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芒果细菌性黑斑病病菌抗铜基因copA克隆与序列分析
《中国植保导刊 》 2015 北大核心
摘要:芒果细菌性黑斑病是由野油菜黄单胞菌芒果致病变种(Xanthomonas campestris pv.mangiferaeindicae)引起的细菌性病害,是芒果生产中最为重要的病害之一。本试验通过对比已报道的黄单胞属的抗铜基因copA序列的分析、比较,设计简并引物Copa-F/Copa-R,采用同源克隆法从芒果细菌性黑斑病病菌中扩增出约1 800 bp的DNA片段。序列分析表明,该基因片段含有1个完整的copA同源基因(GenBank accession No.KJ890405.1),其核苷酸序列全长1 794 bp,编码597个氨基酸,其分子量约66.271 kDa,等电点(PI)为6.40。系统进化树结果显示,该基因编码的氨基酸序列与Xanthomonas属多个不同种的抗铜基因聚为一类。
关键词: 芒果细菌性黑斑病病菌 抗铜基因copA 克隆 序列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叶面喷施有机养分水溶肥对橡胶苗生长的影响
《广东农业科学 》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长有两蓬叶的热研7-33-97橡胶芽接苗为材料,通过盆栽试验研究叶片喷施不同水平有机养分水溶液肥对橡胶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浓度有机养分水溶肥处理下,第一、二蓬叶N、P、K、Ca等养分含量显著高于清水对照组,且在A2、A3处理下达到最大值;不同浓度有机养分水溶肥处理下,橡胶苗株高增长量和茎围增加量显著高于清水对照组,且在A2处理下达到最大值;不同浓度有机养分水溶肥处理下,叶片叶绿素含量得到显著提高。从生产成本和效果来看,A2处理最适宜,且在第二蓬叶前喷施效果较好。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大孔吸附树脂对橡胶乳清中白坚木皮醇静态吸附的研究
《热带作物学报 》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静态吸附、静态解吸及吸附动力学研究,对比分析了ADS-7、ADS-17、聚酰胺树脂、超高交联树脂和酚醛型树脂等5种大孔吸附树脂对橡胶乳清中白坚木皮醇的分离效果,同时探讨了ADS-17树脂在25℃下的等温吸附过程,并用Langmuir吸附等温线模型和Freundlich模型分别对吸附数据进行拟合。结果表明:5种树脂中,中极性的大孔吸附树脂ADS-17对白坚木皮醇的吸附效果最佳,吸附平衡时间约4 h,吸附量可达5.8 mg/g干树脂;且白坚木皮醇在ADS-17树脂上的吸附符合Langmuir吸附等温线模型,为单分子层吸附。
关键词: 大孔吸附树脂 白坚木皮醇 橡胶乳清 静态吸附 等温吸附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云南陆稻芽期抗旱性鉴定指标筛选及其综合评价
《西南农业学报 》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陆稻品种中蕴含了大量的抗旱遗传资源,对其进行抗旱性研究有利于这些优良种质资源的有效利用。本研究分别对40个水稻(敏旱群体)与40个陆稻(抗旱群体)间的5个抗旱性鉴定相关指标进行检测。结果表明,水、陆稻群体间相对幼芽粗度、相对幼根长度和相对幼根粗度均存在极显著差异,可以作为陆稻芽期抗旱性鉴定的指标。利用以上3个芽期抗旱性鉴定指标,对云南省80个陆稻品种进行抗旱性综合评价,结果表明,高、中抗旱性品种占到所检测品种的61.25%,为未来品种改良、节水农业的发展提供了数据支持。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科技期刊编辑应注重电话沟通的礼节问题
《编辑学报 》 2015 北大核心 CSSCI
摘要:阐述科技期刊编辑工作中电话礼节的重要性及电话沟通中几种常见的电话礼节。认为这可从一个侧面使科技期刊编辑部赢得作者的支持和信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21份澳洲坚果种质开花结果物候期的变异分析
《热带作物学报 》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系统观测21份澳洲坚果种质资源的开花结果物候期,分析其开花结果物候期的变异规律,并根据物候差异划分物候类型。结果表明:不同种质的开花结果物候期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变异系数为2.91%~37.23%,进入花芽萌动期、花序抽生期、开花期、谢花期、果实膨大期、油份积累期及果实成熟期的时间分别相差约45、43、41、38、30、28、30 d;聚类分析将澳洲坚果种质资源分为物候期特点各异的3类;主成分分析第1、2主成分解释的总变异为91.985%,更为直观展现了澳洲坚果种质开花结果物候期特点,其结果与聚类分析基本一致。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香蕉球茎象甲成虫田间活动规律
《应用昆虫学报 》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明确香蕉球茎象甲Cosmopolites sordidus(Germar)成虫在田间的活动规律,为香蕉球茎象甲成虫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诱捕器诱捕研究了海南省澄迈县香蕉园香蕉球茎象甲成虫的田间活动规律。【结果】香蕉球茎象甲成虫主要在香蕉叶鞘及叶柄附近飞行,距地面160 cm的单个诱捕器的香蕉球茎象甲诱捕量为26.5头,显著多于距地面250 cm的单个诱捕器的香蕉球茎象甲诱捕量14.3头和距地面0 cm的单个诱捕器的香蕉球茎象甲诱捕量14.2头。在田间飞行时,香蕉球茎象甲在东西南北各方位上的成虫诱捕量没有显著差异(P>0.05),说明成虫没有明确的偏好方向。在昼夜节律上,香蕉球茎象甲成虫集中在傍晚至凌晨时分活动,其中16:00至翌日4:00之间雌、雄成虫的诱捕量分别占全天的100%和92%。【结论】香蕉球茎象甲成虫在田间的昼夜活动和飞行高度上呈现明显规律性,为引诱剂、性诱剂的使用等成虫防治关键技术的研发与应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