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浊点萃取-超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水中戊菌唑残留量
《分析试验室 》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建立了浊点萃取-超高效液相色谱分析(CPE-UPLC)法测定水中戊菌唑残留量的方法。以非离子表面活性剂PEG-6000为萃取剂,对色谱检测条件和浊点萃取参数进行了探讨和优化。浊点萃取条件为27 g/L PEG-6000,120 g/L Na2SO4,溶液p H为1.5,在45℃水浴中平衡15 min。在选定的色谱条件下,戊菌唑在0.025~5.0μg/m L时其质量浓度与检测信号峰面积呈线性关系,相关系数为0.9997,检出限为1.5μg/L;水样平均添加回收率为91.4%~92.9%,相对标准偏差为1.8%~2.6%。水样中戊菌唑添加质量浓度(0.025~5.0μg/m L)经CPE处理与UPLC检测信号呈线性关系,相关系数为0.9979,检出限为0.2μg/L,方法能满足农药残留检测的要求。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木薯可溶性淀粉合成酶(MeSSⅡb)启动子克隆及梯度缺失分析
《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 》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木薯淀粉被广泛用作各种食品、饲料及工业淀粉制品的原材料。然而目前,国内外还未见木薯可溶性淀粉合成酶基因Me SSs的启动子相关研究报道。本研究通过在木薯基因组数据库中查询Me SSⅡb基因第一个外显子及其上游序列,通过PCR扩增获得Me SSⅡb上游序列。对获得的上游序列通过Plant CARE及PLACE进行启动子结构及元件分析,并与其它物种中SSSs基因启动子区序列利用BLAST进行比对分析后,确立翻译起始位点上游1 566 bp序列为启动子区,进而设计并构建了包括完整启动子在内的5'端梯度缺失启动子融合GUS蛋白植物表达载体p E1566::GUS、p E1356::GUS、p E1116::GUS、p E531::GUS、p E453::GUS、p E387::GUS、p E138::GUS转化本氏烟草进行启动子活性验证。利用叶盘侵染法转化本氏烟草进行启动子梯度缺失分析后发现,缺失启动子p E1356、p E1116、p E531活性丧失,缺失至翻译起始位点上游138 bp的缺失启动子p E138,仍具有启动子活性。上述表明,在克隆启动子区1 566 bp片段中,在-1 566 bp和-1 356 bp之间210 bp序列片段对于完整启动子活性尤为重要,而-1 356 bp至-531 bp之间存在启动抑制因子,在-453 bp和-138 bp为基础启动序列,初步推断为转录起始结合位点。
关键词: 木薯 可溶性淀粉合成酶Ⅱ 启动子 核心启动子区 缺失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蜻蜓凤梨AfAP2-1基因的克隆与表达载体构建
《分子植物育种 》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对蜻蜓凤梨转录组数据的分析,我们获得一个跟拟南芥AP2同源片段,基于此设计引物,利用RACE技术首次从蜻蜓凤梨中克隆到完整的Af AP2-1序列,其c DNA全长2 185 bp,开放阅读框全长1 404 bp,编码467个氨基酸。保守结构域分析其含有两个AP2结构域,属于AP2亚家族。系统进化树分析发现该蛋白与拟南芥的AP2 RAP2.7亲缘关系较近。通过在CDS序列两端分别引入XbaⅠ和KpnⅠ限制性内切酶酶切位点,我们成功构建了Ca MV35S-Af AP2-1-GUS过表达载体。利用农杆菌介导法转化拟南芥植株后,再通过GUS染色和RNA水平鉴定发现Ca MV35S-Af AP2-1-GUS已转入拟南芥中并且能正常表达。本研究可为Af AP2-1的功能鉴定奠定基础,对深入研究凤梨科植物开花调控的分子机理具有重要意义。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尖孢镰刀菌古巴专化型4号生理小种fpd1基因敲除与表型分析
