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热垦525橡胶树茎粗生长的季节变化规律及其与气象因子关联度分析
《南方农业学报 》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探讨橡胶树品种热垦525茎粗生长随季节变化的规律及其与气象因子的关联度,为科学制定胶木兼优品种栽培管理技术策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8龄橡胶树品种热垦525的茎粗生长进行定期、定株观测,利用Logistic、Morgan Mercer Florin、Bertanlanffy、Jonson Schumacher、Weibull、指数函数曲线和修正指数函数曲线理论生长方程对其茎粗生长过程进行拟合,选出较优理论生长方程,并对茎粗生长量与相关气象因子进行灰色关联度分析。【结果】热垦525橡胶树1年内的茎粗生长呈慢—快—慢节律变化;除Logistic对茎粗生长过程的拟合值与实际值偏离明显外,其余理论生长方程的拟合度均超过0.8000,其中Morgan Mercer Florin拟合度最高;经聚类分析并结合橡胶树生长特点,可将热垦525橡胶树茎粗生长过程划分为缓慢生长初期(1~5月)、快速生长期(6~10月)和缓慢生长后期(11~12月),快速生长期主要集中在夏秋季。关联度分析结果表明,气温对热垦525橡胶树茎粗生长影响最大,降水量影响最小。【结论】热垦525茎粗生长全年没有停止期,速生期主要集中在夏秋季,结合其树粗生长变化节律科学制定栽培管理技术策略,合理安排田间抚育等农事活动,可实现胶木兼优品系橡胶树的速生高产。
关键词: 橡胶树 热垦525 茎粗生长 季节变化规律 理论生长方程 灰色关联度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茯苓皮中三萜成分的分离鉴定及其生物防治活性
《贵州农业科学 》 2015 北大核心
摘要:为进一步研究茯苓皮中三萜成分的生物防治活性,采用硅胶柱层析色谱方法从茯苓皮中分离三萜类化合物,并通过波谱分析进行鉴定。结果表明:分离得到的9种三萜类化合物,分别为去氢齿孔酸(1)、去氢齿孔酸乙酰酯(2)、去氢齿孔酮酸(3)、3-epi-去氢土莫酸(4)、茯苓酸D(5)、茯苓酸C(6)、25-羟基-3-epi-去氢土莫酸(7)、16-脱氧茯苓酸B(8)、3α,16α-二羟基羊毛甾-7,9(11),24-三烯-21-羧基(9)。化合物4-7对烟草青枯病菌(Ralstonia solanacearum)的抑菌圈范围为3.00~5.90mm,化合物(1~5)和(9)对杀线虫(Panagrellus redivivus)活性的校正致死率在15.6%~30.3%。
关键词: 茯苓皮 三萜 烟草青枯病菌 全齿复活线虫 生物防治活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角果木内生真菌Penicillium sp.J54代谢产物及活性研究
《中国海洋药物 》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研究红树植物角果木内生真菌Penicilliumsp.J54产生的活性次生代谢产物。方法采用多种柱色谱技术进行分离纯化,根据化合物的理化常数和波谱数据鉴定结构,利用MTT法测定各化合物的体外细胞毒活性。结果从角果木内生真菌Penicilliumsp.J54发酵液中分离了8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aervecdysteriod D(1)、citroside A(2)、3-methoxyepicoccone(3)、2,4-二羟基-3,5,6-三甲基苯甲醛(4)、mycosphine B(5)、mycosphine A(6)、5-羟甲基糠醛(7)、对羟基苯乙醇(8)。结论其中化合物1~5均为首次从角果木内生真菌分离得到,并首次报道了化合物4的核磁数据,活性测试结果表明化合物3对肿瘤细胞株K-562生长具有抑制作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毛轴莎草种子发芽特性的研究
《种子 》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研究机械处理、热水处理、层积处理等物理处理和不同种类的酸、碱及激素等化学处理对毛轴莎草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擦破种皮对毛轴莎草的萌发没有效果。用80℃的热水浸种2h效果最好,发芽率达到了85%以上,次之是用10%的硫酸处理2h,发芽率83.5%;用5%的NaOH浸种2h,发芽率达到了75.0%。短期的层积处理对毛轴莎草种子的萌发有促进作用,激素处理对种子萌发无促进作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光照和水分条件对土著灾变种金钟藤形态性状和化感作用的影响
《生态学杂志 》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金钟藤为海南原产,近20年来种群数量迅速增多,并对许多次生林、人工林和灌木林造成严重危害。金钟藤种群成灾的生境或区域有不同的光照和水分条件,而灾变种往往通过较高的表型可塑性来适应多样的生境条件。为揭示土著灾变种金钟藤适应多样生境条件的生理生态机制,本文通过温室盆栽试验研究了不同光照和水分条件对金钟藤生长、形态性状及其可塑性、化感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高光干旱条件下金钟藤生物量有所降低。在低光下,金钟藤增加了茎总长度、比茎长、比叶面积,降低了根冠比。这些形态性状的表型可塑性指数平均为0.36。高光干旱生长条件下,金钟藤叶片水浸液对生菜种子萌发和芽长生长的抑制作用较低,可能是因为在这种胁迫条件下,金钟藤降低了对竞争(化感)的资源投入。形态性状的可塑性可能促进了金钟藤在林下低光环境下更好的捕获光能和快速生长至冠层,而化感作用的可塑性说明金钟藤可能通过调节对竞争(化感)的资源投入来适应多样的水分条件。金钟藤在形态性状和化感作用方面的可塑性可能是其适应多样生境条件并爆发成灾的生理生态机制之一。
