2 mm的水稳性团聚体数量,以G.intraradices作用效果最为显著。在菌丝室中,G.intraradices显著提高了总球囊霉素含量。研究表明AM真菌对土壤大团聚体形成具有积极作用,而菌根效应因土壤水分条件和不同菌种而异,干旱胁迫下仅有G.intraradices对土壤结构和植物生长表现出显著积极作用。在应用菌根技术治理退化土壤时,需要选用抗逆性强共生效率高的菌株,对于不同AM真菌抗逆性差异的生物学与遗传学基础尚需进一步研究。

关键词: AM真菌 干旱 土壤结构 水稳定性团聚体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桃观赏鲜食两用新品种忆春的选育

中国果树 2013 北大核心

摘要:忆春是以桃观赏鲜食两用优良品系87-7-1作母本、以油桃早熟品种早红2号作父本杂交育成的桃观赏鲜食两用新品种。花朵粉色,重瓣花,每朵花花瓣13~15瓣,花朵大,花期10~12天,属中花系;果实近圆稍扁形,平均单果重230.1 g,最大单果重250.0 g,块状玫瑰红色至紫红色,色泽艳丽;半离核,果肉乳白色,硬溶质,肉质较硬、较细腻,汁液多,香气中等,风味甜,鲜食品质近优;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0.00%~11.00%;在北京市,果实8月中旬成熟。2010年通过北京市林木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关键词: 品种 忆春 观赏 重瓣花 鲜食 87-7-1 早红2号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大湄公河次区域宏观地貌形态类型划分研究

测绘科学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文基于ArcMap数据处理和分析平台,以90m分辨率的SRTM-4 DEM为数据源,对大湄公河次区域GMS的宏观地貌形态类型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参考坡度分类标准和《1∶400万中国及其毗邻地区地貌图》地貌形态类型划分的海拔高度和地势起伏度标准,结合GMS东南亚5国和中国2省的特殊地貌形态,采用海拔高度和地势起伏度组合的阈值划分方法,生成包含7种地貌形态类型的分类图。结果显示:海拔1900m以下的地貌类型所占比例最大;GMS以山地地貌为主。

关键词: 大湄公河次区域 宏观地貌形态 类型划分 DEM 地势起伏度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甘蓝Ogura细胞质雄性不育相关基因BoMF1启动子的克隆及功能分析

园艺学报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TAIL-PCR染色体步移技术,从甘蓝(Brassica oleracea L.var.capitata L.)基因组中克隆到胞质雄性不育(OguCMS)相关基因BoMF1翻译起始位点上游521bp的启动子序列.软件分析预测表明,该启动子序列中存在多个顺式作用元件,包括TATA-box、CAAT-box、MYB结合位点、植物激素响应单元等.为了研究该启动子的表达特性,亚克隆了BoMF1转录起始位点上游521bp序列,将其置换pBI121中的CaMV35S启动子,驱动其下游的GUS基因,构建植物表达载体pBI121-BoMF1P,以pBI121空载体作为阳性对照,通过农杆菌(LBA4404)介导法转入拟南芥.结果表明,甘蓝BoMF1启动子序列能驱动GUS基因在拟南芥花药发育晚期的花药和花粉中特异表达,表达具有组织特异性.

关键词: 甘蓝 OguCMS BoMF1启动子 GUS 调控元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