《热带作物学报 》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研究尖孢镰刀菌古巴专化型4号生理小种fpd1基因的功能,构建了该基因敲除突变体并对其表型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与野生型菌株相比,fpd1基因敲除突变体生长减慢,产孢量显著降低,对巴西蕉的致病性明显减弱;fpd1基因可能在尖孢镰刀菌古巴专化型的产孢、生长发育和致病性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本研究结果为进一步研究fpd1基因的功能和尖孢镰刀菌的致病机理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 尖孢镰刀菌古巴专化型 fpd1基因 敲除 致病性 产孢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枯萎病菌Foc4侵染后不同香蕉种质中病程相关基因MaTLP和MaBGLU表达水平分析
《分子植物育种 》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阐明不同抗性香蕉种质对枯萎病4号小种(Foc4)侵染的反应机制,本研究从香蕉中克隆到两个与病程相关的基因,类甜蛋白基因(Ma TLP)和β-1,3-葡聚糖酶基因(Ma BGLU)。对枯萎病菌侵染后Ma TLP和Ma BGLU转录水平进行实时荧光定理PCR实验分析,结果显示:Ma TLP和Ma BGLU基因的表达水平在病原菌侵染后随着侵染时间的增加而迅速增加,尤其在病原菌侵染后51 h,Ma TLP在抗性种质FHIA-25和GCTCV-119中的绝对表达量远远高于在感病种质巴西蕉中的表达量,表明其在香蕉与病原菌互作中发挥重要的作用;而在抗性种质Rose中,Ma TLP和Ma BGLU的表达水平远低于在感病种质巴西蕉中的表达量,并且机械损伤与病原菌处理间,基因的表达量相差不大,说明其存在不同的抗性机制。本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抗性的香蕉种质可能具有不同的抗性机制,可为进行香蕉与枯萎病特异互作机制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 香蕉 枯萎病4号小种 Ma TLP Ma BGLU 表达水平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海南茄子田昆虫群落结构与时序动态
《中国植保导刊 》 2015 北大核心
摘要:采用目测法和黄板诱集法,对海口茄子田整个生育期内昆虫群落进行了系统调查,并利用优势度指数、相对丰富度、多样性指数、均匀度和优势集中性指数,分析了其群落结构的季节性动态变化。结果表明,共发现昆虫9目24科66种。种类数以鞘翅目最多,个体数以同翅目最多。在捕食性天敌中,瓢虫的种类和数量最多;害虫以烟粉虱、棕榈蓟马和萝卜蚜为优势种。相对于害虫,天敌昆虫表现出明显的跟随现象,但自然状态下不能有效控制害虫的发生与为害。依据昆虫群落的组成和结构,结合茄子生育期,采用有序样本最优分割法将茄子田昆虫群落动态划分为5个阶段,不同阶段昆虫群落特点及相应的害虫防治策略也不相同,为茄子田害虫综合治理提供了理论基础。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香蕉果实营养差异及其对人体膳食摄入量贡献评价
《热带作物学报 》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解不同香蕉品种的营养成分差异及其对人体推荐膳食摄入量(RNI)的贡献,分别以7个海南产香蕉品种的果实为试验材料,通过对糖、酸、维生素C、粗蛋白、矿物质含量等果实品质指标的研究以及香蕉果实营养成分间相关性及变异度的分析,并比较不同品种香蕉果实内含营养对人体营养摄入的贡献。结果表明:不同品种的香蕉果实分别含有5.36%~21.16%的还原糖、15.46%~23.16%的总糖;每百克果实中含有0.20~0.68 g总酸、14.21~34.07 mg维生素C、0.92~1.72 g粗蛋白、262.0~444.3 mg的钾;每千克香蕉果实含0.61~3.51 mg锌、3.79~5.66 mg铁;每百克香蕉可提供膳食推荐摄入量9.5%~14.2%的能量、14.2%~34.1%的维生素C、13.1%~22.2%的钾、2.5%~3.8%的铁以及0.4%~2.3%的锌。通过分析结果表明,不同香蕉品种间的果实营养含量表现出较大的变异幅度,香蕉果实对RNI的部分指标具有较大贡献。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