中国木薯产业链的结构与演进
《贵州农业科学 》 2015 北大核心
摘要:为进一步深化对木薯产业链的认识,促进木薯产业发展提供参考,从三次产业的角度分析我国木薯产业链的结构与演进。结果表明:我国木薯产业链由木薯的第一、第二和第三产业共同构成,木薯第一产业是木薯产业链的基础,第二产业是木薯产业链的核心,第三产业为第一、第二产业提供保障和服务。木薯产业链的形成和发展经历了简单分工、规模聚集发展、生态集群与多功能利用和稳定持续发展的由低到高、动态的演进过程。社会分工是木薯产业链演进的内驱力,产业管制、相关支持性行业发展等外部因素是木薯产业链演进外推力。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巴西蕉诱导的香蕉枯萎病菌1号和4号小种致病相关基因表达分析
《热带作物学报 》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前对于香蕉枯萎病菌的致病分子机制尚不十分清楚。为了阐明枯萎病菌的致病分子机制,从香蕉枯萎病菌1号(Foc1)和4号小种(Foc4)的比较蛋白质组学分析发现的表达量差异较大的蛋白中,选取了9个致病相关蛋白或潜在的致病基因,利用荧光定量PCR方法进行基因表达谱分析。结果显示:与对照相比,巴西蕉处理的Foc4中,上调表达的基因有:酰胺转移酶基因(amidotransferase)、线粒体过氧化物还原酶基因(mitochondrial peroxiredoxin)、几丁质酶基因(chitinnase 1)、羧肽酶基因(carboxypeptidase cpds),差异表达不明显的有腺苷激酶基因(adenosine kinase)、NADP-依赖型甘油脱氢酶基因(NADP-dependent glycerol dehydrogenase)、磷酸甘油酸激酶基因(phosphoglycerate kinase)、谷胱甘肽还原酶基因(glutathione reductase)、酰胺酶基因(amidase family protein)。Foc1中,与对照相比,上调表达的基因有:腺苷激酶基因、NADP-依赖型甘油脱氢酶基因,下调表达的基因有:酰胺转移酶基因、羧肽酶基因。综合分析显示,酰胺转移酶、过氧化物酶、几丁质酶、羧肽酶基因可能在Foc4的致病作用中起作用。
关键词: 香蕉枯萎病 尖孢镰刀菌古巴专化型 基因表达谱 致病相关基因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SRAP标记在落花生属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上的利用
《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 》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15对SRAP标记引物分析落花生属17份材料间的遗传变异情况。结果表明17份材料共检测出119个位点,其中多态性位点为100个,多态性百分率为89.00%,平均每对引物检测出6.67个多态性位点,扩增范围为5~10。材料间的遗传相似性范围为0.310~0.967,平均为0.666。基于遗传相似,利用UPGMA聚类分析表明,17份落花生可聚为3个类群,主成分分析析结果与聚类分析结果一致。研究结果证实了落花生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丰富,为落花生育种工作奠定了基础。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番石榴(Psidium guajava)组织快繁技术的研究
《分子植物育种 》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进一步研究番石榴组织快繁技术,以番石榴腋芽为外植体研究不同成熟度的腋芽对番石榴芽分化的影响,并进行外植体消毒方法优化以期获得一组最佳的消毒方法组合。结果表明:75%乙醇15 s、1‰氯化汞10 min、75%乙醇10 s消毒效果最好;以较成熟的腋芽作为外植体进行培养的出芽率最高。本研究解决了快繁技术中外植体的选择及木本植物消毒不彻底的问题。
关键词: 台湾水晶番石榴(Psidium guajava) 茎段 组织培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香蕉MaTET基因的克隆与表达分析
《热带作物学报 》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RACE技术克隆香蕉果实采后成熟相关基因Ma TET的全长c DNA,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Ma TET基因及推导蛋白的序列,再利用RT-PCR技术对该基因的组织器官表达特性和在果实采后成熟过程中的表达特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Ma TET的c DNA序列全长为1 234 bp,包含一个852 bp的完整开放阅读框,编码283个氨基酸残基,5′端非编码区222 bp,3′端非编码区160 bp,起始密码子为ATG,终止密码子为TAG。Ma TET蛋白具4个跨膜区域,属于四跨膜蛋白(Tetraspanins),拥有多个与信号传导有关的修饰位点,在系统发生上更接近鹰嘴豆、野草莓和番茄等双子叶植物。Ma TET可在香蕉根、茎、叶、花以及果实中表达,在根和叶中的表达量高于其它器官;Ma TET在自然成熟香蕉果实中的微黄(TY)阶段开始上调表达,在黄多于绿(MY)阶段表达量急遽升高,随后降低,乙烯可增强Ma TET表达且表达高峰提前至绿多于黄(MG)阶段,1-MCP抑制Ma TET的表达。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